本书在版的基础上,以压敏胶制品为中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研究、开发和生产压敏胶制品所需的基础理论、性能测试方法以及各种原材料。重点介绍了橡胶系、聚丙烯酸酯系、热熔型和辐射固化型等压敏胶黏剂以及基材、底涂剂、背面处理剂、防粘材料和其他各种压敏胶技术,专门介绍了压敏胶制品生产中的涂布工艺、干燥工程及涂布机等各种生产设备。另外,还从应用角度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各种压敏胶制品特别是近几年发展很快的特种压敏胶制品及其应用领域、应用方法和应用技术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压敏胶黏剂及其制品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新产品研发人员、管理人员、采购与销售人员以及原材料供应商等查阅,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硅橡胶是一类高性能特殊材料,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应用较广的新材料之一,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硅橡胶各方面的内容,在阐述硅橡胶和制备的一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而系统地介绍了硅橡胶、改性硅橡胶的制备方法、性能与应用等。全书共九章,包括概述、硅橡胶生胶合成、热硫化型硅橡胶、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加成硫化型硅橡胶、改性硅橡胶、特殊用途硅橡胶、硅橡胶密封和胶黏剂、硅橡胶的应用、硅橡胶性能及其相关硅橡胶方面论述等。 本书内容详实丰富,文字浅显,选材新颖,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更有较强的实用性、知识性和手册性,是从事硅橡胶研究与开发、生产与应用的科技工作者的有益的参考书,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并可作为大专院校的参考书。
本教材结合我国橡胶检测主要仪器设备现状和我国有关橡胶检验的*国家标准编写。主要包括工艺性能测试、静态力学性能测试、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老化性能测试、电性能测试和其它性能测试等部份,突出简洁、规范、实用。 本教材主要作为高职高专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橡胶)学生学习橡胶物理机械性能测定教材,也适用橡胶企业相关人员和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参考使用。
本书遵照理论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的原则,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氯丁橡胶自工业化以来所取得的技术成就、产品加工和物性、乃至目前全球氯丁橡胶产耗量及应用现状。本书共分10章。第1章概论,主要介绍了氯丁橡胶的结构、特性、国内外生产装置变迁、生产技术演进及产品应用发展过程和现状。第2~4章介绍单体和氯丁橡胶的合成原理和生产技术;第5章、第6章分别介绍氯丁橡胶硫化胶(制品)的生产配方、加工技术和应用;第7章介绍氯丁橡胶胶黏剂的配制和应用;第8章介绍氯丁橡胶的共聚、共混、并用改性和研发现状;第9章、第10章分别介绍生产过程中副产物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三废治理、安全生产技术。 本书可供合成橡胶生产企业的技术和供销人员、工人参考借鉴,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资料。
《橡胶材料与配方》共两篇八个教学情境设计,上篇主要依据典型橡胶制品介绍橡胶原材料。下篇主要根据不同橡胶制品介绍橡胶配方原理、配方设计的方法以及特种橡胶的配方设计。 根据高职高专高分子材料类橡胶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书在编写上力求做到从实际出发,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能够反映现代橡胶工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内容安排上力求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以实用和够用为目的。每个教学情境设计开始都有学习目标,后面都有一定数量的依据产品选择材料的相关思考题,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既能够通过教学情境设计掌握不同橡胶制品典型案例进行橡胶原材料的选择和橡胶的配方设计,又可以达到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按照*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在广泛吸取近几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从橡塑制品厂工艺设计的工作要求出发,着重体现橡塑制品厂工艺设计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根据行业企业的新发展,设置教学情景和项目任务。全书共分三个学习情景、七个项目。情境一,橡塑制品厂的特点与工厂设计一般知识,设置两个项目;情境二,橡塑制品厂工艺设计,设置两个项目,其中一个为拓展项目;情境三,橡塑制品厂典型车间工艺设计与布置,设置三个项目,其中两个为拓展项目。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橡胶制品专业、塑料成型加工专业教材,也可供中职学校高分子类专业使用,或供橡胶行业、塑料行业、废旧橡塑制品回收与循环利用行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
本着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地介绍了橡胶材料与工艺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全书共分5章,详细地对橡胶本体材料、橡胶材料的化学反应、橡胶材料结构与性能、橡胶材料设计基础、橡胶材料加工过程与技术进行了概括。 本书可供橡胶工业系统从事科研和生产的科技人员以及有关高分子材料工作者,作为进修和参考资料之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中与橡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书。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水利(水电)厅(局),各流域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黑龙江农垦总局水利局: 根据水利部1997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农村水利司主持,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制定的《橡胶坝技术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 《橡胶坝技术规范》SL227-98 本标准自1999年1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利部农水司,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化学工业标准汇编 橡胶密封制品和其他橡胶制品》在我社分别于1997年、2003年和2009年出版了三版,本次出版将橡胶密封制品单列一册,即《化学工业标准汇编 橡胶密封制品》,收集截止到2012年12月底发布的有关橡胶密封制品的国家标准(41项)和化工行业标准(35项)。 本汇编收集的标准的属性已在目录上标明,年代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是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现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读者在使用这些标准时,其属性以目录上标明的为准(标准正文“引用标准”中标准的属性请读者注意查对)。 本汇编目录中,凡标准名称后用括号注明原国家标准号的行业标准,均由国家标准转化而来,这些标准因未另出版行业标准文本(即仅给出行业标准号,正文内容完全不变),故本汇编中正文部分仍为国家标准。 与此类似的
GB/T2414《内燃机燃油管路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包括下列2部分: ——第1部分:柴油燃料; ——第2部分:汽油燃料。 本部分为GB/T24141的第2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9013-2:2005{内燃机燃油管路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第2部分:汽油燃料》(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19013-2:2005。 本部分第2章引用的68/T1690--2006是修改采用ISO1817:2005,在本部分试验中涉及引用的IRM903号标准油和液体C与国际标准一致。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删除国际标准前言。 本部分中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H、附录I为规范性附录,附录G、附录J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
本标准代替HG/T 3870—2006《硫化橡胶溶胀指数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HG/T 3870—2006的主要技术差别如下: ——增加了前言; ——增加了警告词;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本版2); ——增加了试样的调节(本版6)。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橡胶物理和化学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2)归口。
《板式天然橡胶支座耐久性研究与安全性评》是关于建筑利用太阳技术的论述,将太阳能热水、采暖、降温、发电、天然采光等技术与建筑进行有机结合,为使用者提供适度舒适的建筑室内环境。本书包括九章内容,分别从绪论、太阳能基本知识、太阳能建筑设计要点综述、建筑太阳能热水技术、建筑太阳能采暖技术、太阳能建筑通风降温设计、建筑天然采光技术、建筑中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太阳能建筑实例及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述。详尽地阐述了建筑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技术特性、经济技术评价等内容。
共混改性是聚合物改性为简便且卓有成效的方法。将不同性能的聚合物共混,可以大幅度提高聚合物的性能。聚合物共混还可以使共混组分在性能上实现互补,从而开发出综合性能优越的材料,许多具有卓越性能的材料都是通过共混改性的方式制造出来的。因此,聚合物共混改性已成为高分子材料科学及工程中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它不仅是聚合物改性的重要手段,更是开发具有崭新性能新型材料的重要途径。
本教材结合我国橡胶检测主要仪器设备现状和我国有关橡胶检验的*国家标准编写。主要包括试样制备、未硫化胶性能测定、硫化胶基本性能测定和力学性能测定等部分,内容重点突出、简洁、规范、实用。 本书主要作为高职高专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橡胶)学生学习橡胶物理机械性能测定教材,也可供橡胶企业相关人员和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参考使用。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420:2001《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水渗透性能的测定》(英文版)。 本标准代替HG/T2582-19944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透水性测定》。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1420:2001。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删除国际标准前言。 本标准与HG/T2582-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试验原理(本版第3章); ——1994版标准包括四种试验方法。本标准只有一种试验方法,并就其方法对试验设备和试验程序作出了相应的要求。与1994版标准相比,更为明确、易操作; ——对试验报告的内容作了相应的修改(本版第8章)。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
本标准与国际标准ISO 4250—1:2006《工程机械轮胎和轮辋第1部分:轮胎规格与尺寸》和ISO 4250—2:2006《工程机械轮胎和轮辋—第2部分:负荷与充气压力》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同时参考了《美国轮胎轮辋协会标准年鉴一2006(TRA-2006)》。 本标准代替GB/T 2980—2001《工程机械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本标准与GB/T 2980—2001的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加深花纹和超加深花纹新胎充气后外直径及胀大的*外直径(本版的表2~表16); ——补充了子午线及斜交轮胎部分规格;增加沙地斜交轮胎规格;增加保留生产的轮胎规格(本版的表2~表17); ——增加了新胎充气后断面宽度和外直径偏差的规定(本版的5.2、5.3); ——“测量轮辋”替代“测量轮辋宽度代号”(2001年版的表1~表5;本版的表2~表17); ——增加了气门嘴型号的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轮胎翻修工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个等级
《橡胶密封制品标准手册》汇集了橡胶密封制品的*的标准化资料,包括术语、试验方法、产品规范等。内容涉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化工行业标准、汽车行业标准。内容丰富、资料可靠,反映了我国橡胶密封制品领域*的水平,为橡胶密封制品生产、使用、设计选型,以及技术监督提供了翔实的标准化信息资料。本手册是一本突出专业特色和实用性的工具书。高静茹和刘慧春主编的《橡胶密封制品标准手册》共分四章。章,概述。简单介绍了橡胶密封制品的应用与国内外发展现状、橡胶密封制品生产、使用中常用词汇。第二章,橡胶密封制品标准要求。主要涉及液压气动系统用橡胶密封制品、管道用橡胶密封制品、建筑及道路用橡胶密封制品、汽车用橡胶密封制品,以及其他橡胶密封制品。第三章,试验方法。主要涉及成品性能试验方法、贮存期快速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