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洗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太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新宇、姚晨之、其木格、崔丽平。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经技术委员会(SAC/TC 134)归口。
本书主要针对化工类高职高专学生,全面允绍了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催化作用的基本理论、工业催化剂的主要制造方法和应用技术,对常用工业催化剂进行了分类介绍,对新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在工业中的应用情况也作了相应的介绍。重点突出了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多相固体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和使用技术以及在氧化、加氢、脱氢、芳烃转化、石油炼制、化肥生产、环境保护、聚合反应等相关领域的具体应用,列举了一系列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 本书既可作为精细化工专业的专业教材,亦可作为其他化工类专业的选修教材,还可作为化工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纳米金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催化材料,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相关的专著问世。本书重点阐述了纳米金催化剂的催化特性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有关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制备化学以及在低温C0氧化、大气污染物的消除、氢能的产生和净化、精细化学品的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液相氧化等方面的活性机理和反应机理,并对纳米金催化剂在未来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本书适合于从事新材料以及纳米催化剂研究的科技人员以及有关专业院校的师生使用。
本书扼要介绍了水处理剂的基础知识、研究现状与发展及应用技术,重点介绍了阻垢缓蚀剂、阻垢分散剂、杀菌剂、絮凝剂、浮选剂的主要品种与特性以及新品种的研制与应用,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离子交换剂、活性炭水处理剂以及电气石、硅藻土、蒙脱石、沸石、海泡石和膨润土等环保型矿物质材料水处理剂的结构、性能、改性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水处理剂配方设计与实例》是从事水处理药剂研究、产品设计、制造、管理、销售和教学人员的之书,也是一本很好的自学教材。
药品是预防、治疗疾病和恢复调整机体功能的特殊商品,它不同于一般的商品,药品必须同时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只有在具有合适的厂房设施,良好的技术装备和仓储运输条件下,由受过适当训练的人员,利用合格的原、辅料,在符合要求的卫生环境中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医药产品。本书分为生产篇和设计篇两大部分,全面介绍了药物制剂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原理和生产设备,介绍了制剂车间工艺设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以及GMP规范在生产和设计中的应用。
GB/T 7702《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分为: ——第1部分:水分的测定; ——第2部分:粒度的测定; ——第3部分:强度的测定; ——第4部分:装填密度的测定; ——第5部分:水容量的测定; ——第6部分: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 ——第7部分:碘吸附值的测定; ——第8部分: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第9部分:着火点的测定; ——第10部分:苯酚气 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 ——第13部分:四氯化碳吸附率的测定; ——第14部分:硫容量的测定; ——第l5部分:灰分的测定; ——第16部分:pH值的测定; ——第17部分:漂浮率的测定; ——第18部分:焦糖脱色率的测定; ——第19部分:四氯化碳脱附率的测定; ——第20部分: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 7702的第20部分。 本部分代
本标准代替HG/T2556-1993~荧光增白剂DT》。 本标准与HG/T2556-1993的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荧光增白剂DT(C.I.荧光增白剂135)(本版的标准名称,1993年版的标准名称); ——增加了紫外吸收指标和试验方法(本版的3、5。3); ——增加了有害芳香胺的量和重金属元素的量指标和试验方法(本版的3、5.5、5.6); ——取消了颗粒细度指标和试验方法(1993年版的3、4。3); ——修改了增白强度的评定方法(本版的5.4.6,1993年版的4.2.6); ——增加了每桶净含量(本版的7.2)。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l34)归口。
本书系统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本书分7章,第1章概述;第2章造纸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第3章表面活性剂在制浆工序中的应用;第4章表面活性剂在施胶中的用应;第5章表面活性剂在助留助滤和增强中的应用;第6章表面活性剂在其他抄纸工序中的应用;第7章表面活性剂在加工纸中的应用。本书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融入了作者在造纸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 ,内容丰富,实例较多,有较强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从事造纸化学品研究和应用的读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洗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太原)、利洁时家化(中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翔龙、何琼、高欢泉、姚晨之、韩毅。
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表面活性剂及其在油田各个生产环节中的应用。内容包括表面活性剂的基础知识;表面活性剂在钻井中的应用及其对安全钻井和防止钻井事故的发生的重要作用;表面活性剂在油水井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在调剖堵水、酸化压裂和清防蜡中的作用;表面活性剂在化学驱中的应用,分别论述了表面活性剂在一元驱、二元复合驱、三元复合驱和泡沫复合驱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在乳化原油破乳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作为破乳剂的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合成方法等;表面活性剂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介绍了四种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应用。 本书可作为石油工程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应用化学、油田开发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和应用,包括微生态与微生态制剂、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益生菌生产技术、益生元生产技术、合生元生产技术,以及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上的应用。
本标准由公安部刑侦局、公安部科技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l7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刑侦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市公安局、辽宁省公安厅、上海市公安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百川、叶健、刘雅诚、姜先华、姜成涛、赵兴春、周怀谷、张庆霞、张浩、王海欧。
《自制根灌剂与吸水剂新工艺及配方》是冯晋臣教授继《高效节水根灌栽培新技术》、《林果吊瓶输液节水节肥增产新技术》之后的第三部专著。书中介绍了作者于200年发明的一种聚丙烯高吸水树脂新工艺,这在高分子合成化学领域也是重大创新。《自制根灌剂与吸水剂新工艺及配方》主要内容包括:能工业化用本体聚合法生产高吸水树脂新工艺,与本体聚合法相适应的设备,生产根灌剂与纳米级吸水剂的新工艺,生产永不褪色的高吸水树脂彩晶,制造根灌剂与吸水剂的原料和辅料以及其调制,适合本体聚合反应的配方。《自制根灌剂与吸水剂新工艺及配方》技术创新,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也是与节水根灌技术和林果吊瓶输注液技术配套的读物。
这本《微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由王军主编,在简要介绍微乳液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表征技术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微乳液在新材料、生物工程和医药、食品、化妆品、能源和高效节能、环境保护等技术领域的应用情况。 《微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可供化学、化工、材料、环境保护及相关学科的研发、生产技术人员和应用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学习。
本标准与IS06353—3:1987((化学分析试剂第3部分:规格第2系列》中R64“丙三醇”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 687—1994《化学试剂 丙三醇》,与GB/T687—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酸度、碱度的单位由“mmol/1009”调整为“mmol/g”,并改进了测定方法(1994年版的3.3、4.3.2、4.3.3,本版的第4章、5.6、5.7); ——重金属的测定增加了硫化钠一丙三醇比色法(1994年版的4.3.9,本版的5.13); ——增加了脂肪酸酯的计算公式(1994年版的4.3.10,本版的5.14); ——修改了包装及标志(1994年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分会(sAC/TC 63/SC 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强盛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归向红。 本标准所代替
生物表面活性剂作为当代高科技的生物技术的重要成果备受广泛关注。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代谢过程的产物,与合成表面活性剂比较具有活性高、特殊功能、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石油工业、制药工业和化妆品等领域。 本书系统介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分类、活性机理和各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技术、制备方法。还详细阐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开采、运输、除污;制药工业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 本书可供从事生物表面活性剂开发研究和应用的科技人员阅读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表面活性剂原理与应用》(作者杨继生)详细论述了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理论,包括表面活性剂在表(界)面的吸附、乳化、润湿、起泡、增溶作用;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介绍了一些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新型表面活性剂,探讨了如何正确选择和合理应用表面活性剂,并系统地阐述了表面活性剂在工业、医药和生物技术、现代农业、新材料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应用,反映表面活性剂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成果,体现理工交融的特色。《表面活性剂原理与应用》可作为化学、化工、材料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对相关科研和技术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本书简单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分类、特性、制备、应用及其物理、化学试验法。重点介绍了近代分析法的原理、实验技术及其在表面活性剂分析中的应用。其中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有机质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毛细管电泳等内容。还列举了表面活性剂分析实例及其分析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表面科学研究、表面活性剂合成、生物化学研究、环境保护、表面活性剂应用和表面活性剂分析与测试等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