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代替GB/T 8140-1987《漂白紫胶》。 本标准与GB/T 8140-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技术要求中必测、选测、注的要求; ——增加了热硬化时间(热寿命)、铅、砷、松香四项指标及要求; ——删除了无机酸、游离氯和过氧化物两项指标; ——调整了颜色指数、热乙醇不溶物、挥发物(水分)、氯含量、酸值等指标的要求; ——增加了第5章“取样”; ——增加了检验规则中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的规定; ——增加了贮存和运输的环境温度的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兰州交通大学、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力迈维实建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转琴、尚仁杰、刘景亮、吴向东、范蕴蕴、忻鼎康、王起才、李欣、朱龙、刘文华、刘兰珍、张惠生、赵卫娟。
现在图书市场上有关脱粘剂的图书以综合的为主,对许多从事专项胶粘剂研究与生产的读者不很适用。因此,为了满足胶粘剂行业广大读者需要,我社在广泛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编写《实用胶粘制制备与应用丛书》,共包括如下九个分册:胶粘剂基础与配方设计、胶粘剂选用与粘接技术、建筑用胶粘剂、木材用胶粘剂、密封胶粘剂、制鞋与服装用胶粘剂、水基胶粘剂、热熔胶粘剂、压敏胶粘剂、物种胶粘剂。
本书介绍了胶粘剂的粘接机理、粘接结构的破坏、胶粘剂的配方设计原理和粘接接头设计基础等方面的内容,并详细概述了各类胶粘剂的组成及配方设计与应用实例,后讲述了各种被粘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图书。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实践知识。适用于从事胶粘剂研究、生产与应用行业中的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胶粘剂及其应用》系统地介绍了各种胶粘剂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合成方法、实际应用配方及使用操作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胶粘剂及其粘接技术概述、环氧树脂胶粘剂、不饱和聚酯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酚醛树脂胶粘剂、丙烯酸酯胶粘剂、有机硅胶粘剂、聚酰亚胺及杂环类胶粘剂、橡胶胶粘剂、热熔胶和密封胶。《胶粘剂及其应用》内容新颖、翔实,层次清晰,并配有丰富的应用实例和多种配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胶粘剂及其应用》适合于从事胶粘剂研发、生产与应用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在校师生和研究人员参考。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黏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书分为采气生产现场危害因素辨识标准及风险控制措施制订、采气井口风险辨识与防控措施、集气站风险辨识与防控措施、天然气净化风险辨识与防控措施、天然气处理风险辨识与防控措施五部分,包括采气生产现场50项日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书重点介绍了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橡胶、改性胶黏剂、淀粉胶黏剂的选材与配方设计、制备方法、性能、应用及效果与评价等内容。数据可靠,内参详实,可操作性强。可供胶黏剂研究人员、产品设计人员、制备人员和广大使用人员以及销售人员阅读使用。
胶黏剂行业发展迅速,新配方层出不穷,新产品日新月异。 本节是编者在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其长期对胶黏剂研究所积累的经验体会,汇编而成的胶黏剂配方精选(2000~2003年)。具体包括热固性树脂胶黏剂、热塑性树脂胶黏剂、橡胶胶黏剂、淀粉胶黏剂、无机胶黏剂等五大类314例胶黏剂的原材料选择、配方、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书提供的各配方用量均经专家进行了核对,数据可靠、可操作性较强,对胶黏剂研究、制造、教学人员、技术人员等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重点介绍了淀粉水性胶黏剂、天然胶黏剂、树脂类水性胶黏剂、橡胶类水性胶黏剂、热熔胶黏剂、无毒或低毒胶黏剂、废旧塑料制备的胶黏剂及无机胶黏剂的配方,约800例。每一个配方后均附相应的说明,介绍性能和应用情况。适合胶黏剂研究、产品设计、生产、管理、销售人员,也可作为相应的辅助教材。
水基或水性胶粘剂对环境友好,是胶粘剂更新换代的发展方向之一,本书分9章对它们的制备与应用技术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介绍。首先在章介绍了有关水基胶粘剂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水基胶粘剂的分类、配方组成与特性、优缺点、主要用途以及技术经济学问题。后续各章详细阐述了各种重要类型的水基胶粘剂的制备与应用技术。包括淀粉与糊精以及纤维素与蛋白质等天然或改性天然高分子胶粘剂,聚乙烯醇及其他合成聚合物水溶液型胶粘剂,乳液聚合的聚乙酸乙烯系和丙烯酸系合成树脂类乳胶,水基聚氨酯、酚醛、脲醛、三聚氰胺-甲醛及环氧等非连锁聚合型树脂胶粘剂,水性丁苯、丁腈及氯丁等橡胶胶乳胶粘剂。 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各章及附录中包括了利用互联网对有关美国专利(1976年一2001年)的系统调研结果(以题录一览表形式展现)与简要分析介
本书为罗先觉教授主编的《电路(第6版)》的配套实验教材。内容包含三篇。第一篇为电路实验预备知识,具体包括绪论,认识电路器件、仪器设备和仿真软件。第二篇为电路基础实验,具体包括九个实验:示波器和Mult
YY/T 0729《组织粘合剂粘接性能试验方法》,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搭接一剪切拉伸承载强度; ——第2部分:T-剥离拉伸承载强度; ——第3部分:拉伸强度; ——第4部分:伤口闭合强度。 本部分为YY/T 0729的第l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ASTM F 2255—05《组织粘合剂搭接一剪切拉伸承载强度标准试验方法》,与ASTM F 2255-05无技术性差异。 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宋金子、王金红、姚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