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版的基础上,以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为主线,对传统化学植物营养学和土壤肥料学进行了深入讨论,在提出了构建 阴阳平衡 肥料工业和施肥方针思考的同时,系统介绍了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有机碳肥的工艺技术,并进一步剖析了植物有机碳营养工业化生产的前景和意义。本书适合从事农业生产和肥料制造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各级政府农业和环保管理部门人员,以及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师生的参考书籍。
《合成氨(第二版)》的编写以生产过程为主线,以节能减排为中心,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既注重理论基础,更注重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工艺过程、工艺条件、操作控制等的分析能力。 《合成氨(第二版)》共分八章,分别介绍了原料气的制备、原料气的净化、气体的压缩、氨的合成、合成氨厂水处理等内容。全书重点章节编写了系统的开停车、生产操作要点及安全生产要点。综合训练项目和能力训练题以工作任务为抓手,培养学生继续学习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撰写常用技术文件的能力。 《合成氨(第二版)》可作为高职高专应用化工技术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化工类其他专业选修课使用,还可供合成氨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参考。
《功能性食品化学与健康》是为高等院校以及专科学院编写的公共课教材,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科学素养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功能性食品化学、功能性食品原料来源、功能活性成分与功能性食品。介绍正确的养生知识和方法,理解功能性食品(市场上称为保健食品)的作用机理,避免听信虚假宣传。 《功能性食品化学与健康》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的公共课教材,也可以供对保健食品有兴趣的广大读者参考。
肥料是庄稼的 粮食 。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耕地面积和复种指数 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对肥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怎 样多积肥、积好肥、管好肥,怎样合理施肥、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成 为广大农村干部、社员、知识青年普遍关心的问题。 为此,我们根据各地科学实验的材料,结合各地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情 况,编写了《菌肥的制备与应用》这本书,介绍了在农业中常用的各种菌肥 的性能、施用常识等基础知识,包括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在农业上的实践意 义、观察方式、化学组成及外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从每种菌肥的特征、形 成、保存、制造、作用、实践、意义等方面,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说明当 前菌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意义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本书可供农村干部、社员和知识青年阅读,也可作为教师
本书对日本催化剂行业2017年的技术动态与展望进行了介绍。全书共分七篇:日本催化剂研究动态;催化剂研讨会重要论文;日本工业催化剂技术及发展方向;国际会议信息;2016年全球催化剂技术动态;2016年日本科学技术政策动态及催化剂项目情况;2016年日本催化剂技术动态。可供从事催化研究、生产和应用的各类技术人员参考。
《尿素生产仿真教学软件指导书》是为辽宁省职业教育石油化工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二期项目中,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尿素车间实习仿真操作软件而编写的指导书。该指导书配合尿素车间实习仿真操作软件基本能够实现尿素车间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顶岗实习培训教学目标。特别是解决了学生下厂实习中出现的 看不见、进不去、摸不着、难再现、小概率、高污染、高风险、周期长、成本高 等问题。《尿素生产仿真教学软件指导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以及相关专业仿真教学教材,还可作为化工类工作入职新员工尤其是尿素装置生产操作新员工的培训参考书。
本书对中国化肥产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总结,集史料价值、技术指南、市场分析和决策参考于一体。书中主要内容包括: 就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新型肥料(缓/控释肥料、叶面肥)分别设章,介绍了其发展历程,技术工艺及其特点,生产企业的状况,生产、流通、市场等产业和政策环境分析,特别是对我国化肥产业5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产品、技术、企业和部分人物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对其中的经验和教训给予了深刻客观的总结、分析; 设专章对我国化肥流通体系的状况、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 在全面分析国内外产业概况的基础上,专门就我国化肥产业中长期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展望,提出了技术和政策建议。 对化肥产业的相关读者而言,阅读本书: 生产经营人员可以速览整个产业的概貌及发展的经验教训,从中找准自己企业的定位
本书收载了果蔬开花、着色促进剂,催熟剂,生长促进剂,高效、缓效肥料,新型园艺肥料等45种农用化工产品,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配方、操作、性能、用途、使用方法和主要原材料的生产厂家。 本书结合我国乡镇企业和中小型化工企业的实际可能,广泛收集国内外技术资料选编而成,书中所述产品基本上都具有实用性强、原料易得、设备简单和见效快的特点。可供乡镇企业和中小型化工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工人以及有志从事此项生产的人员阅读,也可供有关科研单位和院校的人员参考。
本标准代替hg/t 2962—1999《工业硫酸锰》。 本标准与hg/t 2962—1999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水不溶物和ph两项指标参数相应调整(1999年版的3.2,本版的4.2);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增设了电位滴定法,并将此法设为仲裁法(1999年版的4.3,本版的5.6)。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盐城凤阳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灵、詹海青、陈南雄、史学海、顾会萍。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hg/t 2962—1986、hg/t 2962—1999。
本书内容包括复混肥料与农业新技术、复混肥料的元素构成、复混肥料的类型、复混肥料的生产技术、复混肥料的分析方法与质量监督、复混肥料施用方法与肥料试验、作物营养诊断、平衡施肥及专用肥配方。
本标准遵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NY/T1115—2006《水溶肥料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和NY1428--2007《微量元素水溶肥料》附录G的修订。 本标准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是: ——增加了pH测定的试验方法; ——将原标准附录部分转变为本标准正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NY/7 1115--2006和NY l428--2007附录G。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洪黎、韩岩松。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NY/T 1115—2006《水溶肥料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NY 1428--2007《微量元素水溶肥料》附录G。
本标准遵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农业部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北京市新型肥料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又宁、保万魁、肖瑞芹、张骏、边武英、季卫。
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于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制约家村和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拥有9倔农民的农业大国,让农民富裕起来至关重要。只有扎扎实实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保持农村稳定,才能保证我国国民经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以济发展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为突出的就是农民增收困难。 本书在河北、浙江、海南等地以及美国、巴西等国进行了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书中主要从国内花化肥市场出现的主要问题方面进行探讨,即花化肥的生产、流通、消费及相应的价格和政府调节控制问题。本书内容全面,论述详细,数据可信,通俗易懂,可供化肥生产商、供应商等参阅。
为了适应广大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经营者依法经营的需要,选编了《常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手册》,按照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消费纠纷的情况,将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汇编成册,使大家一书在手,即可了解自己究竟有哪些要得与义务以及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碳酸氢铵生产工国家职业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
《本标准是复混肥粒试验方法系列标准之一,下面列出了这些系列国家标准: ——GB/T8571-2008《复混肥料 实验室样品制备》; ——GB/T8572-2010《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GB/T8573-2010《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GB/T8574-2010《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 四苯硼酸钾重量法》; ——GB/T8576-2010《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 真空烘箱法》; ——GB/T8577-2010《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 ——GB/T24890-2010《复混肥料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GB/T24891-2010《复混肥料粒度的测定》。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