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收集了国内外常用化学试剂及化学药品产品10000余种,包括中、英文正名和别名、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所含元素百分比、性状、理化常数、国家危险物品名编号、国家化学试剂标准编号、行业化学试剂标准号、默克索引第十五版编号、染料索引编号、国际生物化学联合会对酶的编号、参考规格、标准、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本手册适用于从事化学试剂及化学药品的使用、生产、经营、保管及科研等工作的人员。
近十年来,国内外生物技术药物无论在技术还是上市产品方面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创新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研究是保证其安全有效、顺利通过审评审批并成功上市的重要环节。 本书共分土、下两篇。上篇系统介绍了生物技术药物的上游研发、中试工艺、质量标准、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及评价相关的共性技术问题;下篇介绍了12类生物技术药物的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质量控制要点和技术要求,特别增加了新产品的质量研究策略及新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高等药物化学》的姊妹篇,本书首次从学术高度结合市场规律,以案例研究形式深度剖析了26种具有代表性的药物能成为当时或至今仍是明星药物的内在原因。书中对所选的这些明星药物除了有关背景和研发历程的学术性介绍外,更突出了在整个研发过程中的亮点、关键节点,包括后成为上市新药的各种学术、技术、管理和医药法规的诸多因素和推动力。并对每种药物研发全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出经验和教训,作为今后的借鉴。 本书可供我国药学界、化学界和生物医学界的师生、科研人员,各级药政和企业管理人员及资深科学家学习参考。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应大力提高药品包装材料(简称药包材)原材料的质量水平,开发新型包装系统及给药装置。本书共十一章,系统梳理了药包材行业的发展脉络;药包材研发、生产、检验检测等环节中的技术难点;药包材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汇集了近年来的行业发展、政策法规和科研成果,展现了我国药包材制造领域不断提升的创新意识,正在走向“专特高新”的良性发展轨道。希望本书在帮助技术人员进一步熟悉、掌握药包材的监管法规、生产工艺、质量体系、检验检测技术的最新动态等方面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新药化学全合成路线手册》(第二辑)系统全面地归纳总结了小分子新药的化学合成路线,覆盖近5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新分子实体药共154个。针对每一种药物,书中给出了药物简介、药物化学结构信息、产品上市信息、药品专利保护和市场独占权保护信息、化学全合成路线和参考文献及药物的核磁谱图等。本书介绍的合成工艺,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目前药物合成领域中前沿的理论、先进的技术和里程碑式的进步。本书适用于任何从事与化学合成、药物合成、精细化工有关的科研人员、企业管理人员,高等院校有机化学、药学、生物制药等专业师生,从事客户委托的药物原料与药物中间体合成的科研人员、企业管理人员。
《制药用水》大量采用实际工程案例和图片,结合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及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的理论经验,力求真实、形象、准确地介绍制药用水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思路。 全书共12章,第1~3章分别介绍了制药用水的质量考量、标准体系和微生物的质量考量;第4~8章全面阐述了饮用水系统、纯化水系统、注射用水系统、纯蒸汽系统、实验室用水;第9~11章介绍了制药用水系统中的数字技术、确认与验证及不锈钢与红锈。第12章为扩展阅读。 本书适用于制药行业流体工艺系统的技术、生产人员和工程维护人员。同时,本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中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相关专业的参考资料。
本书首先对中药化学成分及其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了概述,然后每类化合物按照概述、化合物结构与性质、提取分离纯化的思路,分述优选了195种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制备。书中特别引用了大量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从提取、富集与纯化,步骤清晰,重现性好,达到 程序化 分离制备的目的。本书汇集大量的实例,突出实际应用,适用于从事中药研发与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关专业的高校教师和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植物化学、食品、天然产物资源研究的技术人员进行阅读和参考。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安排上尽量避免与药剂学教材中基本知识重复,着眼于我国药物制剂研究现状和发展的需要,也力求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本书概述了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释放原理和制剂成型机制,详细介绍了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优化设计方法,从现代药剂学的角度,重点阐述了各种骨架型、膜控型缓释控释制剂、经皮给药制剂的处方设计和制备工艺,详细讨论了影响各种类型的骨架片、胃内滞留片、生物黏附给药系统和微孔膜包衣片或微丸、渗透泵控释片以及经皮制剂等药物释放的因素,书中列举了大量翔实的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实例供读者借鉴,对各种制剂中所用的辅料、高分子材料,以介绍常用品种的性能、应用实例为主,对各剂型制备所用的设备,重点介绍常用仪器设备。同时全面介绍了缓释、控释制剂的质量控制、体内及体外评价标准和方法。
食药物质本质为可食用的中药材,具有食药两用性,与大多数中药一样,它是由多成分组成的复杂体系,对人体的作用是由其所含有的成分决定的,是产生药效的物质基础。《食药物质及其生物活性》总结了现有107种食药物质的基本性状、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一方面对其质量标准的科学制定、作用机制阐明、安全科学地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为创制安全有效的复方和剂型,开拓药理学、治疗学新视野提供有力支撑。本书可供食品、中医药医疗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有关食品、保健品等生产加工企业或健康服务及管理机构等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参考使用。
《过渡金属催化的药物合成反应》主要介绍了过渡金属催化偶联反应的反应机理、基本反应和在药物合成上的应用实例。本书共分9章:第1章赫克(Heck)反应,第2章铃木(Suzuki)反应,第3章根岸(Negishi)反应,第4章熊田(Kumada-Corriu)偶联反应,第5章薗头(Sonogoshira)反应,第6章施蒂勒(Stille)反应,第7章桧山(Hiyama)偶联反应,第8章Tsuji-Trost反应,以及第9章串联反应。本书可用作制药工程、药物化学和化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是一本全面反映中药炮制学历史源流及研究成果的工具书。共收辞目2160余条,其中名词术语788余条,炮制学文献225条,对炮制有贡献的医药学家156条,药物炮制994条。内容涉及中药炮制学发展历史、工具运用、工艺改革、方法创新、作用研究等各个方面。书后并附有炮制学常见古文字及古计量单位检索,中药炮制名词术语汉英文对照表,以及中文名索引。具有检索方便,全面实用的特点。
抗体对相应的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针对特定的、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靶分子(抗原),可以制备特异性的抗体。抗体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特别在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疾患和病毒感染中显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据报道,目前全球年销售额居前10位的药物中,抗体药物占6种。显然,抗体药物(antibody.baseddrug)已成为生物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抗体药物的研究与应用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抗体作为治疗剂的潜能,在20世纪初期即已引起医药研究者的关注。早期研究者曾报道,将癌细胞注入动物体内,取其抗血清进行治疗,但未能取得确定的疗效,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毒副反应。在相当长时期内,抗血清一般用于中和外源性毒素如蛇毒等有效,但未能用于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治疗。近30年来,以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为基础的抗体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抗体药物的
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高等药物化学》的姊妹篇,本书首次从学术高度结合市场规律,以案例研究形式深度剖析了26种具有代表性的药物能成为当时或至今仍是明星药物的内在原因。书中对所选的这些明星药物除了有关背景和研发历程的学术性介绍外,更突出了在整个研发过程中的亮点、关键节点,包括最后成为上市新药的各种学术、技术、管理和医药法规的诸多因素和推动力。并对每种药物研发全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出经验和教训,作为今后的借鉴。 本书可供我国药学界、化学界和生物医学界的师生、科研人员,各级药政和企业管理人员及资深科学家学习参考。
本书用大量实例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正在使用的一种药品研发的全新方法:质量源于设计(QbD),主要涉及工艺设计与分析方法验证的QbD研发体系。还对QbD方法的重要工具,如过程分析技术( PAT)、风险评估、实验设计(DoE)、模型与模拟、先前知识与质量体系等,在药品研发中的具体应用以实例进行了叙述。本书科学性和创新性强,也有很强的实用性,是一部涉及国际上药品研发理论与技术的现代药品研发方法学专著,填补了我国药品研发领域的空白。
本书作者根据多年从事验证的工作经验,秉承“推动行业进步”的发展理念,依据中国、美国、欧盟、WHO等国家和组织的GMP和药典要求,参考ICH、、ISPE、PIC/S等有关资料编写本书。内容涵盖了制药行业中原料药、固体制剂、无菌制剂、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和中药生产的工艺设备、计算机化系统、公用设施及支持的辅助系统的验证工作;同时,还囊括了风险管理、实验室系统、清洁验证及工艺验证等国内制药行业重点关注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