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内容以煤的直接转化工艺过程为主,阐述煤化学工艺基本原理、重要工艺过程和设备以及有关煤化工进展,并以近年来公布的统计公告及新标准为依据更新了数据。全书共分为9章,可按48学时进行教学。介绍了煤炭资源、煤的低温干馏、炼焦及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煤的气化、煤间接液化、煤直接加氢液化、煤制碳素制品、煤化工生产的污染与防治等的生产原理、方法、工艺计算、操作条件及主要设备等。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工艺、能源化工(煤化工)专业教材,亦可供从事能源、煤炭、化工、电力、环境保护等专业设计、生产、科研的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前有编写说明、 煤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正文部分采用章节体,按历史发展时期分为:恢复重建(1949-1956) 、曲折发展(1957-1965)、艰难发展(1966-1978)、改革探索(1978-1992)、浴火重生(1992-2002)、高速发展(2002-2012)、绿色转型(2012-2022)等7章,简要记述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煤炭工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后有附录。文中资料出处采用括注方式,书后不再另注明资料的出处。统计数据主要选自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部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年度发展报告》《煤炭工业辉煌70年》(1949-2019)等资料。
本手册分为两篇,上篇主要介绍焦炉煤气净化工艺和工艺计算,下篇主要是焦炉煤气净化工艺常用理化数据。手册内容涵盖了焦炉煤气冷却、脱萘及焦油氨水分离、剩余氨水蒸馏、焦炉煤气中氨的回收、焦炉煤气脱苯及粗苯蒸馏和焦炉煤气脱硫脱氰等工序。本手册不仅详细介绍了焦炉煤气净化各生产工序的工艺特点和理论基础,总结了工业生产操作中的实践经验,而且还列出了各工序详细的工艺操作指标和设计参数,对现场生产的操作人员具有很好的指导 本手册可供焦化行业的工程和生产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科研、设计和教学方面的有关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介绍单一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稀土氧化物脱硫剂和纳米金属单质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对不同气氛下各脱硫剂的反应机理、脱硫反应动力学、再生后脱硫剂的脱硫活性和使用循环次数进行了相应的
作为一本科普图书,《探秘水煤浆气化》从煤气化的简史讲起,回顾了我国水煤浆气化技术工艺引进、吸收、再创新,以及自主研发出对置式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及其装备,并实现其工业化的艰辛历程。书中将形象地剖析我国
本书是编者根据长期从事煤化学实验教学、煤质化验和科学研究的经验,并吸取国内外新进展而编写的,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全书分10章,共67个实验,包括煤炭实验室要求及煤质分析概述、煤炭制样和浮沉实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煤灰成分和性质分析、煤结焦性分析、煤气化性质分析、煤岩分析、煤炭物理化学性质和机械性质分析、焦化产品分析和煤炭工艺学实验。分别讲述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处理及其注意事项、文献知识介绍等内容。本书从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出发,同时提供了规范性实验数据记录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精神。 本书可以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矿物加工、应用化学、煤炭深加工和工业分析等专业的实验教材和煤化学、煤化工工艺学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煤质化验、煤质管理及从事
本手册分为两篇,上篇主要介绍焦炉煤气净化工艺和工艺计算,下篇主要是焦炉煤气净化工艺常用理化数据。手册内容涵盖了焦炉煤气冷却、脱萘及焦油氨水分离、剩余氨水蒸馏、焦炉煤气中氨的回收、焦炉煤气脱苯及粗苯蒸馏和焦炉煤气脱硫脱氰等工序。本手册不仅详细介绍了焦炉煤气净化各生产工序的工艺特点和理论基础,总结了工业生产操作中的实践经验,而且还列出了各工序详细的工艺操作指标和设计参数,对现场生产的操作人员具有很好的指导 本手册可供焦化行业的工程和生产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科研、设计和教学方面的有关人员参考。
本书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在煤自燃机理及其防治技术方面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内容包括煤自燃过程的氧化动力学特性、微观反应机理、煤自燃的氧化动力学理论及其在煤自燃倾向性判定、煤理论自然发火期推导和化学阻化剂防灭火等研究领域的成功应用。本书综合采用多种测试技术和理论分析手段,在大量的实验事实和深入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较全面地阐释了煤自燃氧化动力学发生过程的内在机制,提出了煤自燃过程的氧化动力学理论,从本质上阐明了煤自燃分段特性的产生机理;并将该理论在煤自燃倾向性判定、煤理论自然发火期和化学阻化防灭火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成功应用。
本书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近15年来所取得的100余项与锚杆支护技术相关的科研技术成果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发展动态与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煤巷锚杆支护理论与成套技术。具体内容包括:煤巷锚杆支护理论、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技术、锚杆支护设计方法、支护材料、施工机具及工艺、矿压监测仪器与技术、锚杆支护技术规范、煤巷快速掘进技术及现场应用实例。本书既有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又有成套的实用技术,并用大量篇幅介绍了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应用实例。这些实例几乎涵盖了我国煤矿的各种煤巷类型,有很强示范性。本书可供采矿工程、岩石力学领域的科研、教学、设计及生产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创新型规划教材:煤炭气化工艺与操作》共分5个模块24个项目,模块一: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了煤炭气化原理、煤炭气化分类、煤炭气化物理化学基础、空气分离等;模块二:煤炭气化过程,主要介绍了鲁奇加压气化工艺、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Shell粉煤气化工艺、GSP粉煤气化工艺;模块三:煤气净化过程,主要介绍了粗煤气的除尘、脱硫、脱碳工艺;模块四:化工产品合成过程,主要介绍了氨的生产、甲醇的生产、二甲醚的生产等;模块五:焦化分公司事故案例,主要介绍了焦化公司各生产部门事故案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创新型规划教材:煤炭气化工艺与操作》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化工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煤化工相关工作的人员参考使用。
《低品位能源利用—— 煤矿乏风瓦斯热逆流氧化理论与技术》介绍煤矿乏风瓦斯热逆流氧化和回收热量利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低品位能源利用—— 煤矿乏风瓦斯热逆流氧化理论与技术》分为九章: 章为绪论,介绍煤矿乏风瓦斯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和热逆流氧化技术各装置的功用;第二章至第五章介绍热逆流氧化机理、蓄热氧化床的阻力特性、蜂窝陶瓷的传热特性、蓄热蜂窝陶瓷的热震特性;第六章至第九章介绍氧化装置的加热起动性能、氧化床的流动分配特性、乏风逆流氧化的取热特性和氧化装置的换向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