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焊接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钎焊与扩散焊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连接技术之一。随着航空航天、核能国防和电子信息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材料、复杂结构以及多功能器件的开发,对钎焊与扩散焊连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内容共分9章,系统阐述了钎焊与扩散焊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介绍了不同钎焊与扩散焊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场合,总结了各种材料的钎焊与扩散焊工艺要点。书中汇总了焊接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一些先进的技术成果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反映了近年来钎焊与扩散焊技术研究的新进展,特别是一些新方法、新型焊接用材料以及特种材料的钎焊及扩散焊工艺,力求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新颖性。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加工(焊接方向)和焊接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与材料开发和焊接技术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
本书主要讨论低阶煤流化床气化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工业运行中较常遇到的工程问题。首先介绍了我国低阶煤的类型,赋存、煤质特点,常见加工利用方式以及影响其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详细介绍了多组分 小流化速度的计算和混合特性,温度、压力等对低阶煤气化的影响;详细总结了常用的气化动力学模型及其特点。除介绍了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及其在低阶煤高效利用中的重要性之外,全面总结了适用于低阶煤气化的其他反应器及其特点,低阶煤气化反应器建模的常用模块模型等。 此外,在我国已实现工业化的低阶煤流化床气化炉上, 实时采集了气化炉开车和平稳运行的160小时的运行数据,分析了气化炉运行的稳定性、 操作条件、物料和热量的平衡及工艺技术指标等。并对工业化低阶煤流化床气化炉的飞灰问题、低阶煤流化床气化炉的熔融结
本书主要讨论低阶煤流化床气化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工业运行中较常遇到的工程问题。首先介绍了我国低阶煤的类型、赋存、煤质特点、常见加工利用方式以及影响其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详细介绍了多组分 小流化速度计算和混合分离特性,温度、压力等对低阶煤气化的影响,详细总结了常用的气化动力学模型及其特点。重点介绍了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及其在低阶煤高效利用中的重要性,全面总结了适用于低阶煤气化的其他反应器及其特点,同时介绍了低阶煤气化反应器建模的常用模块模型。此外,借助在我国工业化的低阶煤流化床气化炉上, 实时采集的气化炉开车和平稳运行的160个小时的运行数据,分析了气化炉运行的稳定性、 操作条件、物料和热量的平衡及工艺技术指标等。并对工业化低阶煤流化床气化炉的飞灰问题、工业化低阶煤流化床气化炉
中国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作为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态势监测、预警的数据产品品牌,问世以来持续受到全产业的关注。每期研究报告还未发布,便有询问相关数据和观点的;年度研究报告也都会被作为研讨会或报告会的主旨发言;该指数已经成为能源、特别是煤炭产业主管部门、煤炭企业管理、经营、决策参考。该指数作为煤炭产业运行的重要分析工具,曾客观准确地预测研判了近10年出现的趋势性波动,其中包括始于2012年的“隆冬四年”、2016年报复性反弹、2017-2018年的高位盘整、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对复工复产发展轨迹的研判。本书详细记录了从2010第三季度到2021年四个季度的所有历史数据和变化发展。
中国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作为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态势监测、预警的数据产品品牌,问世以来持续受到全产业的关注。每期研究报告还未发布,便有询问相关数据和观点的;年度研究报告也都会被作为研讨会或报告会的主旨发言;该指数已经成为能源、特别是煤炭产业主管部门、煤炭企业管理、经营、决策参考。该指数作为煤炭产业运行的重要分析工具,曾客观准确地预测研判了近10年出现的趋势性波动,其中包括始于2012年的“隆冬四年”、2016年报复性反弹、2017-2018年的高位盘整、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对复工复产发展轨迹的研判。本书详细记录了从2010第三季度到2021年四个季度的所有历史数据和变化发展。
本书共5章。第1章,重点介绍煤焦化过程的基础科学问题,为后续的煤气返回脱硫脱硝过程、共气化过程、催化燃烧过程提供必要基础知识。第2章,重点介绍煤焦化和燃烧过程中返回还原性气体,实现焦炭脱硫、烟气脱硝的过程,提出了焦化和燃烧过程中原位固体脱硫、气体脱硝技术。第3章,重点介绍了煤与天然气/焦炉煤气共气化的技术基础,提出了利用小高炉作为共气化反应器的构想,并进行了共气化原理分析。第4章,重点介绍了煤与重质油共气化的可行性、热态模拟及动力学,并阐述了煤与重质油共气化参数对合成气生成规律的影响。第5章,重点介绍了催化强化粉煤燃烧过程及两相流反应器内煤粉燃烧动力学。
中国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作为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态势监测、预警的数据产品品牌,问世以来持续受到全产业的关注。每期研究报告还未发布,便有询问相关数据和观点的;年度研究报告也都会被作为研讨会或报告会的主旨发言;该指数已经成为能源、特别是煤炭产业主管部门、煤炭企业管理、经营、决策参考。该指数作为煤炭产业运行的重要分析工具,曾客观准确地预测研判了近10年出现的趋势性波动,其中包括始于2012年的“隆冬四年”、2016年报复性反弹、2017-2018年的高位盘整、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对复工复产发展轨迹的研判。本书详细记录了从2010第三季度到2021年四个季度的所有历史数据和变化发展。
本书根据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地位及水煤浆的洁净特性,主要介绍了水煤浆技术及应用。 在水煤浆技术方面,系统地叙述了发展水煤浆的意义、国内外水煤浆技术发展概况、水煤浆的性能特征及品种、质量指标及检测,详细阐述了影响水煤浆成浆性的煤质、粒度级配和添加剂等因素,对水煤浆制备的各种工艺、破磨设备以及储存和运输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在水煤浆技术应用方面,首先重点介绍了水煤浆工程设计及几个典型水煤浆厂工艺应用情况,同时详细地介绍了水煤浆的燃烧技术与关键设备及其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及工业窑炉上的应用,对极具发展前景的水煤浆气化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后对水煤浆洁净煤系统的特性及其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及展望。 本书可供煤炭企业、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等从事煤炭加工利用相关专业的管理干
中国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作为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态势监测、预警的数据产品品牌,问世以来持续受到全产业的关注。每期研究报告还未发布,便有询问相关数据和观点的;年度研究报告也都会被作为研讨会或报告会的主旨发言;该指数已经成为能源、特别是煤炭产业主管部门、煤炭企业管理、经营、决策参考。该指数作为煤炭产业运行的重要分析工具,曾客观准确地预测研判了近10年出现的趋势性波动,其中包括始于2012年的“隆冬四年”、2016年报复性反弹、2017-2018年的高位盘整、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对复工复产发展轨迹的研判。本书详细记录了从2010第三季度到2021年四个季度的所有历史数据和变化发展。
本手册较全面地反映了国内外液化天然气的*应用和技术进展。内容全面、丰富新颖,论述深入浅出,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主要阐述了液化天然气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实践。内容包括液化天然气技术理论基础,天然气液化,液化天然气装置的相关设备,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液化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液化天然气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材料,液化天然气工厂和接收终端的设计基础,液化天然气应用技术,液化天然气冷能回收技术,以及液化天然气安全技术等。 本手册可供能源领域,尤其是液化天然气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教学参考。
本书主要讨论低阶煤流化床气化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工业运行中较常遇到的工程问题。首先介绍了我国低阶煤的类型、赋存、煤质特点、常见加工利用方式以及影响其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详细介绍了多组分 小流化速度计算和混合分离特性,温度、压力等对低阶煤气化的影响,详细总结了常用的气化动力学模型及其特点。重点介绍了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及其在低阶煤高效利用中的重要性,全面总结了适用于低阶煤气化的其他反应器及其特点,同时介绍了低阶煤气化反应器建模的常用模块模型。此外,借助在我国工业化的低阶煤流化床气化炉上, 实时采集的气化炉开车和平稳运行的160个小时的运行数据,分析了气化炉运行的稳定性、 操作条件、物料和热量的平衡及工艺技术指标等。并对工业化低阶煤流化床气化炉的飞灰问题、工业化低阶煤流化床气化炉
气化是大规模清洁利用低阶煤的高效技术,氧化和水蒸气气化是气化过程最重要的两个反应,多数研究者将它们分别独立研究,但实际气化过程要复杂很多,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本书基于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H2O/O2/CO2复合气氛下协同作用的宏观特征、作用方向、作用机理、发生规律、影响因素(温度、压力、气化剂浓度、反应器类型、挥发分 半焦作用),以及协同作用对气化动力学、反应器建模和操作条件优化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利用该研究成果进行的中间试验和工业试验。本书可作为煤化工领域从事反应器开发、工艺优化、设计与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研究生的教学用书和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