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66号令)、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及公安部《爆破作业单位资质条件和管理要求》(GA990-2012)、《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GA991-2012)等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规范为依据,力求从爆破作业人员从事爆破项目施工操作的应用出发,介绍了爆破基础知识、常用的爆破器材、各类爆破作业的实际操作,使培训教材的内容做到深入浅出,贴近实际,具有可读性。
《流程工业建筑物风险评估指南:外部爆炸、火灾及有毒物质泄漏(第2版)》为翻译图书,原文是CCPS过程安全导则丛书之一。本书基于API RP-752及API RP-753,为流程工业建筑物的选址评估提供
研究金属粉尘爆燃及抑制机理,对保障涉金属粉尘工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金属粉尘 特性及抑制机理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典型金属粉尘 火焰阵面结构、火焰阵面传播行为、火焰微观精细结构特征等;不同阶段 压力的演变规律;惰性粉体对典型金属粉尘 抑制机理;以天然多孔材料为载体,以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钾等化学活性粉体作为负载颗粒,制备具有物理与化学高效协同抑爆效应的新型复合粉体抑爆剂,揭示复合粉体抑爆剂抑制典型金属粉尘 的机理。
本文件定义了UML扩展集。实质上,本部分定义了如何使用UML创建符合ISO 20022元模型的模型,元模型的定义见ISO 20022-1。据此,它定义了基于UML元模型的具体语法,它并不排除元模型的其他具体语法,例如文本具体语法。
本文件作为ISO 20022-1的补充,给出了如何从现有的行业报文集提取相关信息的指南,以便向ISO 20022注册机构提交符合ISO 20022的业务交易和报文集。
研究金属粉尘爆燃及抑制机理,对保障涉金属粉尘工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金属粉尘 特性及抑制机理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典型金属粉尘 火焰阵面结构、火焰阵面传播行为、火焰微观精细结构特征等;不同阶段 压力的演变规律;惰性粉体对典型金属粉尘 抑制机理;以天然多孔材料为载体,以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钾等化学活性粉体作为负载颗粒,制备具有物理与化学高效协同抑爆效应的新型复合粉体抑爆剂,揭示复合粉体抑爆剂抑制典型金属粉尘 的机理。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工业中钻井和生产作业使用的具有端部加厚的管体和对焊钻杆接头的钢制钻杆的供货技术条件。本标准中钢制钻杆分为三个产品规范等级(PSL-1、PSL-2和PSL-3)。对PSL-1的要求是本文件的基本要求。附录A规定了PSL-2和PSL-3不同等级的标准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由电池供电的智能转盘式草坪割草机及其外围设备的设计、结构的安全要求及其验证方法,其电池额定电压不大于75 Vd.c.除噪声外,本文件未考虑电磁兼容和环境方面的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内燃机、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驱动的机器及相关充电系统有关的额外风险。本标准规定了由电池供电的智能草坪割草机及其外围设备按用途使用及合理可预见的误用条件下所产生的所有显著危险。本标准全文中,机器一词特指智能草坪割草机,不包括它的充电站。本标准也对由电网电源供电的充电站和边界分隔器信号源的安全提出了要求。附录KK规定了额外的智能草坪割草机电池操作和充电要求,包括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取代IEC 60335-1:2020中的附录B。本标准不适用于本文件正式生效前生产的机器。
研究金属粉尘爆燃及抑制机理,对保障涉金属粉尘工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金属粉尘 特性及抑制机理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典型金属粉尘 火焰阵面结构、火焰阵面传播行为、火焰微观精细结构特征等;不同阶段 压力的演变规律;惰性粉体对典型金属粉尘 抑制机理;以天然多孔材料为载体,以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钾等化学活性粉体作为负载颗粒,制备具有物理与化学高效协同抑爆效应的新型复合粉体抑爆剂,揭示复合粉体抑爆剂抑制典型金属粉尘 的机理。
研究金属粉尘爆燃及抑制机理,对保障涉金属粉尘工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金属粉尘 特性及抑制机理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典型金属粉尘 火焰阵面结构、火焰阵面传播行为、火焰微观精细结构特征等;不同阶段 压力的演变规律;惰性粉体对典型金属粉尘 抑制机理;以天然多孔材料为载体,以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钾等化学活性粉体作为负载颗粒,制备具有物理与化学高效协同抑爆效应的新型复合粉体抑爆剂,揭示复合粉体抑爆剂抑制典型金属粉尘 的机理。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各大城市解禁燃放后,我国的生产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可是,在人们的欢笑声中,我们还听到了许多不和谐之音。的花样越来越多,个头越来越大,安全性却越来越差,导致伤人事件频繁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陆续出台了GB 10631 2004《 安全与质量》、GB/T 21243—2007《危险等级分类方法》、GB/T 21242—2007( 禁限用药剂定性检测方法》等指导生产企业的标准。 本汇编收集了截至2008年5月以前发布的有关生产行业的国家标准和轻工行业标准共计40项,其中国家标准33项,轻工行业标准7项。本汇编由通用技术标准与安全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其他相关标准和附录四部分组成。 本汇编收集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属性已在目录上标明(GB或GB/T,QB或QB/T),年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在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
本书在 外粉尘 事故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筛选了金属冶炼(煤粉制备系统部分)、木制品加工、金属制品加工、食品加工、塑料生产等行业领域的典型可燃粉尘进行了热危险性的重点阐述;基于热重及差热曲线,提供了上述可燃粉尘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反应机理函数的详细分析数据;详细阐述了热环境、热表面、电火花、机械火花等粉尘 常见点火源作用下,可燃堆积粉尘着火蔓延规律,以及堆积粉尘着火后作为点火源引发粉尘 的危险性。 本书的目的是使读者对涉爆粉尘行业中典型可燃粉尘的危险性有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帮助读者辨识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可燃粉尘发生火灾 的常见危险因素。本书可供从事粉体工业生产、能源动力、燃烧应用等领域的工程师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安全工程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运输船舶应变部署表和应变部署卡的基本要求,货船和客船在发生弃船救生、消防灭火、封闭处所进入与救助、客船破损控制等紧急情况时,船上所有人员的分工部署、职责和技术动作,以及应变部署表和应变部署卡在船上的配备和填写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航行于海上的从事商业运输为目的,5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载客12人及以上的客船。
根据《华北大区共建共享计量技术规范试行办法》(华北计中[ 2019] 6号)和《2020年华北大区共建团体计量技术规范制订计划》,华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组织华北大区五家省级计量院制定的《总氮检测仪校准规范》《总磷监测仪校准规范》《高精度数字温度计校准规范》《氰化物水质在线分析仪校准规范》《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校准规范》《互感器综合特性测试仪校准规范》《胶体金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校准方法》《液体流量计容积法卧式金属罐容积校准规范》《铁含量分析仪校准规范》等9个大区共建共享的团体计量技术规范,供有关单位自愿采用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燃气容积式热水器(以下简称热水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型号,材料、结构和安全装置,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说明书,包装、贮存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热负荷小于100 kW,额定容积小于500 L的燃气容积式热水器。
本文件描述了以下方面内容:--建模方法综述;--库内容综述;--注册机构可接受的库输入的抽象描述(该输入用于扩充/修改库中数据字典和业务过程目录);--注册机构公开提供的库输出的抽象描述。本文件适用于符合ISO 20022的业务交易和报文集在金融行业参与者之间进行电子数据交换,其独立于任何特定的通信网络。网络依赖规则,如报文确认和报文保护的内容不包含在ISO 20022范围之内。
本书系统而全面地论述阻燃机理,各类阻燃剂的性能、合成(制造)及应用,阻燃剂物理化学性能参数的测定,阻燃剂中非金属阻燃元素的定性鉴定及定量测定,及用于阻燃剂的近代仪器分析方法。书中不仅论述了现已工业生产的阻燃剂,而且包括了近年研制成功但已显现应用前景的新阻燃剂,反映了近十几年新型磷系阻燃剂、膨胀型磷一氮系阻燃剂及硅系阻燃剂的新成就,其中不少是作者及其指导的博士生的研究成果。本书汇集了上百个阻燃剂实验室合成的具体操作条件(有的还包括工业生产工艺)及几百个阻燃材料的配方实例及全面性能,汇集了为数甚多的阻燃剂的红外图谱、质子核磁图谱及热重分析曲线。本书内容新颖、可靠、实用。 本书供从事阻燃剂及阻燃材料研究、生产及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的
本书在 外粉尘 事故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筛选了金属冶炼(煤粉制备系统部分)、木制品加工、金属制品加工、食品加工、塑料生产等行业领域的典型可燃粉尘进行了热危险性的重点阐述;基于热重及差热曲线,提供了上述可燃粉尘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反应机理函数的详细分析数据;详细阐述了热环境、热表面、电火花、机械火花等粉尘 常见点火源作用下,可燃堆积粉尘着火蔓延规律,以及堆积粉尘着火后作为点火源引发粉尘 的危险性。 本书的目的是使读者对涉爆粉尘行业中典型可燃粉尘的危险性有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帮助读者辨识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可燃粉尘发生火灾 的常见危险因素。本书可供从事粉体工业生产、能源动力、燃烧应用等领域的工程师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安全工程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
GB/T 33863的本部分规定了OPC统一架构中的报警和条件的表示法,包括OPC UA地址空间中报警和条件的信息模型表示法。
本书全面介绍了国内外以及作者团队在岩土冲击爆炸动力学领域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成果。这些研究以连续介质力学和应力波理论为基础;紧密联系岩土介质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几何边界;既考虑岩土介质的均匀、固相特点,又考虑了岩土介质的非均匀、非连续和多相多组分的特点;适度研究了冲击爆炸能量在岩土介质中的时空转化及其尺度效应。通过本书可以确定岩土中爆炸时和诱生爆炸波时以及弹体在岩土中侵彻时介质和弹体的运动参数和力学参数。 本书可供从事爆炸力学、岩土工程、采矿工程、地震工程以及爆破工程、防护工程的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