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包括了化学、营养、毒理学、动植物油脂、氧化、抗氧化剂、风味和感官评价,安排了与油脂的结晶和物理性质有关的三个新章节,也有抗氧化剂理论和监管状况以及脂质过氧化机制与测量等方面的新章节,有一个新章节介绍了油脂质量保证的内容。
第二卷系统介绍了黄油、卡诺拉油、椰子油、玉米油、棉籽油、亚麻油和高亚麻酸油、橄榄油、棕榈油、花生油、米糠油、红花油、芝麻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内容涉及油脂的生产现状、特性、生产提取方法、经济价值、应用等多个方面。
本卷为第六版新增加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共轭亚油酸类油脂、甘油二酯、微生物油脂、转基因油脂、鱼油等各种特殊的油脂产品及其副产物或次要成分,以及低热量脂肪替代品和结构脂质,其中有一个章节论述鱼油和海洋哺乳动物油。
第四卷主要介绍油脂的应用领域,包含:煎炸油,人造奶油和涂抹脂,起酥油,糖果用脂,烹调油、色拉油和色拉调料,焙烤食品中的油脂,食品乳化剂,饲料和宠物食品中的油脂,副产品的利用,环境影响和废物处理等内容。
化工产品手册 (第六版)新增清洗化学品分册,与一般的清洗技术书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反映清洗化学产品的基本、完整、符合实际的内容。本册包含清洗化学产品的产品名称、性状、结构和组成、质量标准、用途、规格、生产、安全性及有关信息。在技术方面简单介绍了成功的应用案例,反映了工业清洗技术在国内的动态与成果。工业清洗近年来在清洗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工业清洗剂作为工业清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方的设计和配制工艺是清洗剂开发的关键。本书以清洗剂为主线,介绍了在各领域应用的工业清洗剂的配方与工艺,包括石油炼油工业清洗剂,油墨、塑橡工业清洗剂,冶金工业清洗剂,电子工业清洗剂,建筑工业清洗剂,交通工业清洗剂,民航工业清洗剂,家用电器工业清洗剂,化学工业清洗剂,机械工业清洗剂,食品工业清洗剂以及其他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酶技术及其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酶反应动力学,酶的作用原理,酶的发酵生产,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酶、细胞、原生质体固定化,催化酶及酶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共八章。
本标准是对QB/T 2387-1998《洗衣皂粉》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2387-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产品的分类及标记,增加了无磷型洗衣皂粉中磷酸盐指标; ——增加了“表现密度”指标; ——增加了“游离碱”指标; ——以“总活性物”代替原标准中的“总表面活性剂”,修订了总活性物的指标; ——增加了干钠皂的指标,取消了“脂肪酸钠对总活性物的比率”的指标; ——修订了pH的指标; ——修订了去污力测定方法及评价方法; ——增加了对保持期的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书是《油脂化工技术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共分十三章,系统介绍了油脂脱胶、工艺过程和生产设备,同时对人造奶油、起酥油、巧克力糖果、调味油脂等油脂制品的原料、配方、产品品质、生产工艺和设备等进行了阐述,对油脂及其制品的包装、劣变及安全储存做了介绍。本书内容理论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对油脂的生产加工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本书对从事油脂、食品、化工及轻工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书对从事油脂、食品、化工及轻工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标准代替GB/T l3826—1992《湿式(非金属类)摩擦材料》,主要技术内容与GB/T l3826—1992相比有如下改变: ——增加了前言部分; ——修改了原标准中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 ——修改了原标准中湿式摩擦材料的磨损率、对偶磨损率。 本标准中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重庆意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安徽奔马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长命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华军、何干、邵新安、任长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l3826—1992。
国内氯化石蜡-70生产厂有很多家,并有部分产品出口创汇。由于各生产厂的企业标准在检验方法、项目设置和指标值上各不相同,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特制定本行业标准。 本标准在项目设置上没有设色度和密度,增设了筛余物和加热减量。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化学工业部技术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助剂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化工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晓罡、范秀莉、周艳玲、赵爱晖、陈兴艳。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是对GB/T 17526 1998《漆蜡》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 17526-1998的主要技术差异: ——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及表述规则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了修改; ——根据漆蜡的用途对其进行了分类; ——对质量指标项目进行了调整; ——对质量指标中相关指标值作了修订; ——删除了原标准中的附录A和附录B。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飞龙、张瑞琴、王成章。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7526—1998。
本书以适应行业的标准化之需为编写标准,主要内容包括香料、香精的检测,化妆品的检测,牙膏的检测,油脂的检测,合成洗涤剂的检测,肥皂的检测,涂料和颜料的检测,胶黏剂的检测,以及相关产品的一些实训项目,本书的检测项目、原理和方法具体内容与企业生产一线的检测接轨,以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ISO标准来安排实训项目的检测,操作规程可靠、实用。 本教材主要适用于高职高专日用化学品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商检技术专业和精细化工专业的学生选用。本书还可作为日化企业培训教材或生产技术人员、科技工作者阅读的参考资料。
本书主要介绍了日用化学品生产原料。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以及制造日用化学品 技术。范围近2/3篇幅介绍了洗涤用品,香料、香精、香水,化妆品,发用化妆品,口腔卫生用品,皮革及鞋用品,文化教学用品,生活保健用品及其他日用化学品的配方集锦。 书中涉及新品种多,技术先进,实用。 本手册可供广大日用化学品生产厂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广消费者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油脂化学产品的化学结构、生产原理和生产工艺。重点叙述了以油脂为原料生产肥皂、甘油;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的油脂中微量物质如谷维素、甾醇、维生素E、糠蜡的制取,简要地介绍它们在高分子材料、涂料、纺织、食品、塑料、皮革、造纸、石油等方面的应用。 内容丰富翔实,生产工艺可操作性强。 可供油脂生产企业的油脂相关的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介绍了近年来液体洗涤剂行业的新原料,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及辅助剂,如螯合剂与离子交换剂、氧化漂白剂与活化剂、防腐剂与抗菌剂、溶剂与水溶助长剂、增稠剂与污垢抗再沉积剂等。在此基础上,本书列举700余种液体洗涤剂配方,包括织物洗涤剂、厨房清洁剂、居室与公共设施清洁剂、金属清洁剂与交通工具清洁剂、个人卫生清洁剂。每个配方列出其性能、特点、配制及配方来源。 本书附录还列举了洗涤剂新原料的商品名、与洗涤剂原料、配制、生产和经销有关的Internet资源及国外原料供应商名址。 本书可供从事液体洗涤剂生产、设计、开发人员参考。
本书是一本关于洗涤剂的综合性专论,全书分4篇,篇全面、深入地阐述了洗涤剂的基本原理;第2篇介绍了多种原料的性质、作用机理、使用要点和复配规律;第3篇介绍了粉状洗涤剂、液体洗涤剂和肥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
本书以脂肪酸的物理化学性质为主线,从生产脂肪酸的原料开始,依次介绍了工业脂肪酸的生产工艺,脂肪酸的性质,物衍生物,包括肥皂、金属皂、脂肪酸酯、脂肪醇、脂肪酸酰胺、酰卤、脂肪胺、二聚酸等的生产方法,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此外,还介绍了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方法。 本书比较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的基本面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可使读者得到启示。本书可供从事油脂化工、精细化工的科技工作者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