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基础》是系统论述矿物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教材。内容共分11章,第1章引入矿物及矿物科学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矿物的成因及其变化,第3章介绍矿物的宏观鉴定特征,第4章介绍矿物的化学组成。第5至第10章系统介绍各类矿物的特征,包括自然元素矿物、卤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硅酸盐和其他含氧盐类矿物等。每一矿物种均从矿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形态、物理性质、成因产状等方面作较详细介绍。第11章简要介绍矿物学的现代测试方法和技术。在附录中还给出了实习指导书,以及矿物名称的中文英文索引和关键词索引。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地质、冶金、材料、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参考。
《煤化工概论》主要针对化工类高职高专学生,全面介绍了煤化工工艺与技术、产品生产及环保等知识。内容包括煤的焦化、煤的低温热解、煤的气化、煤的直接液化、煤的间接液化等技术与工艺;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和煤基碳素材料等重点煤化工产品生产及煤化工过程污染与控制等。其中重要章节增加了相关工艺*成果以及产业发展动态、前沿技术研究等内容。鉴于本教材的概论定位,全书在深度上力求适度和够用、广度上力求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内容突出生产,简化理论,以新型现代煤化工技术与工艺介绍为主。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
本书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相关部门的专家,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部署编写的。全书内容共分六章,从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与事故的特点入手,介绍了有关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隐患治理的规章制度,讲述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检查知识,重点介绍了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防范措施,并精选了全国典型的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本书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丛书”之一,可作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的指导用书,还可作为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从业人员和班组学习的安全培训教材。
??本书根据国务院部署开展的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各业务部门的专家编写。全书内容共分六章,从煤矿生产与事故特点入手,介绍了有关煤矿事故隐患治理的规章制度,讲述了煤矿安全生产检查知识,重点介绍了煤矿生产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防范措施、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和典型的预案,并精选了全国煤矿生产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本书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丛书”之一,可作为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的指导用书,还可作为全国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和班组学习的安全培训教材。
全球气候变化、海湾战争、南海冲突……人类对石油的依赖造成了诸多的问题。而对煤炭的需求更是让环境面临灾难性后果。这两种让世界经济得以运行的能源命脉,让人类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何减少对它们的依赖?《能源与未来丛书·煤炭和石油:廉价能源与环境的博弈》对此困境及出路,给出了独特的见解。如果世界石油产量终达到峰值,石油还将像现在这样是交通运输的基本燃料吗?应该做些什么以防备石油峰值的来临? 尽管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双方心怀猜疑,有时甚至是充满敌意,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双方又相互依赖。 如果不对各种燃料和发电技术的成本作出准确评估,就难以决定应当发展和如何发展何种燃料和技术。
本书是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应用并重的指导思想,根据高等院校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编写而成的。全书包括矿井通风和安全技术两部分:矿井通风部分主要讲述矿井内大气的性质及分布规律,矿井通风的基本理论、通风阻力与压力的关系,矿井通风动力及合理应用,矿井通风网络中风量分配与调节以及矿井通风设计方法与通风管理;安全技术部分主要讲述矿井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预防措施,防火、防水、防尘和矿山救护等安全措施。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采矿工程和地下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矿物加工过程检测与控制》教材,是为矿物加工工程四年制本科专业编制的一门专业课程教材,所需学时数为30~60学时,开课学期为第六或第七学期。教材也适合于矿物加工工程技术人员、参数检测与控制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矿物加工过程参数的自动检测与控制,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对矿物加工工程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发展更为迅速,但与化工、冶金、机械等行业的差距日益加大,矿物加工过程参数的自动检测与控制日益受到各方面重视。因此,矿物加工工程领域已经加快步伐,从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入手,各企业、学校、研究院所加大研究投入,大量的自动化机电一体设备,各种仪表控制,由单片机控制、PLC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的工艺、设备应运而生。从而提高了工艺、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资源的利
郑文华主编的《矿山测量学》共分为10章,系统 论述了矿山测量的性质、任务及近井控制测量,矿井 联系测量,井下控制测量,井巷施工测量,贯通测量 ,井下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井下高程测量的精度分 析,矿井联系测量的精度分析,贯通测量技术设计及 总结,露天矿测量等方面的内容。书中采用理论阐述 与应用实例相结合,并在每章末附有习题与思考题, 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本书可作为工科院校测绘工程 专业的教材,还可供工程测量及采矿企业的技术人员 参考使用。
山东科技大学与兖矿集团合作,通过现场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薄煤层工作面矿山压力与煤壁破坏规律、充分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合理截深和支护强度、薄煤层结核截割与剥落机理等,为采煤机截割部可靠性仿真、薄煤层液压支架研制、设备选型、开采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通过参加工业性试验工作,研究了开采工艺、成套设备的运行特性、坚硬结核和夹矸的截割效果,分析了复杂结构薄煤层综采的经济指标与社会效益。 蒋金泉、代进、李洪、韩作振、曲天智等*的《复杂结构薄煤层综采与矿山压力》系统地阐述了复杂结构薄煤层工作面矿山压力与煤壁破坏规律、利用矿山压力破煤的合理参数、结核截割与剥落机理、综采设备选型配套及设备特性、高效生产工艺及综采实践效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并茂。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煤矿生产基础知识、矿井通风基础知识、矿井局部通风及矿井通风设施、矿井灾害防治及救护常识。通过本书的学习,培训学员可从事矿井通风工岗位的工作。 该书主要面对操作工人,内容切合煤矿行业生产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易学、易懂,符合企业特点,实用性强。 本书、四单元由辽北技师学院张居仁编写,第二、三单元由辽北技师学院徐景贤编写,韩文东主编。 由于编审时间较紧,教材内容难免有错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科学技术是治理煤矿瓦斯的保障。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专家委员会编著的《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先进技术及示范》分六篇,内容包括瓦斯抽采技术、煤与瓦斯突出和爆炸防治技术、通风、监控和应急救援技术、瓦斯利用技术、瓦斯治理的管理经验、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示范工程。本书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矿物和岩石的识别》一书包括矿物、岩石和陨石三部分,共24个章节。 章“认识矿物和岩石好处多”,说明认识矿物和岩石的重要意义。第二章“矿物的名称和分类”,把 矿物学协会有关矿物超族的新概念和分类方案介绍给读者。第三章“识别矿物的方法”,介绍了矿物的简易识别方法和实验室的分析测试方法。第四章“矿物的成因和产状”,介绍矿物的形成和变化。第五章至第十八章是矿物的分类描述,介绍270多种矿物的基本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第十九章至第二十三章是岩石的分类和各类岩石的描述,介绍50多种岩石的化学组成和成因产状。第二十四章简要介绍陨石的分类和鉴定特征。本书包含400多幅矿物和岩石的照片,能够给读者 直观的认识;此外,还有80多个“知识链接”,不但给读者提供相关知识,而且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李值民、张燕、张惠芬主编的《重力选矿技术》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重力选矿的理论基础、重力选矿方法和重力选矿设备、重力选矿工艺实践、重力选矿试验实例、中小型重力选矿厂的设计和选矿技术检测等内容。为便于读者自学、加深理解和学用结合,各章均有本章内容简介和复习与思考题。 《重力选矿技术》可作为高职高专选矿技术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职业院校、企业员工培训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或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共分8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与粉尘、通风方法、排风罩、除尘器、有害气体净化原理及装置、通风管道、通风机、通风净化系统测试技术等内容。 《工业通风与除尘/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安全工程、环境工程、采矿工程、通风空调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通风防尘工作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参考用书。
《选煤基本知识(第4版)》编*者吴式瑜、岳胜 云。 《选煤基本知识(第4版)》内容提要:本书系统 而全面地阐述了现代选煤厂的主要作业和辅助作业的 基本原理,主要的选煤方法,常用机械设备的构造、 性能、操作和维护及其工作效果的评定,介绍选煤工 艺流程和技术检查及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书中主要 采用国内选煤厂生产实践的资料,对国外某些新技术 也作了简单介绍。 本书文字及内容力求通俗易懂,以便作为选煤厂 工人的培训教材,也可供煤炭企业、选煤厂基层管理 干部学习和参考。也可作为煤炭中等、高等院校煤炭 加工利用专业学生参考书。
YS/T 276《铟化学分析方法》共包括11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一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铊量的测定 甲基绿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第5部分:铁量的测定方法1: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方法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铜、镉、锌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铅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铋量的测定 方法1: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 方法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9部分:铟量的测定Na:EDTA滴定法; 一第10部分:铋、铝、铅、铁、铜、镉、锡、铊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11部分:砷、铝、铅、铁、
本标准代替JB/T3277-1991。 本标准与JB/T3277-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修订为:“本标准适用于非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盘形制动器及径向弹簧制动器的液压站”; ——基本参数中取消了11Mpa的设计压力等级; ——取消了残压至设计压力区间压力可调级数的规定(1991年版的4.7) ——修订了调压部分的要求(1991年版的4.8、4.9;本版的4.7、4.8); ——增加了具有“恒减速制动功能”的液压站的有关要求(见4.12、5.2.4、5.3.3); ——修订了液压站用液压油、压力表部分的规定(1991年版的4.13、4.15;本版的4.16、4.18); ——修订了液压站用滤油器及其过滤精度部分的规定(1991年版的4.17、4.19;本版的4.20、4.21、4.22、4.23、4.25、4.26;) ——修订了液压站标志、包装等部分的规定(1991年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炭露天采矿制图标准(GB/T 50657-2011)》共分4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图例和视图画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炭露天采矿制图标准(GB/T 50657-2011)》主编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