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有翼导弹飞行动力学地基本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有翼导弹地弹道学问题,包括气动力计算。导弹运动方程组、导引方法、弹道设计和飞行轨迹仿真等;下篇介绍有翼导弹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包括扰动运动方程组、稳定性和操纵性分析等内容。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院校飞行器设计和相关专业地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导弹设计和控制地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了化学武器与化学毒剂的基本概念,各类毒剂的毒性、诊断、预防和紧急救治方法,简要叙述了化学战的相关历史事件及知识,以及现代国际社会在禁止化学武器方面的工作现状,同时针对现代可能发生的化学毒剂暴露等问题提供防护与处置的方法。
本书共8章,以科普形式介绍地面防空武器发展历程及基本知识,内容包括高炮、探照灯、雷达、地空导弹、空军地面防空部队取得的辉煌战果,以及国外有代表性的反导系统。 本书适合广大青少年、防空爱好者,以及关心防空事业的读者阅读。
本书共8章,以科普形式介绍航空模型运动的基本知识,内容涵盖航空模型概念及、航空模型的作用、航空模型的发展简史、航空模型运动的特点、航空模型的材料和工具、飞行模拟器、航模与无人机等,旨在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航空航天理想,培养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本书适合广大青少年、航空爱好者,以及关心航空模型运动的读者阅读。
本书介绍了当前国外在化学毒剂检测领域的一些主流检测器技术及其商业化产品用于化学毒剂检测器技术及其商业化产品用于化学毒剂检测的可行性评价结果。对于各类检测器的技术原理和性能特征进行了概要描述。在商业化检测器的测试方面,给出了它们对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等的评价测试结果,并对这些检测器用于化学毒剂检测的可行性做出了客观、公正的结论。 本书可作为从事化学毒剂侦检器材研制和使用人员的参考用书,同时,对于关心化学毒剂问题的相关人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雷刚编*的《弹道与轨道力学基础(军队2110工 程三期建设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导弹飞行力学和卫 星轨道力学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时间与坐标系统、 导弹力学环境、导弹运动方程、航天器基本轨道及其 建立与确定、高精度轨道预报与改进、天地一体化技 术的空间集合基础和常用卫星轨道。全书内容丰富、 理论体系严谨,物理图像清晰并配以生动形象的插图 加以说明,同时对一些可用于工程实践的常用算法进 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归纳,并对重点、难点内容加以详 尽地解释与说明。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 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和从事航天器设 计、研究、研制等科研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共7章,以科普形式介绍人民空军的发展建设历程,内容包括高瞻远瞩培育种子、审时度势组建空军、抗美援朝一鸣惊人、支援陆军进军、国土防空固我长城、多样化任务圆满完成,以及中国航空博物馆室外展区雕塑景观等,旨在向广大读者展示人民空军的风采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本书适合广大青少年、航空爱好者,以及关心航空事业的读者阅读。
本书主要介绍武器气体动力学基本理论及其数值分析方法和应用。全书共分4部分,系统地介绍了武器气流问题的特点和基本方程、气体动力学数值计算理论及其方法、自动武器常用气动力装置工作原理及其数值计算方法、气体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在其他气动力装置中的应用实例。 本书兼顾了数值方法理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并尽量反映当今武器气体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现状。这些内容反映了作者多年来从事武器气体动力学数值计算工作的研究成果。该书可作为工科院校有关专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武器气体动力学数值计算的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首次从综合集成的角度对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进行探讨,提出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关键风险因素识别方法,并根据该类项目数据透明性差的状况,创造性地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支持向量机引入武器装备研制项目风险定量评估,提出了风险应对策略和监控预警技术。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导弹与航天领域会不断增加许多新的人员,在这本书里作者将介绍一些关于弹道导弹总体与控制的基础知识,供刚步入航天领域的大、中专学生们,导弹部队或发射基地的指挥人员或相关院校的学生们参考,希望能使他们对弹道导弹与控制技术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进一步钻研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加强祖国国防和发展航天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由于弹道导弹涉及的内容很多,这本书只能介绍一些知识性的问题,侧重于地地导弹的总体与控制技术,也涉及一点潜地导弹和卫星方面的知识。叙述的方式采用问答式,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写,未按章节划分,这只是一种尝试。
《反坦克导弹与装甲主动防护系统:矛与盾的对决》通过研究国外装甲车辆主动防护系统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探讨主动防护系统给反坦克导弹及其运用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从技术、训练、战术等不同层面初步提出了反坦克导弹的对策措施,以便为反坦克导弹在未来装甲与反装甲对抗中能有效制敌提供参考和借鉴。《反坦克导弹与装甲主动防护系统:矛与盾的对决》适合于从事反坦克导弹相关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军事爱好者阅读。
《弹道导弹精确制导与控制技术》介绍了弹道导弹的精确制导与控制技术。全书共10章,包括精确制导弹道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组成原理、弹道导弹动力学建模、弹道导弹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精确制导弹道导弹中制导系统、精确制导弹道导弹末制导系统、弹道导弹先进制导控制技术、自动目标识别技术、制导系统抗干扰技术、气动光学效应问题等内容。 《弹道导弹精确制导与控制技术》是作者杨军等以长期从事的精确制导与控制技术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同时结合作者多年在弹道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设计的工作实践,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编写而成的。本书内容丰富,具有工程应用特色,可供从事弹道导弹精确制导与控制技术研究、设计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新概念武器发射原理》主要针对近几十年来武器系统发射领域中出现的新原理、新理论和新方法,论述新概念武器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发射原理。主要内容包括内弹道流体动力学理论基础、轻气炮内弹道理论、液体发射药火炮内弹道理论、电磁发射原理及内弹道模型、电热化学炮发射原理、随行装药发射原理、埋头弹药发射原理和冲压加速发射原理等。 本书可作为武器发射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专业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从事武器发射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和使用。
于秀萍、刘涛编著的《制导与控制系统》是以导弹作为应用对象来研究制导与控制技术的。本书共分10章,集制导、控制与仿真为一体,系统地阐述导弹制导控制理论和技术,介绍制导与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及仿真方法并给出应用实例,同时概括作者多年来的主要教学和科研成果。其主要内容有:导弹的制导系统的基本功能及组成、制导方式及制导规律、导弹控制方法及原理、导弹数学模型及其特性分析、常用制导装置及其原理、导弹飞行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自动寻的制导系统分析与设计、地空导弹遥控指令制导系统分析实例、导弹制导控制系统数学仿真、导弹制导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每章后配有一定数量的习题及思考题。《制导与控制系统》可作为高等院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和飞行器设计专业本科生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研究
本书针对使用开式循环、泵供式、活塞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的鱼雷热动力推进系统的控制问题,介绍了开环与闭环两种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实现方法。全书论述了鱼雷热动力推进系统的工作机理和数学模型,基于压强调节阀和流量调节阀的转速开环控制方法、转速闭环的线性和非线性控制方法,转速闭环控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转速控制器的单片机实现,开式循环热动力鱼雷的工况范围、涡轮发动机系统的自动控制等内容。其内容自成体系,理论性、可读性强。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水中兵器热动力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着眼于指挥自动化系统(C3I)的功能、结构组成和主要理论及技术,以信息的录取、处理、传输为主线,介绍了自动化雷达情报处理、自动化武器控制和防空作战指挥的主要理论和技术,以及它们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高科技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完整的系统概念。该书也是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并融进了作者的研究成果。 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概述、雷达数据的录取、雷达信息的处理、数据通信基础、防空C3I中通信系统的实现、防空C3I中的计算机系统、防空C3I中的计算机网络、防空作战指挥、自动化武器控制系统等。 本书既可作为军队院校指挥自动化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教材,还可供从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工作的管理、研究、使用和维护人员阅读。
本书运用定量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装备技术保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求实现装备技术保障的科学化和精确化。 全书在介绍装备技术保障概念、研究方法以及装备技术保障运筹分析数学理论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装备系统可靠性分析、装备技术保障日常管理、装备维修、装备备件保障、装备技术保障力量运用以及装备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等问题的有关理论与应用实践。既体现了理论的深度,又注重了与实践的结合。 本书可作为装备管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和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从事装备使用与装备管理研究的科研院、所和部队官兵的参考书。
《航空火力控制原理》以第三代战斗机火力控制原理为重点,详细阐述了从作战飞机上对空中、地(海)面目标攻击的全过程中引导、瞄准、制导等各阶段的火力控制理论。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为概论;第2章为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第3章为目标参数测量及运动规律确定;第4章为空对空攻击火力控制原理;第5章为空对面攻击火力控制原理;第6章为作战飞机的引导。 《航空火力控制原理》可以作为航空火控维修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九五国家重点教材《鱼雷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配套教材。全书共分八章,内容有鱼雷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概况、MATLAB语言的使用与程序设计、利用SIMULINK进行建模和仿真的基本方法、MATLAB控制系统工具箱简介、鱼雷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分析、鱼雷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经典设计方法、鱼雷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现代设计方法、鱼雷制导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建模与仿真。为方便读者学习使用,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图表、数据、计算实例、设计与仿真源程序。 本书主要对象是为高等学校鱼雷自动控制专业的学生,也可供鱼雷有关专业的师生以及从事鱼雷研究和设计的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