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有“衣冠之邦”的美称,服饰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不但创造出数不胜数、精美绝伦的服饰,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为历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走进五彩缤纷的中国古代服饰世界,体味龙袍凤冠的华贵与厚重,感叹霓裳羽衣的绚丽多姿。
一、本指南为专色色样与专色油墨调配配方,可供印刷、出版、包装、装潢、广告行业的调墨师、平面设计师参考使用。 二、本指南中含基本色26个,配方色735个,共计761个色样。 三、本指南采用牡丹油墨印制,由于使用的油墨会略有差异因此,本指南在与其他配色指南兼容的同时,可能需做微量调整。 四、凡例 每个专色配方色介绍两种配制方法,一种方法是按“份”配比,如本指南中PSZN090号色样所示,是用2份中黄,1份洋红,2份黑和30份冲淡剂调配而成。另一种方法是用重量的百分比表示,同样以PSZN090号色样为例,中黄、洋红、黑与冲淡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7:2.9:5.7:85.7。 五、本指南应妥善保管,由于颜料的褪色,曝光及纸张变色等因素,指南的色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建议每两年更换新指南,以确保颜色交流的
林乐成和尼跃红主编的《当代国际纤维艺术》内容介绍:时至今日,“从洛桑到北京”已经走过12年,一纪的时光,新的起点,纤维艺术的当代何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纤维艺术在材料与观念、物质与精神、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将如何进一步拓展自身?我们的答案是回归与超越。我们既要尊重纤维的物质性和工艺性,又要注入艺术的精神性和观念性;既要承接“洛桑精神”的优良传统,又要发挥《北京宣言》的时代特色。“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便是回归的真谛。在回归的同时,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传统”。
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是检验检疫系统技术执法的主要依据,自1992年起,检验检疫系统已发布的行业标准达3753项,现行有效的3181项。一直以来,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受到了系统内外相关部门的普遍关注和使用。为了便于检验检疫技术执法,更好地服务外贸,也便于生产部门和相关单位的人员在工作中及时掌握、查找和使用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组织出版《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汇编》丛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 《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汇编》是我国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化方面的一套大型丛书,按专业分类分别立卷。本套丛书收录了截至2011年7月1日发布并有效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3181项,其中有36项标准因各种原因仅收录了标准名称。
《中国纺织标准汇编》是我国纺织工业标准方面的一套大型系列丛书。丛书按行业分类分别立卷,共分为8卷9册。包括:棉纺织卷(一、二)、毛纺织卷、麻纺织卷、丝纺织卷、化纤卷、服装卷、针织卷、产业用纺织品卷,共收录637项标准。本书为《中国纺织标准汇编(毛纺织卷第2版)》,共收录截至2010年10月底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纺织行业主管部门正式批准发布的毛纺织标准83项。 本书适合纺织服装行业生产、贸易企业、监督、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标准管理部门及标准化有关人员参考阅读。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全书共24章,近70万字,700余幅彩图和黑白线图。此书在时间上跨越中国丝绸科技演变和发展的5000多年历程,在内容上从传统的栽桑、养蚕到取丝、制线、纹制、织造、印染以及刺绣、抽纱等,从制作工艺到技术奥秘,从织物规格、结构、花色品种到印染技术配方等,均作了比较系统、正确和全面的记载。其中大部分织物组织图,尤其是上机工艺图均是此书首次绘制,填补了以往文献的空缺,具有可复原性和可操作性。
《专色配色指南(亚光铜版纸)》特点:一、本指南为专色色样与专色油墨调制配方,可供印出、出版、包装、装潢、广告行业的调墨师、平面设计师参考使用。二、本指南中含基本色26个,配方色735个,共计761个色样。三、本指南采用牡丹油墨印制,由于使用的油墨会略有差异,因此,本指南在与其他配色指南兼容的同时,可能需要稍量调整。四、凡例五、本指南妥善保管,由于颜料的褪色曝光及纸张变色等因素,指南的色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建议两年更换新指南,以确保颜色交流的准确性。
玻璃纤维、碳纤维属无机非金属材料,按国际标准分类,都同属ICS 59.100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是石油化工、电子电力、纺织、道路交通、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业原材料。 本汇编收集了截止到2014年6月31日前批准发布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标准,共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内容涵盖所有现行有效的标准。
本手册是在《丝织手册》1982年版本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丝织手册》(第二版)对原版本的部分章节作了调整,并重点补充了新原料、新设备(准备大卷装设备、无梭织机等)、新工艺、新产品、丝织技术测试、设备管理及外贸常识等内容。本手册分上、下两册装订成一套,共分十三章,主要包括:丝织原料、准备工程、织造工程、丝织物质量检验标准、丝织技术测试、丝织物组织、丝织物设计、丝织物装造与纹制工程、丝织厂设备管理及工厂设计等内容。 本手册可供丝织厂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查阅,也可供大中专纺织院校师生参考。
《绿色化学对纺织技术的影响和前景》综述和总结了绿色化学在纺织品中的作用,包括在不同纺织品应用中使用绿色剂和可持续技术。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环保型着色剂、甲壳素、壳聚糖、环糊精、生物媒染剂、 剂、紫外线防护剂、阻燃剂、驱虫纺织品以及 的前后处理技术,如声化学和等离子体方法。目前用于功能性修饰。该书还注重利用新型的、可持续的和廉价的吸附剂对纺织废水进行修复。本书由在纺织技术领域拥有多年经验的知名贡献者撰写,它为纺织行业的工程师和材料科学家提供了有效应用这些绿色技术和工艺所需的信息。
本书介绍了由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提供的2012版技术手册,重点包括116个标准方法、11个评定程序和14篇专论。内容涉及纺织品的色牢度性能、染色性能、生物性能、物理性能及纤维鉴别分析方法等。本书对研究纺织品检测技术、掌握检测方法、控制和提高纺织品质量具有指导意义。可供在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纺织品服装企业中从事质量检测、进出口贸易及相关工作的人士学习和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第七届亚洲纤维艺术作品展及历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风格从远古到现代,从平面到立体,从手工到数码,从空间到环境,从对技艺的探讨到对材料的研究,从单纯的艺术表带到多维的艺术体现,具体形式有室内纺织品设计(床上用品、窗帘、沙发、地毯、壁布等);服饰纺织品设计(头巾、领带、服装面料等);旅游纪念品设计(纺织类)等。
《中国纺织标准汇编》是我国纺织工业标准方面的一套大型系列丛书。丛书按行业分类分别立卷,共分为8卷9册,包括:棉纺织卷(一、二)、毛纺织卷、麻纺织卷、丝纺织卷、化纤卷、服装卷、针织卷、产业用纺织品卷,共收录637项标准。本书为《中国纺织标准汇编(化纤卷第2版)》,共收录截至2010年10月底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纺织行业主管部门正式批准发布的化学纤维标准101项。 本书适合纺织服装行业生产、贸易企业、监督、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标准管理部门及标准化有关人员参考阅读。
本手册是一部综合反映纺织空调除尘技术的实用工具书。内容包括空调、除尘、制冷、通风机、水泵、压缩空气站、供热、通风、自动控制和工程设计实例等。集中专业常用技术资料于一册,内容新颖且实 用。全书采用表格、条文形式,容涵信息量大而又十分精练,能帮助读者解决一般教科书和生产技术书藉中难以找到的资料及数据,起到简化设计计算、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实际应用的作用。实为从事纺织空调除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得力助手与案头的可靠工具书。也可作为其他行业从事暖通空调及制冷技术和管理的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广大师生的参考书。
全书系统介绍了红外辐射、红外技术在纺织科研、功能纺织材料开发、生产设备更新方面的实际应用。本书内容涉及基本原理、功能构成机制、生产工艺、性能评价等理论知识和技术探讨;关于材料介绍了远红外辐射材料、红外隐身涂料、单功能纺织材料和多功能复合纺织材料;产品涵盖常用产品、医疗用产品、产业用产品和军用产品;科研仪器包括红外光谱仪、红外辐射测试仪、红外图像仪和灰度测试仪、红外测试仪等。本书可供纺织行业领导、企业主管以及从事纺织产品开发、生产、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亦可作为纺织高等院校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关心纺织行业发展、应用功能的研究人员、商贸人员和对纺织品感兴趣的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系统介绍了纺织品功能化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从纺织品服用功能、卫生保健医疗功能、附加功能、生态功能、产业用特殊功能开发结合典型产品进行了阐述,对功能纺织品前处理、印染后整理以及产品性能检测评价进行了讨论,并对功能性纺织品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本书注重理论与应用的联系,反映了纺织品的新发展和新成就,对贯彻落实《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有助益。本书适合纺织部门领导、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可作为高等院校专业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供关心纺织行业发展的有关领导、企业家和社会人士参阅。
本书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以宗教学、民俗学、民族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从满族历史溯源、社会制度对满族服饰的影响、人生礼俗与服饰、满族服饰种类与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