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导入系亲本资源图谱》介绍了用于烟草导入系群体构建的377份烟草核心种质基于重测序的特异性位点集(SNP)(野生烟除外)、生物学特性、抗病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等表型,其中烤烟资源还介绍了烟叶收缩率和物理特性表型。野生烟资源配有田间单株、花的特征图片和种子、花粉的电镜图片,其他资源配有田间单株、叶片、花序的特征图片。
内容包括浓香型产区气候特征及分区,我国浓香型不同气候类型区土壤类型及分布,浓香型产区土壤耕层理化性状分布,土壤地质背景和土壤发生,浓香型烟区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分布特征研究,移栽期光温调节效应及与质量特色关系,不同产区气候因素与烟叶质量特色的关系,土壤理化性状与烟叶质量特色的关系,土壤生物性状和土壤碳与烟叶质量特色的关系。
自2020年国产雪茄烟叶开发与应用重大专项启动以来,国产雪茄烟叶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四川、云南、湖北、海南四大规模化生产区。2021年12月30日发布行业《雪茄烟叶工商交接等级标准》(YC/T 588 2021),2022年3月1日实施。本书以《雪茄烟叶工商交接等级标准》为基础进行选样编制,是文字标准的实物照片体现。本书所收雪茄烟叶系统、全面,可以代表我国当前雪茄烟叶产业及工艺发展水平;图片大而精美,可以直观了解各地各等级烟叶形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本书阐述影响烟碱和烟草反应的分子和遗传因素,重点关注烟碱可能在大脑内发挥的潜在作用,特别是在记忆力和注意力方面。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当前关于烟碱神经药理学及其在烟草依赖中作用的研究概述,并为行为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提供批判性和综合性讨论。
本教材力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内容广泛、深度适宜、针对性强。全书系统介绍了卷烟生产工艺流程和评吸方法及指标等内容,对职工掌握卷烟的基本知识,加强与卷烟零售户、消费者、工业企业的沟通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存真求实,记载县内烟草业的历史与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相统一。 二、本志上限,追溯事物的发端,下限截止1993年底,个别事项延至1996年。 三、本志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综合体裁,以志为主体。志前置序、概述了大事记,全志共7章21节。志后设附录、编后记。 四、本志采用记述体,规范语体文。文字以国家颁布的简化字为准。 五、本志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采用中国历史纪年,括注公元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六、本志各项数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准。统计局缺少的,用有关部门提供的确切数据入志。计
本书介绍了用于烟草导入系群体构建的377份烟草核心种质基于重测序的特异性位点集(SNP)(野生烟除外)、生物学特性、抗病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等表型,其中烤烟资源还介绍了烟叶收缩率和物理特性表型。野生烟资源配有田间单株、花的特征图片和种子、花粉的电镜图片,其他资源配有田间单株叶片、花序的特征图片。 本书图文并茂,集烟草种质资源的特异位点集和表型鉴定于一体,是烟草基因组育种研究的重要工具书,可供烟草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烟草的核心价值在于烟碱和烟香,而危害主要来源于燃烧产物。为了探索广东和广西烟叶主要成分及质量水平,发展两地特色烟叶品牌,同时挖掘烟草本体减害增香功能,减轻烟草减害增香过程中对外源添加物的依赖,本书采用蒸馏提取、烟气收集、索氏提取三种方法,以两广地区烟叶为主。以其他主产区烟叶为参照,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烟叶的化学物质组成,构成致香物及其他组成成分的图谱,建立两广特色烟色谱指纹图谱,分析不同烟叶的致香物种类及其相对含量,了解其形成不同风格特色的物质基础。希望本书所作研究有助于提高研究人员对特色烟烟香、烟碱、有害物质、有益物质的认识,利于烟草公司针对性地制定栽培技术方案,强化烟叶区域风格,同时服务于低温不燃烧卷烟及其他新型烟草制品的研发。此外,本书将我国从中成药研究中开发出
本书主要从烟草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种子质量控制、花器官发育特性与种子形成、种子生产、种子清选干燥及贮藏、种子引发包衣和包装、烟草种子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我国烟草种子工作发展历程以及在种子繁殖、精选、贮藏、引发包衣、包装、质量控制与追踪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新成果,力求阐明烟草种子防杂保纯、种子精选、种子贮藏、种子引发包衣、种子质量控制与追踪等方面的实用高效技术,旨在为我国烟草农业及种子科学发展、提升我国烟草种子生产加工水平和在靠前烟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为其他作物种子生产加工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本书概括地介绍了中国优质特色烤烟典型产区烟田、烟株与烟叶风格特征。全书共分21章,首先以典型产区代表性片区的大量详实数据和图标形式概述我国12个优质特色烤烟生态区域的典型产区的烟田与烟株特征、烟叶外观质量与物理指标、烟叶常规化学与微量元素、烟叶烟碱组分与细胞色素物质、烟叶多酚与质体色素、烟叶酸与氨基酸、烟叶香气物质、烟叶感官质量特征,在此基础上,按照武陵山区、黔中山区、秦巴山区、鲁中山区、东北烤烟、武夷山区烤、云贵高原、攀西山区、雪峰山区、南岭山区、中原烤烟、皖南山区等12个烤烟种植生态区域,分别阐述我国主要烤烟种植区域的典型烤烟产区烟田、烟株与烟叶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