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了典型烟区烤烟品质的区域特征及主要生态因素的影响。首先,采用模糊数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曲靖烟区烤烟品质区域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并实现空间可视化。其次,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明确了气候因素对曲靖烟区烤烟品质影响的主要体现时期,系统研究了烤烟品质与主要气候因素的关系。然后,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曲靖植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就各养分丰缺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了曲靖烟区不同土壤类型生产的烤烟品质特性和差异,以及主要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进一步,采用二因素随机试验方法,研究了气候、土壤及气候 - 土壤互作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了三者对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形成的贡献率,证明烟区的气候因素是影响烤烟品质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烟用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 l44/SC 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纲岭、侯宏卫、高韬、舒云波、廖惠云、秦云华、朱风鹏、李雪、熊文、石怀彬、胡清源。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l4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烟草进出口烟叶检测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兆奎、陈枝南、冯茜、万秀清、颜培强、李丽杰、乔婵、孙宏宇。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书由河南农业大学烟草系专家郭月清编著。内容包括:烤烟品种与良种繁育,烤烟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烤烟的产量与质量、培育壮苗、烤烟大田施肥、烤烟的选地、移栽和密度、大田管理、烤烟采收与烘烤、烤烟分级等。内容通俗易懂,技术先进,着重实用。适合广大烟农、烟草栽培及烘烤科技人员、农校有关专业师生使用。
烟草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质量评价作为烟草技术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整个烟草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烟草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涉及主、客观多种指标体系,关键指标不确定或定性描述指标量化困难等使烟草质量评价缺乏系统的指导,《灰色系统理论在烟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作者:李东亮)一书恰当地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烟草质量评价,不仅克服了现有单一评价指标的不足,也将主、客观指标紧密衔接到一起对产品质量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将样品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并据此开发了烟草质量评价系统软件用于指导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
本教材从《卷烟》国家标准的修订背景入手,对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修订的主要过程及标准各部分的整体框架进行了综合概述。对该标准中的6个部分作了详细的介绍;着重对各部分中技术指标的确定、新老标准的差异、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各项技术指标以及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介绍了国际上对卷烟产品质量控制及评价的通行做法和国内近几年相关的技术验证情况。 本教材编写内容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是帮助有关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卷烟产品质量标准的指导性教材。
本书是一本以现代烟草流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烟草商业品牌的建立、发展以及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论著。主要介绍合肥市烟草公司以改革为动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构建和谐烟草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以人为本,积极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全力打造诚信烟草,全面提升自身所特有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迈上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5605--2002《烟草与烟草制品 醋酸纤维滤棒》,与GB/T5605--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将标准名称修改为“醋酸纤维滤棒”;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调整和增加了部分引用文件; ——修改了“圆度、硬度、压降、缩头、胶孔、异味和内粘接线”的定义,取消了“不洁、实验室样品、试 样和试料”的定义,增加了“标称值、醋酸纤维滤棒”的定义; ——修改部分指标的名称,将“水分”修改为“含水率”,调整了“压降、硬度、含水率”和部分外观 指标; ——将“抽样”单列一章,明确了具体抽样要求; ——调整了“交收检验抽样方案、检验项目及判定复验规则”、“包装”、“标志”的要求; 一增加了“监督检验”的抽样、检
YC/T 405((烟草及烟草制品 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共分以下五部分: 一一第1部分: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 一一第2部分: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一一第3部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法; 一一第4部分: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一一第5部分:马来酰肼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部分为YC/T 405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和GB/T 20001.4—2001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卷烟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44/SC 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烟草总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企业分技术委员会(TC 144/SC 4)归口。
本教材从两项标准的制定背景着手,概述了标准制定的背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编制的主要过程,简要介绍了卷烟条与盒包装纸的生产工艺,介绍了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理化特性及其对卷烟产品的影响,着重讲述了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和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两项标准的具体内容。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卷烟条、盒包装纸设计,以及生产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对帮助有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尤其是质检人员全面了解、掌握两项标准的主要内容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报告呈现了WHO 烟草制品管制研究小组在其第五次会议上达成的结论和给出的建议。在第五次会议期间,研究组审议了两份受会议特别委托而撰写的背景文章,分别阐述以下两个议题:①用于向呼吸系统传输烟碱、而不一定使用烟草的装置;②为无烟烟草制品中的有害物质设定管制限量。本报告第2 章和第3 章分别阐述这两个议题,在各章结尾处给出研究组的建议;第4 章为总体建议。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