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是我国轻化工程的一个重要方向,现代皮革工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已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大皮革”。合成革是皮革、高分子材料、造纸、纺织、化工各专业综合的新兴交叉学科。随着我国合成革工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轻化工程领域的一个新方向。 本书以合成革的制造工艺为主线,按工序介绍了差别化纤维、非织造布、纺织布、基布加工、基布的后加工技术,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造面型与绒面型两大类产品的加工工艺及表面处理技术。并对主要的化学品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包括了合成革制造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突出了科学性、适用性和广泛性。 本书可作为轻化工程专业制革方向本科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轻纺方向的辅助教材。还可作为合成革行业的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皮革科技发展部分主要分为中国古、近现代皮革科技发展,主要内容包括皮革的起源、古代皮革科技发展、近现代皮革科技发展、皮革科技发展的趋势等章节。皮革工艺概论部分主要阐述依托已有的皮革科技发展出来的制革工艺,通常分为准备、鞣制和整饰(理)三阶段。 本书分为8章, 分别为皮革科技发展与趋势、皮革工艺制造用原料皮、皮革制造工艺的蛋白质化学原理、皮革制造工艺准备工段、皮革制造工艺的鞣制阶段、皮革制造工艺的湿整理阶段、皮革制造工艺的干整理工段、皮革制造工艺的涂饰。
本书依托箱包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和箱包设计师的工作岗位要求为进行编写。采用项目化、任务式的体例,设置了4个教学项目、13个学习任务。先是对 箱包产品及设计元素认知 ,到 箱包产品设计表达及工艺制作 的完整流程学习,*后,完成 品牌箱包产品创新设计项目实践 和 自主品牌箱包产品设计项目实践 的实训任务。 本书嵌入课件、视频、拓展知识等数字资源,以二维码的形式来表现,将教材、课堂、教学资源三者融合。 本书语言清晰易懂,图文并茂,既可作为中、高职、本科院校的皮具设计、服饰品设计专业师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箱包设计从业人员和箱包设计爱好者的业余读物。
《水性皮革涂饰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在简介皮革涂饰材料的作用、性能要求和组分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水性聚丙烯酸酯类和酪素类涂饰材料设计与合成方面的**进展,论述了核壳乳液聚合法、无皂乳液聚合法、单原位乳液聚合法、双原位乳液聚合法、Pickering乳液聚合法、细乳液聚合法及其他合成方法制备皮革涂饰材料,并对皮革涂饰材料的发展方向与趋势进行了介绍。
本书介绍了皮革制品的主要材料的特点、生产工艺、新型材料的发展和材料在革制品中的应用, 所述及的材料包括天然皮革、代用革、 橡胶材料、塑料材料、塑胶盒橡塑工业用助剂、橡塑并用材料、胶粘剂、纤维与织物材料。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263—1991《毛皮成品缺陷的测量和计算》的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对原版本作了以下修订: ——完善了“范围”; ——简化了“缺陷分类”; ——将“缺陷面积的测量和计算”进行了细化; ——取消了“下列范围内的缺陷免于计算”。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皮草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荣坤、李雪海。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QB/T 1263—1991《毛皮 成品缺陷的测量和计算》。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262—1991《毛皮成品验收规则》、QB/T1264—1991《毛皮成品的包装、标志、贮藏和运输》的修订,修订后使其合并为一个标准。 本标准与QB/T1262—1991~nQB/T l262—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毛皮 验收、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检验规则”; ——增加了“标志”的内容; ——简化了“包装”要求; ——具体了“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El。 本标准起草单位:*皮草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荣坤、李雪海。 本标准自实施之曰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化QB/T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277—1991《毛皮成品 pH值的测定》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1277—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更改为《毛皮化学试验 pH的测定》; ——增加了“2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7.2试样的制备”; ——增加了“9结果的表示”; ——增加了“10试验报告”。 本标准修改采用IS0 4045:2008《皮革化学试验pH的测定》(Leather—Chemicaltests—DeterminationofpH)国际标准,该国际标准基于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家联合会(IULTCS)标准IUCll。 本标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采用ISO4045:2008时进行以下技术性修改: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原引用的ISO标准,改写为引用我国的相关标准,并增加相关的引用标准; ——5.1增加对水的引用标准规定; ——根据
本标准代替GB/T 8133--1987《进出口生猾皮检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 8133—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修订中规定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检验结果的判定”、“检疫”、“检验有效期”,增加并细化了“范围”,同时对“抽样”内容进行了修改; ——对标准名称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明钊、王喆。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8133—1987。
本标准是对QB/T 3919—1999《剖层机》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3919—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标准提高了压刀板、刮刀板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寿命; ——本标准增加了进料辊的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寿命和进料辊的径向跳动公差; ——增加了胶辊平均硬度允许偏差及胶辊同根硬度允许偏差; ——增加了安全标识要求; ——提出了试验皮张厚度的均匀度的具体要求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大连蓝德机械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显荣、段辉祖、吕世敏、王禹、赵安一、沈玉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国家轻工业局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3919—1999《剖层机》。
本书分为7章,系统介绍了原料皮组织结构和特点、毛皮鞣制理论与技术、毛皮染色理论与技术以及毛皮整理,对毛皮加工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技术也做了详细介绍,本书从生产实践中摘选了大量实例,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有益。
本书由高等院校革制品专业的主要教材之一。主要讲述皮鞋、皮革服装、皮箱包等革制品所用材料的来源、制造、性能、用途等。革制品所用材料比较多,但由于学时所限,本书只讲述主要的材料,如天然皮革、代用革、橡胶、塑料、橡塑材料及胶粘剂等。本书内容全面,讲解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知识性,不仅可作为高校教材,同时也可供制革行业作为岗位培训使用。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桐乡市鑫诺皮草有限公司、嘉兴市皮毛和制鞋工业研究所、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浙江中辉皮草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国清、董荣华、庄莉、胡建中、张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