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现代化的废纸、废水、废气处理工艺及设备的应用,纸厂成为了治污的生态型企业,供给侧的改革也导致造纸的原料和产品结构持续得到调整。可以说造纸业的变化及现状,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造纸业的认识。笔者所写本书即是为适应这种变化而作,本书概要叙述了整个制浆造纸过程及基本原理,包括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一些相关知识。书中力求纳入*造纸技术,摈弃一些非主流或过时技术。和现代造纸一样同为抄纸法的古法造纸,是我国历史文明的传承,也部分选编收入此书,其直观易懂,更易被初学者借鉴来理解现代造纸。
本书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以作为高等学校轻化工程(造纸)专业教学用书,也供广大造纸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本书由华南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广州造纸有限公司等单位教师和科技人员参与编写。本书分上、下两册出版。 本书是上册,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克复院士担任主编,南京林业大学张辉教授担任副主编。
《2016 2017 制浆造纸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包括综合报告和制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造纸科学技术发展研究、纸基功能材料科学技术发展研究、制浆 造纸装备科学技术发展研究、制浆造纸化学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及制浆造纸污染治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6个专题报告。综述了近年制浆造纸科学技术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步,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学科发展情况,提出了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希望本报告能对关心制浆造纸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较全面地了解本学科发展情况有所帮助。
本书共分为上下篇,上篇主要是对制浆工艺参数优化、脱木素反应历程、脱木素动力学和反应机理进行研究探讨,并对三种浆的漂白、打浆、抄纸性能做了初步评价。分为五章,具体包括绪论;麦草、荻、龙须草自催化乙醇制浆工艺及机理的研究和龙须草自催化乙醇浆漂白工艺与机理的研究。下篇主要介绍了麦草乙醇制浆过程中表面木素的吸附/沉积现象及机理,分为七章,具体包括绪论;快速冷却自催化乙醇法制浆木素沉淀现象与机理的研究、快速冷却自催化乙醇法制浆纤维残余木素的碱脱除;热置换乙醇浆洗涤工艺;热置换洗涤乙醇麦草浆性能评价;热置换乙醇法制浆蒸煮历程及脱木素机理研究。
这本专著是作者在纸浆性质软测量原理与技术方面系列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归纳。 本专著综述了国内外己取得的成果,在作者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纸浆性质软测量的原理、纸浆性质软测量数学模型的推导,介绍了纸浆性质软测量技术(软仪表)的组成及其实施方法,是国内外部较系统地从原理到技术,从理论到实践论述纸浆性质软测量技术的专著。
本书按照化学法制浆碱的回收的工序:黑液的提取—黑液的蒸发—黑液的燃烧—白液的苛化—白泥的回收介绍了黑液碱回收的设备、流程、机理和影响因素。考虑到我国的黑液碱回收不仅有木浆的碱回收,而且还有竹子、蔗渣、芦苇和麦草的碱回收,所以针对非木原料黑液的特点着重介绍了黑液的除硅和降黏。本书还介绍了不凝气与塔罗油的性质、处理和利用。针对近年来碱回收的不断进步,还介绍了碱回收的新进展。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有机理分析,又突出实用。 本书适合于从事化学法制浆碱回收工作的技术人员、生产操作人员、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本书共分2篇8章,书中对造纸纤维和填料改性的相关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与阐述,具体内容包括纤维改性技术和填料改性技术两篇。纤维改性技术(上篇)涉及的内容有:造纸纤维与纤维工程概述、物理法纤维改性技术、化学法纤维改性技术和生物法纤维改性技术。填料改性技术(下篇)涉及的内容有:造纸填料与填料工程概述、基于无机化合物类改性剂的填料改性技术、基于聚糖类化合物表面包覆的填料改性技术和其他改性技术(包括预絮聚改性、疏水化改性、基于聚合物胶乳的填料改性、基于表面活性剂的填料改性、纳米结构化改性、阳离子化改性、功能化改性等)。 本书适合制浆造纸工程技术人员、制浆造纸科研人员、制浆造纸设备供应商、造纸化学品生产商与供应商、纸浆供应商与纸品营销商等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制浆造纸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该书为《制浆造纸实用技术丛书》之分册,全面介绍了制浆造纸过程参数的检测方法及仪表、典型控制系统和先进控制技术,具体内容分3篇,共12章。其中,第1篇详细阐述了过程控制中常规参数的检测方法及制浆造纸过程中特殊参数的检测和仪表;第2篇主要讲述了制浆造纸过程典型系统,主要包括制浆过程典型控制系统、抄纸过程典型控制系统和碱回收过程典型控制系统;第3篇讲述了集散型控制系统(DCS)基础知识及先进控制技术,书中有很多先进实用的新内容,如西门子、和利时的DCS控制系统,日产100-150t制浆线的典型控制系统,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中的*成果(各种实用的优化控制算法、打浆度软测量、气垫式流浆箱控制等)等,对了解当前的制浆造纸自动化会有一定益处。本书可作为制浆造纸工业中从事仪表自动化的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及制
本书尽可能地收集了国内外有关造纸工业节能减排方面的知识和成果,并将制订、修订造纸能耗的相关内容也列入本书中,还引进了二次热的概念。本书的内容包括:制浆造纸工艺过程对热和动力的需求以及热电平衡、能量平衡及能耗计算实例,化学制浆的生产工艺节能,高得率制浆的节能,碱回收工艺节能,打浆与造纸节能,再生纤维的利用及节能,自备能源与节能,制浆造纸节能新技术。本书不仅可以供制浆造纸行业的生产及技术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科研人员使用,而且还适合于造纸专业、环保专业、动力专业的技术人员、生产操作人员、管理人员阅读及使用。
本书是在卢谦和教授主编的《造纸原理与工程》(第二版)一书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编写的。《造纸原理与工程》(第二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该书作为全国轻化工程专业(原制浆造纸工程专业)和相关专业的通用教材,并为一些工厂企业选作后续教育的教材,为我国造纸工程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为了加强环境管理,集思广益,借鉴国外的环境管理经验,本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造纸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对制浆造纸工业污染物治理的具体管理措施、经济手段和执行机构等情况,供读者参考。 本书力图为读者介绍一些环境管理方面的新术语、新概念、新方法和新工具。概述了目前在国外已经成熟且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工具和方法。这些工具和方法有不少已引进到国内,有的正在试点推广。希望这些介绍能对从事环境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有所启发和帮助。
《造纸及其装备科学技术丛书:纸张结构与印刷适性》对纸张的结构和组成、与结构密切相关的纸页的性质、纸张印刷适应性做了重点讲解。为了保证《造纸及其装备科学技术丛书:纸张结构与印刷适性》的系统性,我们还增加了印刷基础知识、印刷油墨基础知识以及印刷适性及其评价的知识介绍。在每一章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参阅了较大量的国内外的著作和*研究成果,既有理论成果,如涉及形成原理、工作原理,还有工艺因素的讨论,同时还介绍了经典测试方法和检测技术等。可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参考书,教师的教学辅助材料,还可用于造纸和印刷工业科技和生产工作者的实践生产工具书。
自1980年《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上、下册)教材出版以来,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在生产建设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版的《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上、下册)教材内容已难以适应目前专业的教育与培训的需要。根据*轻化工程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建议,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组织编写新版的《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教材。编写大纲是由华南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和广州造纸有限公司的教师和科技人员共同商定的。 在编写《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第二版)中,我们着重考虑了以下几点: 1.为了让读者很好的阅读和学习,本教材仍按制浆造纸工艺过程的相关设备进行论述,但着重于新技术与装备,节能技
本书通过问答的形式,以废纸制浆的生产过程为主线,就废纸性质,废纸制浆中的碎解、净化、筛选、浮选、热分散、洗涤、漂白、打浆、水循环、系统设计、胶黏物、废弃物及废水的处理以及当前新技术等内容中的常见问题做了讨论。 可供制浆造纸专业的生产及技术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本书主要是为整理我国古代的手工纸(古纸),所做的一项普及性的工作。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沿承至今,大约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手工纸,随着时光的流逝,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对她的了解者越来越少了,也没有引起社会应有的关注。保护民族遗产和传统文化,就是守护中国人民的悠久历史和美好家园。 本书分八章,章概述,第二章汉晋南北朝时期的古纸,第三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古纸,第四章宋元时期的古纸,第五章明清时期的古纸,第六章传统手工纸,第七章手抄加工纸,第八章手工纸制品。全书共介绍各地古纸和纸品96种,插图163幅,它们与古代造纸、印刷、书画、文物、民俗文化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造纸工业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进入21世纪以来,造纸工业规模和产量均大幅度增长,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本书从造纸原料人手,系统介绍了化学法制浆及其废液处理、环保型制浆技术以及造纸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与利用。探讨了造纸工业清洁生产、环境保护与循环利用。 本书可供造纸、环境工程等专业科研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近年来,本书的作者们一直从事制浆造纸学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和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工作实践中,作者也充分感觉到需要有一本结合*科技发展、国内制浆造纸行业技术进步、系统介绍纸页结构与性能的著作。事实上,近年来,国内外在纸页的结构和性能领域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我国的研究人员电做了大量创造性工作,甚至有许多前沿或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为此,在*轻化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支持和鼓励下,我们组织国内部分高校的专家分章编写了本书。 为了保证本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新颖性,编撰吋,本书在內容上力求既有经典理沦,如涉及的概念、形成原理、影响因素(包括工艺因素的影响)、经典测试方法、重要实验方法和在线检测技术,同时还尽可能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介绍给读者,每章附有主要参考文献。 本书可
制浆造纸装备的生产量和技术水平对我国造纸业的生产建设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档次、企业节能降耗和经济与社会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十年来,我国造纸业与造纸装备制造业跟踪研究国际前沿技术,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相结合,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使我国造纸业的生产规模及技术装备水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成为世界造纸大国的同时逐步走向造纸强国。在这种背景下,2003年5月出版的《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上、下册)》(第二版)以及与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相关的其他教材都难以适应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需要。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在第二版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了第三版,以作为高等学校轻化工程(造纸)专业教学用书,也供广大造纸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
本书主要介绍从造纸厂生产出来的纸和纸板进行后加工处理的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及其产品的用途。 本书第二章至第五章,介绍纸和纸板的复合加工处理。这类处理包括挤出涂布、分散体涂布和浸渍层压等几种重要的加工过程。由于进行这类加工(包括涂胶和油墨印刷加工)之前,纸和纸板的表面预处理是其重要一环,所以第二章的重点就介绍在纸和纸板加工前表面预处理的必要性及其方法;第三、四、五章分别介绍挤出涂布技术、分散体涂布技术和浸渍层压技术及其产品应用。 纸和纸板后加工产品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作为包装材料。鲜艳美观、五光十色的各种纸类包装容器,以其质轻价廉、易于回收利用而为人们所欢迎,今天,它正逐渐取代塑料、玻璃、金属等,成为食品、饮料、日用品和装饰品等的主流包装材料。因此在第六章至第八章中,重点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