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骏编写的《高等水工结构(普通高等教育十 三五规划教材)》重点介绍坝工技术新进展以及坝工 结构分析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坝工建 设进展及其关键问题、碾压混凝土坝、混凝土面板堆 石坝、坝工应力分析的有限元法、水工混凝土温度应 力与温度控制、土石坝的渗流有限元分析。 本教材主要供水工结构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修读 《高等水工结构》学位课程使用,也可供本学科博士 生及其他相近学科研究生参考使用,同时还可供相关 专业技术人员参考及专业技术干部培训使用。
本书总结了作者近20年来在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成果,其中不少是国家"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的渐成果。本书共分七章,包括:概述、混凝土的抗冻性、混凝土的渗漏溶蚀、混凝土的抗裂性、混凝土的水质侵蚀、混凝土的抗冲磨技术、水工钢筋混凝土的防碳化技术。书后还附有水工混凝土工程老化病害典型图例。 本书介绍了许多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新技术、新材料,如:HBC低热高抗裂新型大坝混凝土、高抗冻超抗冻混凝土、柔性全封闭抗冲耐磨混凝土、大坝保温防渗抗裂技术及防碳化技术、混凝土抗冻性的定量化设计及坷施工等,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工混凝土及其他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及应用的发展。 本书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维护人员,科研单位水工建筑物耐久性及相关材料研究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也可供交通、土建等
本书是我国水工结构和岩土工程学专家吕有年先生的研究成果,全书共选有论文17篇。内容涉及水工压力隧洞衬砌和围岩的粘弹塑性应力计算、温度应力计算,以及隧洞的锚喷衬砌、灌浆式预应力隧洞衬砌、隧洞的大变形与隧洞的空间应力等问题的分析计算。同时,对水工压力隧洞围岩抗力系数K的轴对问题计算与K的非轴对问题的摄动计算式也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推导。书中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具有独创性,而且也具有实用价值。 为了适应读者阅读需要,书中还特意编入了作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用的四篇英文版论文。 本书可供水利、土建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参考。
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绪论,地震基础知识,工程抗震概论,地震动特性,反应谱,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本书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编写的。 本书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本书除作为教材外,还可供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张军徽编*的《空间结构热致响应的主动控制》 主要研究了通过施加控制热流来实现对空间结构热致 响应进行主要控制的方法,该方法中的驱动器与被控 制结构融为一体,具有可靠性高、消耗能量小的特点 ;*正了现有热颤振准则的错误,建立了悬臂梁结构 在空间热流辐射加热作用下发生热颤振的新准则,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大型空间结构的热诱发振动 稳定性分析方法?br/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研究》是《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1996)修订专题研究成果。全书系统介绍了新《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2009)采用的可靠度、设计和结构分析基本原则;详细地阐述和讨论了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无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配置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裂缝开展宽度计算公式、预应力闸墩设计基本原则和计算公式,以及简单锚块预应力闸墩“应力修正法”计算公式、独立牛腿各种剪跨比条件下牛腿配筋计算公式,非杆件体系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验算原则、非杆件体系结构配筋计算原则等所进行的结构模型试验、数值仿真分析、公式的推导和提炼过程。书中所介绍的成果绝大部分已被写入DL/T5057-2009,对新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理解和应用具
本书系统论述了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老化病害的分类、裂缝修补技术、渗漏处理技术和剥蚀(冻融破坏、冲磨空蚀破坏等)修补技术,在修补技术中着重介绍修补方法、修补材料、修补工艺及工程实例。另外,还简要介绍了结构补强加固技术。 本书可供从事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和其他混凝土建筑物老化病害修补处理和补强加固设计、科研、施工、管理等技术人员与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全书共分七章及十二个附录,主要内容有:绪论,钢结构的材料和计算方法,钢结构的连接,钢梁,钢柱与钢压杆,钢桁架,平面钢闸门。章后附有思考题和习题。本次修订主要是根据国家标准GB50017-2003和行业标准《水电水利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2006年送审稿进行的。
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各有关单位: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经审查通过,批准为推荐性标准,现予发布。 其编号为:DL/T5057-1996 该标准自1997年3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水泥土截渗墙渗流理论分析、水泥土截渗墙渗流测试应用、水泥土力学特性、水泥土截渗墙工程质量检测、水泥土应力各向异性试验研究、基于广义位势理论的水泥土弹塑性本构模型、水泥土本构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和结论与展望等。本书结合作者近年来水泥土截渗墙的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水泥土截渗墙渗透系数室内和现场试验测定方法、水泥土的渗透特性和力学特性、水泥土本构模型等内容,通过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现场测定水泥土截渗墙渗透系数的方法。对我国水库大坝、堤防、地基和基坑水泥土截渗工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本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岩土工程试验研究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大专院校教学参考书。
《建筑结构基础》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行业标准:SL/T191-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3-8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L74-95《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编写的。全书共十章,主要内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基本构件设计计算及其应用,并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建筑结构基础》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农业水利技术专业的国家中等职业学校统编教材,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人员学习和使用规范的参考书。
本教材是全国水利工程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是根据国家和地方*门对高职高专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编写的,依据我国现行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2009)和《新编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对水利工程中常见结构的规定和要求,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编写而成。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计十三个项目,就从构件到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应用进行全面分析和讲解,每个项目均配有工程设计实例、例题、习题,并附有完成作业和课程设计所需的常用图表。 本书可以作为水利类高职院校的专业教材,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为了建立和完善水利行业工人考核工作体系,弥补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水利行业没有完整的、系统的工人培训教材的空白,我们组织水利行业一百多位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水利行业工人考核培训教材”。本教材是依据劳动部、水利部联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水利)》规定的32个行业工种要求编写的,编写的内容与技术考核规范和试题库相结合,并在每一章后设有思考题,能够满足水利行业技术工人考核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 教材分为通用教材和专业教材两大类。通用教材共8本,分别为:《水利工程施工基础知识》、《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基础知识》、《地质与土力学基础知识》、《水工建筑物基础知识》、《水力学与水文测验基础知识》、《水利工程制图其他知识》、《机械基础知识》、电工基础知识》,其内容主要侧重于
本书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工作办公室下达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编写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通用教材。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为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本书内容的编写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同时也参考了国内的其它有关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但在论述上不受规范的限制。 本书主要突出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为便于自学,除了每章都附有学习指导、小结、习题外,还有大量的提示旁白,形成了犹如与教师面对的交互式学习教材。提示旁白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也反映了编者的长期教学经验和体会,以及编者的独到见解。
根据1993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我部机械局主持,以水工金属结构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为主编单位编制的《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经审查批淮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95。 本标淮自1996年1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部机械局,并由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为了实现水利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我们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指导下,组织水利行业的有关专家完成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水利分库的命题工作。为方便职工教育机构培训和广大水利技术工人学习,我们将试题库题编辑、出版成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水利分库各工种试题集(丛书)。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水利分库各工种试题是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编制的《职业技能鉴定题库技术标准》的技术要求编写的,试题范围不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水利》及《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所规定的范围。 全套试题集共32本,即水利行业32个特有工种各一本,每本由试题、试题答案、鉴定要素细目表三部分组成;除锻钎工、坝工涂料实验工、坝土混凝土实验工、
80年代初,为应急需要,由原水电总局编制,原水电部特批的《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暂行规定》(无编号),由于内容比较简单,已不适应目前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的发展要求;1991年新制定的国家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也不能全面包括水工混凝土应用粉煤灰的特点。新制定的本规范是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针对性很强的技术规范,又与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相协调一致。因此,在执行本规范的同时,应遵守国家及水利水电行业有关标准、规范中的规定。 (1)本规范是为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专门制定的。水工混凝土量大面广,与其他建筑工程混凝土相比有某些不Ⅰ司的特点。多年来,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科研成果和工程实际应用经验。为了更正确、合理、广泛地应用粉煤灰,做到
本规程系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综科教[1998]28号文“关于下达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由华北电力设计院主编对原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批准颁发的《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暂行规定》DLGJ99-91修订而成。 对DLGJ99-91的修订,是为了将其颁布实施以来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取得的重大新成果及时充实到规程中,使之更完善。并克服其应用范围的局限性。规程包含钢管混凝土结构、外包钢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等三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规程的颁发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将起到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华北电力设计院于1996年1月开始筹备并组建编制组,编写了修订大纲。1996年7月,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组织审查了修订大纲。1997年6月,完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向有关单位征集意见。1997年10月,完成了送审稿。1998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