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的安排制定的。 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国内外已逐步被应用于各种水工建筑物。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在我国,沥青混凝土应用于大型水工建筑物的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三峡工程茅坪溪防护土石坝、冶勒水电站及尼尔基水利枢纽等工程。随着这些工程的成功应用,沥青混凝土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适应我国水电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发展相协调,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参照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本标准。在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既吸取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中适合水工沥青混凝土的有关内容,又突出了水工沥青混凝土的特点。
本规程规定了检验水工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和水工混凝土物理、力学、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以及现场检验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质量的测试方法。本规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水工混凝土的室内、现场科学试验以及对施工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检验。
水利行业标准SL/T 242-1999《周期式混凝土搅拌楼(站)》于1999年首次发布、实施,至今已达10年。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机械在科研、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等方面的技术水平都有快速的发展,混凝土坝型和混凝土种类不断增多,混凝土搅拌楼(站)总体技术水平也有着十分明显的进步,水电工程中使用大容量双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越来越多;随着我国桥梁、码头建设工程的不断增长,船载混凝土搅拌站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技术水平和要求也迅速提高。原标准已不能满足这些新技术的需求。 本次修订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参考*的美国混凝土工厂标准CPMB 100-00和CPMB 100M-00,吸收各方面技术发展的特点,以促进混凝土搅拌楼(站)的质量全面提高。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而且
根据当前大流量高水头电站建没和发展的需要,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进行了专题研究,全面总结了高压闸门水封计算理论及应用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这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著。 本书阐述了高压闸门水封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实例。全书包括:橡胶类止水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研究,橡胶类止水材料性质与参数的研究,橡胶类止水材料的黏弹性研究,橡胶类止水材料的耐久性研究,橡胶类止水材料非线性的问题与计算,结合瀑布沟、水口、拉西瓦等巨型水电站闸门水封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及计算方法分析研究,并对水封水密性规律及封水判据进行了总结。本书是水利水电工程界从事设计、施工、科研、管理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宝贵参考资料。
《水工大坝混凝土材料和温度控制研究与进展》为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施工专业委员会于2009年7月初召开的水工大坝混凝土材料与温度控制学术交流会上论文集。收录了100多位该领域的中青年专家的68篇在大坝混凝土材料和温控方面的*论文。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大坝混凝土材料研究和大坝混凝土温控研究。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2002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的通知》(国经贸电力[2002]973号文)的安排制定的。本标准中有关内容原属SD 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的附录部分。为了适应我国水电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并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发展相协调,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既吸收了国内外同类标准中适合我国水工混凝土的有关内容,同时又突出了水工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随着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技术的进步,外加剂、掺和料的使用曰益普遍,混凝土的耐久性受到普遍重视,本标准在外加剂、掺和料的使用,以及混凝土耐久性方面做了较多的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是水利水电施工标准体系中的基本规程之一,属推荐性标准。规程有关内容原属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为了适应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需求,并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发展相协调,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6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立项的要求([1996]40号文),对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第二次修订.在原规程基础上修改、补充,并分编成《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新修订的上述三项规程代替原SD1 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其中,DL/T5151—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代替原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的第三章“骨料”。 DL/T5151—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包括了34项试验方法,突出了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对砂石骨
本规范是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进行编写的。 本规范内容包括:用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滤、排水体、防渗、护岸、防冲,和土体加筋与加固的设计方法,以及施工技术要点。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有关领域的工程实践经验,并参考了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外先进经验;在听取了国内众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修改,完成了本规范。
本书是《建筑水电工程材料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分6大模块、22个项目,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建筑水电工程材料的工程实践,内容翔实,通俗易懂。并以实用为目的,以掌握基本知识、强化实际应用为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力求体现建筑水电工程材料的工程实践新技术、新规范,突出先进性和应用’性,适用面广,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技术、市政工程、环境设备、水电工程、物业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和电气类等专业的本专科教材和十分有益的工具书,也可作为质检部门、建设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给排水与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工具书,还可作为从事建筑设备安装、维护、管理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的自学读本和工具书,以及建筑给排水资格考试的参考书。
本书针对读者需求,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一问一答编写形式,按照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以丰富的水利工程材料与施工实例和*现场施工技术汇编而成,包括常用水利工程材料,施工导流与截流工程施工、水利土方施工、水利爆破施工技术、砌筑工程施工技术、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水工建筑物施工技术、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技术、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农业节水措施和水库加固工程实例等。 本书具有实用性强、技术先进、使用方便等特点,既可作为广大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实用参考书和上岗培训用书,也可以作为高校及高职高专院校水电工程专业在校大、中专师生的参考辅导用书。
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砂石系统运行,保证成品砂石质量,制定本标准。《DL/T?5311-2013 水电水利工程砂石料开采及加工系统运行规范》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料场开采、砂石加工、给排水和废水处理、系统维护、质量控制与评定等。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砂石加工系统运行经验,吸收了加工系统运行的*研究成果。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内容、方法和质量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
本书论述了水力机械材料受空蚀与磨蚀而损坏的物理本质和机理,以及空蚀与磨蚀的试验研究方法与装置,重点是对水力机械的三类抗磨蚀材料(硬面涂层材料、水机本体材料和高分子涂层材料)作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在介绍各种材料的成分、组织和常规性能的基础上,对各种材料的抗空蚀和抗磨蚀性能及其在水利水电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作了更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后一章为水机材料的抗磨蚀性能的评估与预测,详细论述了材料抗空蚀性和抗磨蚀性的评判方法及经验准则,推导和建立了预测水机材料空蚀和磨蚀速率的计算公式,并介绍了实验验证情况。 本书可供水电、水力和材料等方面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制造与运行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方面的师生参考和使用。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要求制定的。 本标准制定工作自2005年启动以来,编制组收集了大量国内外工程资料,结合我国已建和在建工程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为制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开展2004年批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水总局科[2004]11号),对原水电部1982年发布的《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 105—82)进行修订,体例格式参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2006)根据水工混凝土技术新的发展,对SD 105—82在以下方面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 ——删除原规程中属于国家标准的“水泥”、“混合材”、“外加剂”等内容,以及有关章节中过时或不再适用的方法。 ——增补“全级配混凝土”试验方法。 ——补充和完善原规程中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混凝土现场质量检测方法及快速试验检测方法。 ——开展适量专题试验,增补人工砂石粉含量、人工砂饱和面干吸水率,以及碾压混凝土拌和物仓面贯人阻力测定方法等。 ——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235-2012·替代SL/T235-1999):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本标准按照《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对《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T235-1999)进行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235-2012·替代SL/T235-1999):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共35章、1个附录,主要包括32个测试方法的基本规定、主要技术内容以及所有测试记录表格式等。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生态混凝土的理论研究,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依据,由赵玉青、邢振贤*的《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与应用》分析了生态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护坡原理及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试验分析骨料种类与粒径、水泥品种与掺量、水灰比等因素对生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配合比设计技术、并进行了生态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抗冻性和抗冲刷耐久性以及应用性能。开展生态混凝土在堤防护坡工程中应用的中间试验,进行种植、栽种植被草皮试验,为该材料在堤防工程建设中应用,提供施工操作规程。 本书适合于从事再生混凝土的施工科研人员及生产人员参考阅读。
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文)的要求修订。 原D1/T 5055 199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自1996年颁布至今,10余年来,在推动粉煤灰在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促进水工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保证工程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优质粉煤灰产量大幅提高,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不断发展,对粉煤灰改善混凝土性能和提高混凝土质量方面的认识更加深入,粉煤灰在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为了适应我国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发展相协调,有必要对D1/T 5055--199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进行修订。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既吸收了国内外同类标准中适合我国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的有关内容,又突出了水工混凝土的特点。
本书为共分大项目,二十个任务。主要项目包括:认知水工建筑材料的的基础知识;常用原材料的选择、检测与运用;中间产品的选择、检测与运用,其他原材料及中间产品选择、检测与运用。本书主要介绍了工程中一般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的主要特性、种类、技术指标、性能检测方法、运用特点和常用材料试验项目的操作方法及原则。本书特点如下:,任务不仅介绍了水工常用建筑材料知识,还涉及到其他行业的建筑材料知识;第二,本书以2012年9月前已颁布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依据;第三,实践性强,在大多数任务中都编写了实训、实验任务,使读者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检测方法,具有实用性。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业和民用建筑、市政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材料实验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为中央财政支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重点建设专业的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水利工程专业与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系列教材之一,是本着高职教育的人特色,依据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方案和山东省特色名校方案要求进行编写。全书共分11个学习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胶凝材料、混凝土、砂浆、砌体材料、建筑钢材、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木材、合成高分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建筑工能材料。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的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