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 二○○二~二○○二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及代号;3.基本规定;4.施工准备;5.测量;6.路基;7.基层;8.沥青混合料面层;9.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面层;l0.水泥混凝土面层;11.铺砌式面层;12.广场与停车场面层;l3.人行道铺筑;l4.人行地道结构;l5.挡土墙;16.附属构筑物;17.冬雨期施工;l8.工程质量与竣工验收。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加了施工技术要求;对质量验收标准进行了修订。
本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交通土建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本书主要介绍了交通工程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交通流、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通事故分析、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与环境、停车场设计等内容。本书课后附有思考题和习题供学生学习使用。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也可供相应专业中专学生使用。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 二〇 〇 二~二 〇 〇 二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及代号;3.基本规定;4.施工准备;5.测量;6.路基;7.基层;8.沥青混合料面层;9.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面层;l0.水泥混凝土面层;11.铺砌式面层;12.广场与停车场面层;l3.人行道铺筑;l4.人行地道结构;l5.挡土墙;16.附属构筑物;17.冬雨期施工;l8.工程质量与竣工验收。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加了施工技术要求;对质量验收标准进行了修订。
本教材结合地铁站务员的工作实际,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地铁运营的基础知识,对该岗位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均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和说明。内容包括运营基础知识、地铁车站行车组织、地铁车站客运组织、地铁车站应急处理、地铁车站设备操作、地铁车站票务组织。本书在总体内容和结构上,力求有所创新和突破,提高了教材的适用性,是一本针对性强、可读性好的基础类教材。
《电力机车电器检修与维护》以项目教学为特色,内容循序渐进,融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为一体,把每一个教学项目的内容构建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模块的筛选和组织均以工作过程的典型任务为载体,模拟真实的环境进行教学,围绕某一工作过程,强化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训练。 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1)从职业需求分析和岗位专业能力要求出发精选教材内容,按理实一体的原则进行编写。 (2)以典型铁道机车车辆电器检修与维护为主线,选取机车车辆典型电器,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进行编排,力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在职教专家的指导下,教材采用标准化编写方法,在内容安排和组织形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为实施“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奠定基础。 (4)通过企业调研,邀请企业的工程师、高
《CJJ 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施工准备,测量,模板、支架和拱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砌体,基础,墩台,支座,混凝土梁(板),钢梁,结合梁,拱部与拱上结构,斜拉桥,悬索桥,顶进箱涵,桥面系,附属结构,装饰与装修,工程竣工验收等。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新增了施工技术要求条款;2.修订了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验收批的质量检验内容、标准和程序;3.质量检验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4
根据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7〕378号文《2007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简称“原规范”)的修订工作。原规范由交通运输部于2000年1月1日发布并批准实施,施行15年来,对指导我国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保证路面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论》(作者张立)在简要叙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对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内容进行了介绍。重点内容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城市轨道规划与设计、轨道结构、地下铁道结构设计与施工、高架铁道结构与施工、城市轨道的维护及管理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保护与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论》可供高职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及相关工程类专业学生选作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月英和任小艳主编的《公路工程检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类21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是高职土木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作者结合教学改革实践,根据工程实际生产任务将全书分解为5个教学项目,即试验检测数据的处理及质量等级评定、路基工程技术性能检测及质量评定、路面工程技术性能检测及质量评定、桥梁工程技术性能检测以及隧道工程技术性能检测,主要介绍了工程检测中数据的处理及评定方法以及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和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与竣工验收过程中的检测项目及方法。《公路工程检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类21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按照我国*颁布的标准、规范编写,采用了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本书既可以作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工程监理、工程造价专业、高等级公路养护与管理等
由吕国仁*的《大城市电动自行车发展理论与实 践》是基于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问 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研究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分担率、 安全特性、交通管理等实践问题而编写的一本*作。 本书内容包括:电动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情况, 自行车的综合交通特征,电动自行车和其他交通方式 的性能对比,电动自行车对公共交通的影响,电动自 行车对国家能源、交通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电动自行 车的发展战略。 本书是交通工程类*作,可作为交通规划、道路 设计、道路施工、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科研人员的参 考书。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照明标准;4光源、灯具及其附属装置选择;5照明方式和设计要求;6照明供电和控制;7节能标准和措施。 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946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6年6月1日起实施。原《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同时废止。
张连振编*的《大跨度桥梁设计与施工(交通版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主要介绍了常用的现代大 跨度桥梁设计与施工,内容包括连续梁桥、连续刚构 桥、大跨度拱桥、斜拉桥、悬索桥以及组合体系桥梁 ,重点阐述了常用大跨度桥梁的结构体系和组成、受 力特点、构造设计、计算理论以及施工方法。本书同 时介绍了一些能够代表当前桥梁工程技术和水平的各 类大跨度桥梁的典型工程实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与 渡河工程专业桥梁方向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 ,也可供从事桥梁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为规范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工作,根据原交通部交公路发[1999]82号文《关于下达1998年度公路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持修订1988年部颁《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试行)》,编制《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1988年发布的《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试行)》,旧桥检算系数主要依据专家经验确定,存在检算系数评定标准难以把握和检测结果无法定量化应用等问题。本次修编工作重点解决了检测结果的定量化应用问题,根据桥梁检查与检测结果,采用引入分项检算系数修正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的方法进行承载能力评定,提高了桥梁承载能力评定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本规程曾于2004年上报报批稿,后因我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进行了全面修编,2005年开始,编写组组织有关试验检测
本书为交通土建高职高专统编教材。全书内容包括涵洞施工技术、桥梁基础施工、桥梁墩台施工、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梁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悬臂施工法、拱桥施工、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等施工技术,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各种体系桥梁上、下部结构的施工架设方法和涵洞施工技术,并介绍了桥涵施工常用的配套机具和其他主要桥型施工技术。 本书可作为交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及工程监理专业教材,亦可供交通中等职业教育土建类专业师生及各类干部培训学习和从事桥梁施工、工程监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道路工程中已经被广泛使用,本书正是针对道路CAD的学习与应用而编写的。本书共分5章,第1章、第2章介绍了AUTOCAD绘图的基本知识、道路设计二次开发的工程实例,并且介绍了绘制路线缓和曲线及挡土墙的详细步骤;第3章作为本书的核心。介绍了道路CAD系统的思想,平、纵,横及支挡结构、柔性路面的实用程序设计、道路透视图的绘制;第4章介绍了,数字地面模型与道路CAD方面的新发展和新技术;后一章根据现行规范,结合设计实例,详细介绍了应用纬地程序完成道路主线平面设计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分七章介绍了国内外在沥青路面方面的*成果,并结合实际施工经验介绍了国内常用基层和面层的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提出控制措施。章介绍了国内常用的路面基层类型,从原材料、施工准备、混合料组成设计、施工和接缝及养生方面进行说明分析。第二章介绍了热拌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对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提出控制措施,保证了路面的施工质量。第四、五章介绍了沥青路面表面处治与贯入式路面的施工技术;第六章介绍了透层、封层、粘层的施工技术;第七章着重介绍国内常用的一些特殊路面的施工技术,包括SMA路面、OGFC路面、彩色路面和SUPERPAVE路面。 本书的出版主要是供有关从事路基、路面工程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参考
本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高速公路交通特性分析,高速公路服务系统基础理论,公路服务质量理论,高速公路服务质量系统分析,高速公路服务系统评价体系,高速公路服务系统评价方法,高速公路服务系统评价标准,高速公路服务需求满意度评价,高速公路服务供给系统评价, 改善高速公路服务系统的措施。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基本概念、材料组成、制作、设计和施工方法,着重论述了这种新型轻质材料在公路加宽、桥台台背填土、滑坡路段的填筑、陡峭及急转弯地填筑、隧道坑口的填筑、溶岩地区路基的填筑、地下空洞填充及作为寒冷地区道路隔热材料等的具体应用,书中列举了诸多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本书可供从事公路及土木工程领域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