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地球的“第三极”,具有独特的气候、水文和地形地貌特征,也是世界上冰川和冻土的主要分布区域。本书将长期野外观测、室内实验模拟和模型模拟研究相结合,深入研究青藏高原的高海拔生境特征对江河碳氮循环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①分析青藏高原典型江河主要水化学特征及化学风化过程,解析河流有机质和硝酸盐的来源;②研究青藏高原河流关键氮循环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对高海拔条件的适应性,进而剖析其对氮转化的影响;③研究青藏高原江河碳循环产物甲烷的排放模式,剖析其物理化学和微生物驱动机制,并评估其甲烷排放对全球江河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④研究青藏高原江河氮循环产物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排放模式与机制,并综合剖析河道内外环境条件对其的影响。
《南岭地理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从南岭山地的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向读者展现了南岭的地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新进展,同时也探索了第四纪冰川对南岭植物多样性和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评估了位于广东的南岭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南岭地理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成果可以为南岭山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南岭山地以及类似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本书是关于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土壤相互作用研究的集成,是作者主持和参与的多项科研项目的凝练与总结。本书主要涉及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特征、土壤有机碳固定、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抗侵蚀能力、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植被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植被恢复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等研究内容。
无
《海南岛主要河流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与保护》以海南岛主要河流水生生物为对象,从物种资源调查及保护出发,总结作者团队多年调查成果,阐述海南岛主要河流鱼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的物种资源现状,并根据资源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海南岛主要河流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与保护》*先介绍海南岛主要河流地理特征、自然资源,阐明海南岛主要河流水生生物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接着按照不同水生生物类别分别叙述调查内容和方法,然后对各大流域水生生物的组成、分布格局及多样性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后对海南岛主要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海南岛主要河流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与保护》的出版有助于推进海南省水生生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可为海南省淡水生生态保护提供借鉴。
《基于水量水质耦合模拟的白洋淀多源生态补水综合调控研究》以提升白洋淀流域多源生态补水优化配置调度与水污染防治协同效益为科学目标,综合运用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与地理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开展了白洋淀流域气象水文要素与水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分析、水环境质量驱动机制与水污染溯源分析,并识别了流域水环境风险。在此基础上,分别自主研发了基于水量平衡的白洋淀水位预测模型和上游补水河道水量-水质耦合模拟模型,进而构建了白洋淀多源生态补水水量与水质综合调控方法,开发了决策支持技术示范应用平台。
《中小河流生态保护——滩地演化机理》围绕中小河流生态保护的重要需求,以滩地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分析中小河流滩地的类型、分布格局和组分变化,提出滩地类型定量划分方法,揭示滩地形态、基质组成、植被分布等演化的水动力学驱动机理,构建中小河流滩地生态修复的思路和技术体系。《中小河流生态保护——滩地演化机理》从滩地的基本特征到演化机理,再到生态修复,系统地建立中小河流滩地演化的基础理论和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为中小河流保护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是全球草地资源大国,在草地资源可持续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中蒙俄草地资源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通过6个章节,详细介绍了三国草地资源概况及其管理实践。第1章介绍草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理论基础;第2章概述中、蒙、俄三国草地资源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草地资源分布的情况;第3~5章深入分析三国草地资源的组成特点及在草地恢复、生态保护、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管理实践;第6章聚焦全球气候变化对草地资源的挑战及适应性管理策略。
《秦巴山脉区域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 第二辑(林业发展卷)》为中国工程院“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二期)”子项目成果。研究区域涉及河南、湖北、重庆、陕西、四川、甘肃五省一市,共125个县(市、区),基于2017~2018年调研,《秦巴山脉区域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 第二辑(林业发展卷)》全面介绍了秦巴山脉林业资源及产业情况,深入分析了秦巴山脉绿色林业发展典型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水环境污染精准溯源与精细管控》从破解水环境污染精准溯源与精细管控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出发,在全面分析梳理水环境污染精准溯源与精细管控现状与新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基础上,从水环境污染精准溯源与精细管控理论、关键技术与装备体系和应用实践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和归纳凝练支撑水环境污染精准溯源与精细管控的理论基础、总体技术体系框架、*新关键技术与装备体系以及成功应用典型案例,可为水环境污染精细监测、精准溯源与精细管控提供理论、关键技术与装备体系支持和成功案例的经验借鉴。另《水环境污染精准溯源与精细管控》附有彩图资源,扫封底二维码可见。
《冲突管理》是一本解决职场冲突的重要指南。通过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案例解析,总结出冲突所造成的成本代价。为确定冲突解决方案和建立建设性冲突管理文化提供了蓝图,从设计冲突管理战略到制订正式解决程序,让利益相关者提高解决和调解技能。《冲突管理》不仅解决当前冲突问题,而且还提供了防止未来发生冲突的管理办法,阐述一种全新逻辑:将争端转化为企业利润,利用冲突实现企业升级。让每一位企业管理人员都拥有世界先进的冲突管理思维和技能。
作者坚守黄河治理一线30余年,针对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长期致力于治河基本理论与重大水利工程设计运用技术研究。本书是作者于2017年以来在深入认识黄河下游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行业视角,回应社会、学界对宽滩多沙河流治理的诸多疑虑,逐步形成的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构建思考、理论探索和试点规划实践的总结,并介绍了从黄河下游治理与保护的历程和现状出发,不断深化黄河下游复合功能认识与约束结构解析,形成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构建理论,开发一系列关键技术,从国土空间管控及法律协调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保障制度体系,在三个典型宽滩河段滩区开展试点规划实践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