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1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进行了介绍。全书共分7章:首先描述了地震的发生背景,即我们生活的地球的演化历史、内部构造以及有关大陆形成的三个假说;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地震的成因,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地震的类型加以划分;然后阐述了全球范围内和我国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分布情况;后对地震灾害及发生地震时的伴生现象进行了直观的描述。此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在第6章对一些常用的地震术语进行了讲解;在本书的后,选择了20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几个典型大地震呈现给读者。 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地震科普读物,也可供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使用。
2019年中国地震局给防灾科技学院下达了 大地震防抗救成功案例研究及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指南编制 任务,学院随即成立了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成功案例研究和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指南编制项目组,项目组多次实地走访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板重灾区 北川羌族自治县,访谈交流近百人次,悉心编录了24个震时避险案例和11个自救互救案例,并根据当事人自述将案例原原本本展现出来,让读者切身体会和洞察每个案例中的求生秘诀。 《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案例及指南:基于汶川8.0级地震北川现场调查》编者从专业角度对每个案例进行点评,深入发掘案例精髓和指导价值,在案例分析基础上,分别对震时避险和自救互救进一步总结共性、提炼精华,形成经验启示录,以期在对基层地震工作者进行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时起到案例教学的作用,从而推动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洪水风险分析与灾害评估的理论、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示范情况,主要内容包括洪水风险分析与灾害评估概论,洪水敏感区域水文特征分析与预报,复杂边界和地形上水动力洪水演进数值计算,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洪水灾害动态评估及多级综合评价方法,洪水风险分析与灾害评估应用示范系统开发、集成及应用,以及洪水风险分析与灾害评估理论和方法应用示范。 本书可以作为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水利工程等专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姜晓明主编的《城市内涝灾害防范与自救手册》针对社会公众,结合目前城市内涝灾害的特点及危害 ,以图文结合、言简意赅的科普读物形式,重点介绍公众面对突然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灾害所应了解的基本 知识和应采取的防范及自我救助措施。内容包括:城市内涝灾害基本知识;城市内涝灾害社会防范知识及 应对措施;城市内涝灾害个人防范及自救知识。 《城市内涝灾害防范与自救手册》可用于向大众普及防灾自救知识,也可作为社会团体和基层组织学 习灾害预防及自救的手册。
本书在“山东省城市自然灾害综合研究”课题(山东省2003年重点科技发展计划课题)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十章,约45万字。书中对山东省重点城市自然灾害进行了综合研究,充分挖掘、整理、分析了历史时期发生于山东省各主要城市的自然灾害史料,从分析阐迷其灾情特点,防灾救灾的经验教训入手,战略性地提出综合的减灾对策与建议。对于政府制定城市防灾减灾预案,编制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制定经济建设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给出了山东省各主要城市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历史规律、防灾减灾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研究、认识各种城市自然灾害具有重要参考份值,同时对预防城市人为灾害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山东省城市防灾减灾、制定城市防灾规划和减灾预案,城市规划、物资储备等方面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灰树花无公害栽培实用新技术》介绍了外灰树花生产 ,重点介绍了灰树花高产高效的仿野生栽培技术及袋式无公害栽培模式与管理技术。各生产环节的图表数据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全书内容共分七部分,详细介绍了灰树花生产的理论与实践,尤其在实用技术方面、生态安全方面,从无公害开发利用角度进行了介绍。设施化栽培技术、高糖肽品种为研发,母种分离、菌种生产、产品保鲜、病虫防治、微喷应用等方面,在原有技术基础上都有所改进和提高。《灰树花无公害栽培实用新技术》可供从事食用菌生产和科技推广人员阅读,对科研部门和农林院校的师生亦有参考价值。
本书记录的只是共和国成立60年来遭遇各种灾害侵袭的基本事实与经过,以及可歌可泣的抗灾经历,它不是一部纯粹的学术著作,而是一部记述一个伟大国家从灾难中走向强盛的史诗般的纪录片。 祈愿我们的国家在未来发展进程中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富国强! 谨以此序和本书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
本书阐述了地质灾害的内涵及其防治工作的原则、程序和要求; 论述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六种地质灾害的概念、分类、成因、机理分析、预防措施、治理措施以及防治工程设计; 以甘肃省天水市椒树湾滑坡和卓尼县上卓沟泥石流防治工程为例, 从概况、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勘查、成因分析、稳定性 (危害程度) 评价、发展趋势、防治方案、防治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清代台湾自然灾害史料新编》系以1983年编撰出版的,列入台湾“国家科学委员会”《防灾科技研究报告》72-1。台湾自然灾害的仪器观察资料,从日本殖民统治以后才有的,至今不过百年。这份自然灾害史料将分析研究资料上溯到17世纪中叶,延伸了二百多年,更有利于掌握自然灾害的规律。《清代台湾天然灾害史料汇编》为底本,增补最近二十余年来开放及出版之相关档案与史料。书中所收台湾自然灾害之资料,主要针对自然灾害对发生地居民所产生影响方面的文献。 《清代台湾自然灾害史料新编》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警体系》以国家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为出发点,在分析、总结大量重大自然灾害应对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外自然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介绍了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实践和体系建设的进展;围绕“一案三制”建设的需求,研究了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和预警体系的构成、具体内容以及相应技术支撑体系的组成和建设内容。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警体系》可供从事防灾、减灾、救灾相关业务的工作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广大读者提升防灾、减灾知识的基础读物。
《自然灾害与防灾应急避险实用百科(彩绘图解版)》共分《自然灾害与防灾应急避险实用百科(彩绘图解版)》结构清晰、语言简练、趣味性强,可供社会各界人士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