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方法研究
    •   ( 97 条评论 )
    • 王军等 /2023-02-01/ 科学出版社
    • 自然灾害风险是当代国际社会、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和集聚中心,自然灾害频发,破坏力巨大,社会经济损失严重。本研究成果对构建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区域安全预警体系,对加强灾害防治,保障沿海地区安全,规范灾害风险与应急响应研究方法,促进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战略意义。

    • ¥65 ¥90 折扣:7.2折
    • 气候变化下的健康风险应对——灾害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
    •   ( 17 条评论 )
    • 钟爽 /2022-06-01/ 科学出版社
    • 《气候变化下的健康风险应对:灾害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梳理了全球各国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策略,建立了我国气候变化健康适应框架。根据框架详细描述了我国针对10个不同类型的气候事件的重点干预措施,并评价其干预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气候灾害应对案例的成功经验与实施障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讨论我国未来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策略与灾害应急管理相融合的政策方案与组织架构奠定基础。

    • ¥82.8 ¥98 折扣:8.4折
    •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   ( 203 条评论 )
    • 王念秦 等 /2023-08-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阐述了地质灾害的内涵及其防治工作的原则、程序和要求;论述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六种地质灾害的概念、分类、成因、机理分析、预防措施、治理措施以及防治工程设计;以甘肃省天水市椒树湾滑坡和卓尼县上卓沟泥石流防治工程为例,从概况、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勘查、成因分析、稳定性(危害程度)评价、发展趋势、防治方案、防治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 ¥85.2 ¥118 折扣:7.2折
    • 中国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研究
    •   ( 3 条评论 )
    • 周琼等 /2023-1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在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田野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地缘区位和资源优势,试图梳理、总结、厘清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概念、内涵、特点、生成、作用及其价值。此外,本书还尝试总结和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路径,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供本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 ¥82.8 ¥98 折扣:8.4折
    • 正版书籍 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 滕五晓等 科学出版社 9787030626097
    •   ( 0 条评论 )
    • 滕五晓等 /2020-05-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立足于城市安全建设的前沿,通过对城市安全历程的梳理,总结城市安全建设经验,提出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城市综合防灾系统规划的理念和具体方法。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基于韧性城市理论视角,在回顾中西方城市营建中确保城市安全的做法和经验,梳理城市防灾规划的理念变化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韧性城市建设前沿进行研究,形成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体系框架。下篇以建设全球城市为规划目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安全分区、功能布局分别对浦东新区城市空间战略、重要防灾设施进行了规划研究,以构建强韧性的防御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围绕模式创新和能力提升对浦东新区应急管理体制、综合应对体系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建立多层次立体式城市综合防灾管理体系和快速应对体系。

    • ¥86.1 ¥108 折扣:8折
    • 未来城市模拟与暴雨洪涝评估--理论模型与实践/全球变化与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丛书
    •   ( 1 条评论 )
    • 程昌秀//戴开璇//张天媛//沈石//耿佳辰等|责编:周丹//沈... /2024-01-01/ 科学
    • 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了 降水的频率和强度。城市暴雨洪涝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水安全以及 中长期发展战略。土地利用是影响城市暴雨洪涝风险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向土地利用变化的城市暴雨洪涝缓解能力评估方法逐步成为研究城市暴雨洪涝风险的重要工具。本书总结 外经典的6类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系统分析各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性:引入城市暴雨洪涝缓解能力评估模型SCS-CN和InVEST-UFRM,系统介绍土地利用对雨水下渗-地表径流影响的模型机理; ,耦合上述两类模型,从中国-城市群-城市三个尺度,预测未来不同情景下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暴雨洪涝缓解能力的影响,从城市暴雨洪涝风险视角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支撑。 本书适合从事土地利用模拟、城市暴雨风险评估、国土空间规划的学者和研究生阅读。

    • ¥89.01 ¥129 折扣:6.9折
    • 多致灾因子诱发地质灾害链综合风险评价研究
    •   ( 19 条评论 )
    • 张继权郎秋玲荣广智 /2022-07-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围绕降水、火山喷发以及地震等多致灾因子诱发的地质灾害链风险评价这一论题,利用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实测数据、先进的技术和缜密的逻辑研究了我国多致灾因子诱发的地质灾害链风险评价技术。选取吉林省东南部山区的通化县和云贵高原典型地质灾害易发的贵州省水城县作为降水诱发地质灾害链风险评价案例、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作为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风险评价案例以及川藏高原的四川省茂县作为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链风险评价案例,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多致灾因子诱发的地质灾害链的成因,构建了多致灾因子诱发的地质灾害链综合风险普适模式与评价技术体系,实现了不同致灾因子诱发地质灾害链的风险评价研究。本研究利用实地观测、室内试验与计算机模拟相互印证,灾害动态模拟和灾害防治相结合,尽可能地反映多致灾因子诱

    • ¥85.2 ¥118 折扣:7.2折
    •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门玉明 王勇智 郝建斌 李寻昌
    •   ( 2 条评论 )
    • 门玉明 王勇智 郝建斌 李寻昌 /2011-09-01/ 冶金工业出版社
    • 本书依据我国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的地质灾害防治方针,详细阐述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治理原则与措施,内容侧重予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主要理论及方法的介绍。 本书供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的广大技术人员,高校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灾害与科学、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土木工程、公路工程、铁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的师生参考。

    • ¥52 ¥65 折扣:8折
    • 中国农村地震灾害脆弱性研究 王瑛 科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王瑛 /2012-06-01/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农村地震灾害脆弱性研究》在地震灾害系统脆弱性理论框架下,运用设定地震灾害模拟经济损失的方法,基于中国历史地震数据库,对中国农村乡镇地震灾害的结构承灾体脆弱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以云南省为例,研究承灾体脆弱性对地震灾情的放大/缩小作用和区域地震灾害系统脆弱性的形成根源;以汶川地震为例,探讨了脆弱性分析方法在案例中的应用。最后对我国农村地震灾害的备灾、减灾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中国农村地震灾害脆弱性研究》是在大量历史数据、调查数据基础上,运用脆弱性理论,从区域、案例角度对中国农村地震灾害脆弱性进行的系统研究,可供民政、保险、再保险、地震等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51 ¥109 折扣:4.7折
    • 山区小流域洪水过程及其模拟
    •   ( 13 条评论 )
    • 张艳军 /2022-11-01/ 科学出版社
    • 在我国山洪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背景下,对湿润山区小流域的非线性产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不仅是当前山洪防治的重大国家需求,更是当前国际水文学研究的前沿与难点。湿润山区小流域径流的主要来源是基岩-土壤界面上暂态饱和区的壤中暴雨流,其在储水过程中具有亏缺补偿现象和泄流过程中的优先流路径连通现象,造成壤中暴雨流的非线性产流难题。这严重制约了湿润山区小流域的径流模拟预报精度,造成山洪预警的虚警和漏警,亟待突破。本书基于在湖北省官山河开展的野外原位观测,运用探达勘测技术,在探明土壤深度的基础上,力求揭示壤中暴雨流的非线性产流机制,构建湿润山区小流域水文模型,提高其径流过程的模拟精度。本书不仅有利于山坡水文学的研究发展,也可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支撑。

    • ¥56.3 ¥78 折扣:7.2折
    • 石漠化治理树种选择与模式/中国石漠化治理与发展丛书
    •   ( 34 条评论 )
    • 胡培兴白建华但新球江天法吴照柏等 /2016-09-01/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石漠化治理主要实施林草植被为主的生态恢复与 重建,而*重要、*关键的技术措施就是造林树种的 选择,树种选择正确与否决定着石漠化治理的成败。 胡培兴、白建华、但新球、江天法、吴照柏等编 *的《石漠化治理树种选择与模式》根据石漠化土地 的生境状况及造林树种选择原则,选择适宜于石漠化 土地生长的乔木树种近100种,灌木树种50余种,草 本植物30余种进行详细描述。同时根据我国石漠化土 地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地带性气候、大地貌特征、 主要江河分布及岩溶中地貌特点,将石漠化区域区划 为4个一级区划单位和14个二级区划单位。根据二级 区划单位的石漠化状况与区域自然条件,推荐了适宜 于各二级区划单位范围内的适宜造林树种,为科学地 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书可作为石漠化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资料, 也可作为相

    • ¥64 ¥128 折扣:5折
    • 灾害社会工作【正版图书,满额减】
    •   ( 1 条评论 )
    • 张和清 等著 /201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创建最早(2008年6月)、坚守时间最长(三年)的中山一香港理工映秀社工站在灾区所做灾害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诠释。本书指出,根据灾后不同阶段的社会政治处境,灾害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应该从“紧急救助”转向“社区重建”。 “5.12"汶川大地震后,面对灾区民众“生计归零”的现实,社工的迫切使命应该是推动社区可持续生计(城乡合作等)和民众自助与互助,以践行社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理念。本书是部将行动研究与社工本土情境有机结合的著作,对外灾害社会工作,乃至中国社会王作专业的本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94.9 ¥320.9 折扣:3折
    • 暴雨山洪形成及其过程模拟技术
    •   ( 11 条评论 )
    • 王协康杨青远刘兴年许泽星 /2022-12-01/ 科学出版社
    • 受强降雨、下垫面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影响,全球暴雨山洪灾害频发,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书基于暴雨山洪形成内涵,重新定义了暴雨山洪概念,区分暴雨山洪洪水灾害、山洪水沙灾害及山洪泥石流灾害等3种主要类型,并构建了相应的暴雨山洪过程模拟方法。

    • ¥82.8 ¥98 折扣:8.4折
    •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以上海市水灾为例
    •   ( 2 条评论 )
    • 石勇|责编:王琳 /2023-04-01/ 科学
    • 自然灾害脆弱性是 社会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在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频度、强度不断增强的背景下,降低损失与风险水平,减少脆弱性是 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本书以地理系统科学思想和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为指导,在 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着重探讨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的内涵、组成要素、类别及特征,架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体系,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为主要平台,通过对以上海市为代表的我国沿海城市进行多尺度水灾的脆弱性评估实证研究,试图构建我国沿海城市不同尺度的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范式,以丰富和发展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为城市防灾降险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适合从事防灾减灾工作的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决策管理者、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和其他社会各界相关人员阅读与参考。

    • ¥72.17 ¥126 折扣:5.7折
    • 煤矿瓦斯爆炸防治与减灾技术
    •   ( 8 条评论 )
    • 余明高潘荣锟 /2019-11-01/ 科学出版社
    • 本著作是作者十几年来的研究成果,涉及的主要内容为:瓦斯爆炸的大涡模拟及火焰传播规律、瓦斯爆炸火焰-湍流-超压的耦合作用机制、超细复合抑爆剂制备与管道瓦斯抑爆效能、含添加剂细水雾雾场参数优化与抑爆实验、基于细水雾的抽放管道瓦斯安全输送与抑爆技术、基于双紫外探测与超细复合干粉的矿用管道抑爆技术、冲击波作用下防爆门的响应特性及复位技术等方面。通过研究使人们更全面认识瓦斯爆炸机理及更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 ¥82.8 ¥98 折扣:8.4折
    •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 张崇旺 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张崇旺 著 /2006-05-0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组织出版“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是一件有多方面意义的举措。我们,作为中国经济史研究者之一,闻之无不倍感鼓舞。经济史学既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历史学的基础学科,所以经济史学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学和历史学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史曾是国人关注的研究领域。在确定中国社会性质的中国社会史论战和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经济史的研究成果就曾起过重要作用。多少仁人志士在寻找救国道路时曾受到这些研究成果的启发,而站得更高,并在观察革命的根本问题时,能从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角度去反思、去剖析,准确地把握国情,科学地作出判断。所以,要知道中国何去何从,就离不开中国经济史研究,过去如此,今后也是如此,事之必然也。

    • ¥53 ¥169 折扣:3.1折
    • 岩爆、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报预警与防治控制技术 中国工程院 编著
    •   ( 1 条评论 )
    • 中国工程院 编著 /2013-08-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岩爆、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报预警与防治控制技术》系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岩爆、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报预警与防治控制技术”论文基础上汇编而成。本次论坛主要围绕岩爆、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报预警与防治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讨,剖析了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和矿山等各领域的岩爆、突水突泥防灾减灾的理论技术与成功经验,争取在岩爆与突水灾害机理认识上有新突破,在研究方法上有新思路、力争把各领域研究新成果综合起来,探索出一条发生机理、预测、预报预警和防治为一体的岩爆及突水突泥灾害控制新途径,为我国地下工程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关键技术支撑。

    • ¥71.9 ¥165.6 折扣:4.3折
    • 中国灾害通史:隋唐五代卷 闵祥鹏 著 郑州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闵祥鹏 著 /2008-06-01/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中国灾害通史·隋唐五代卷》是以隋唐五代时期灾害发生的两个主体——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依托,阐释了隋唐五代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及演变特点;灾变与统一(隋唐)、分裂(五代)独特时代背景下经济区域开发、政治运行模式以及人文意识心态的相互影响;隋唐五代时期人类在应对灾害侵扰时的诸多措施以及对灾害的认识。 本卷共分五章,绪论部分探讨了隋唐五代灾害史研究的意义、概况、研究方法以及资料选择。第二章总论分析了这一时期灾害的总体特征,灾害生成的自然原因与社会背景。第三章分论逐一介绍了水、旱、海洋、疫病、冷冻、地震、虫灾等多个灾害类型的概况及特点。第四章论述了这一时期灾害防控的机构及其职能、防控措施、早期预警、防灾技术、灾害救助与国家稳定的关系。第五章探讨了隋唐五代的灾害观,韩愈、柳宗元

    • ¥73 ¥153.37 折扣:4.8折
    • 中国灾害通史 和付强 著 郑州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和付强 著 /2009-05-01/ 郑州大学出版社
    • 本书章意在为《中国灾害通史·元代卷》找到一种历史哲学,这样有益于部分爱做思考的读者阅读和思考。这一历史哲学的主旨不同于现代流行的历史哲学,它直接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汲取营养,用纯粹中国思维方式来看待灾害史和历史,以此彰显灾害史的意义。第二章意在解释灾害的发生原因和机制,同时也是为了勾勒出我们历史哲学的历史本体。笔者认为所有的自然灾害共有一个发生环境,这一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环境共同组成。因此灾害是一个人与自然交往的结果,带有必然性,与灾害斗争不如顺应自然。在和平时期,人类面临的困难更多来自自然灾害,因此一个国家应该有和平时期的救灾战略和救灾体制。历代王朝往往因为缺乏合理的救灾战略和救灾体制,加速了灭亡,足以彰显灾害对元代乃至整个历史的作用。或者换个角度,与章一起,让人们看

    • ¥82 ¥171.37 折扣:4.8折
    • 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贾群林 主编
    •   ( 1 条评论 )
    • 贾群林 主编 /2014-04-01/ 地震出版社
    • 本书以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组织与管理为核心,以提升基地化培训的规范化水平为目标,较为详尽的介绍了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课程设置要求、训练设施的建设、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及培训的考核与认证等方面的内容。比较系统地规范了地震应急救援基地化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既是对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也为开展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化培训提供了一部很好的参考教材。

    • ¥56.1 ¥129 折扣:4.3折
    • 岩爆、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报预警与防治控制技术 中国工程院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中国工程院 编著 /2013-08-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岩爆、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报预警与防治控制技术》系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岩爆、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报预警与防治控制技术”论文基础上汇编而成。本次论坛主要围绕岩爆、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报预警与防治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讨,剖析了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和矿山等各领域的岩爆、突水突泥防灾减灾的理论技术与成功经验,争取在岩爆与突水灾害机理认识上有新突破,在研究方法上有新思路、力争把各领域研究新成果综合起来,探索出一条发生机理、预测、预报预警和防治为一体的岩爆及突水突泥灾害控制新途径,为我国地下工程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关键技术支撑。

    • ¥68 ¥143.37 折扣:4.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