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多灾种耦合风险评估方法
    •   ( 28 条评论 )
    • 翁文国等 /2025-05-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阐述多灾种耦合灾害与事故的风险评估理论、模型和方法,围绕Natech事件、多米诺事故、自然灾害链、并行灾害事故四类典型多灾种耦合灾害或事故类型的风险评估问题,阐述了过往研究成果、现有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研究展望。本书构建了多灾种耦合风险评估研究框架,阐述了Natech事件的关联度分析研究成果,以及多米诺事故的风险定性、定量评估模型和方法。进一步从风险识别、分析、评价三个环节阐述了自然灾害链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成果,还介绍了并行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的内部、外部多灾种耦合效应的现有研究成果。

    • ¥98.8 ¥152 折扣:6.5折
    • 地震液化综合判别法
    •   ( 2 条评论 )
    • 赵建华 编 /2023-09-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全新世饱和砂性土和砾性土、晚更新世黄土地震液化机理分析和地震液化综合判别技术。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提出了饱和砂性土地震液化综合判别技术和液化度分项计算方法,砾性土综合判别标准和液化度计算方法,同时指出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不适用于砾性土液化判别,以及晚更新世黄土液化可能性和液化条件、液化的判别标准。 本书适合广大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地震液化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67.8 ¥88 折扣:7.7折
    • 全国地质灾害典型治理工程研究(2023年度)
    •   ( 0 条评论 )
    • 吕杰堂等 /2024-12-03/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陕西省为例,详细介绍西北黄土地区的地质环境背景,系统分析西北黄土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在此基础上选取15个黄土地区典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15个治理工程案例的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崩塌和泥石流3种,逐例阐明灾害基本特征,分析所采用的治理工程措施与技术方法,对治理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工程施工与运行维护技术方法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全国其他地区同类型地质灾害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 ¥83.2 ¥128 折扣:6.5折
    •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方法研究
    •   ( 104 条评论 )
    • 王军等 /2023-02-01/ 科学出版社
    • 自然灾害风险是当代国际社会、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和集聚中心,自然灾害频发,破坏力巨大,社会经济损失严重。本研究成果对构建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区域安全预警体系,对加强灾害防治,保障沿海地区安全,规范灾害风险与应急响应研究方法,促进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战略意义。

    • ¥64.8 ¥90 折扣:7.2折
    • 汉江上游历史特大洪水考证与风险评价研究
    •   ( 5 条评论 )
    • 查小春,黄春长 /2023-04-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综合分析历史文献记录中东汉、北宋时期洪水影响范围、强度和程度,结合洪痕沉积规律,首先考证了汉江上游T1阶地前沿沉积记录的东汉和北宋时期古洪水事件可能发生的年代,并采用HEC-RAS模型,从恒定流和非恒定流两个角度,模拟计算了东汉和北宋时期古洪水事件;然后结合实测洪水序列、历史调查洪水资料,以及考证获得的、沉积记录的东汉和北宋时期古洪水事件资料,分析评价了汉江上游安康段洪水灾害风险;最后分析了东汉和北宋时期古洪水事件发生的气候背景。本研究将古洪水研究与历史文献考证结合起来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解决了我国长尺度历史特大洪水长期无法定量问题,弥补了水文计算、风险评价中资料短缺的问题,促进了我国历史学科的发展。

    • ¥70.6 ¥98 折扣:7.2折
    • 北京市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以门头沟区为例
    •   ( 6 条评论 )
    • 申健等 /2025-02-01/ 科学出版社
    •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善之区,对地质灾害极为重视,对防灾减灾也极为关注。为了更好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本书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调查、监测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以门头沟区为例,力求对近年来北京市典型的具有突发性的地质灾害隐患现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

    • ¥77.8 ¥108 折扣:7.2折
    • 中国西南地区灾害响应与社会治理研究
    •   ( 9 条评论 )
    • 周琼 /2022-11-01/ 科学出版社
    • 《中国西南地区灾害响应与社会治理研究》从灾害史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中国西南地区灾害响应和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全面、系统考察各个阶段不同团体、组织及个人等主体对不同灾害类型的响应,分析产生不同响应方式的社会根源,深入探讨灾害文化的传承机制,灾害文化知识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应用,考证分析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灾害文化,深入剖析不同地域之间灾害响应方式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内在机理,以期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供本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 ¥70.6 ¥98 折扣:7.2折
    • 中国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研究
    •   ( 6 条评论 )
    • 周琼等 /2024-08-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在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田野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地缘区位和资源优势,试图梳理、总结、厘清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概念、内涵、特点、生成、作用及其价值。此外,本书还尝试总结和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路径,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供本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 ¥63.7 ¥98 折扣:6.5折
    • 中国水旱灾害防御公报2023
    •   ( 1 条评论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著 /2024-05-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雨情、水情,洪涝灾害防御、山洪灾害防御、干旱灾害防御、基础工作等。 后附录中还有1950-2023年 水害灾情统计表等内容。 本书发布2022年中国洪水与干旱灾害防御信息,不仅可向各级 与社会提供真实可信的水旱灾害及减灾基础信息,同时还可为加强灾害管理,评估防汛抗旱工作,制定减灾策略等提供基本依据。

    • ¥68.5 ¥89 折扣:7.7折
    • 上海市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总报告
    •   ( 0 条评论 )
    • 刘晓涛 /2025-05-19/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上海市海洋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要求,结合上海海洋防灾减灾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上海市第一次海洋灾害风险普査。本书基于2020 2022年上海市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分六章全面总结、展示普查成果。第一章为绪论,包括普查工作总体概述、国内外关于海洋灾害的研究进展、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第二章以五大调查评估专题为各节名称,以调查评估对象为各小节名称,全面、深入、系统地介绍调查与评估成果;第三章介绍四个灾种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第四章介绍风暴潮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定方法和主要成果;第五章介绍与信息系统建设相关的内容;第六章为结论与建议,从调查与评估、风险评估与区划、风暴潮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定、信息系统建设与展示四方面总结提炼普查结果,对照普查成果,梳理主要问题,

    • ¥92.4 ¥168 折扣:5.5折
    • 山洪灾害的群测群防
    •   ( 11 条评论 )
    • 常凊睿,郭良,何秉顺 /2018-04-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 本书旨在系统阐述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理论与具体要求,总结各地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和实际运用的成功经验,指导我国市、县防汛指挥机构的业务管理工作,为基层群测群防工作人员提供学习与参考资料。全书共分六章,主要介绍了山洪及山洪灾害防治的基本概念、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责任制体系、防御预案、监测预警、宣传培训及演练等。

    • ¥61.6 ¥80 折扣:7.7折
    • 中国灾害通史 和付强 著 郑州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和付强 著 /2009-05-01/ 郑州大学出版社
    • 本书章意在为《中国灾害通史·元代卷》找到一种历史哲学,这样有益于部分爱做思考的读者阅读和思考。这一历史哲学的主旨不同于现代流行的历史哲学,它直接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汲取营养,用纯粹中国思维方式来看待灾害史和历史,以此彰显灾害史的意义。第二章意在解释灾害的发生原因和机制,同时也是为了勾勒出我们历史哲学的历史本体。笔者认为所有的自然灾害共有一个发生环境,这一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环境共同组成。因此灾害是一个人与自然交往的结果,带有必然性,与灾害斗争不如顺应自然。在和平时期,人类面临的困难更多来自自然灾害,因此一个国家应该有和平时期的救灾战略和救灾体制。历代王朝往往因为缺乏合理的救灾战略和救灾体制,加速了灭亡,足以彰显灾害对元代乃至整个历史的作用。或者换个角度,与章一起,让人们看

    • ¥83 ¥171.37 折扣:4.8折
    • 中国灾害通史 焦培民,刘春雨,贺予新 著 郑州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焦培民,刘春雨,贺予新 著 /2009-01-01/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中国灾害通史·秦汉卷》主要介绍了我国秦汉时期(公元前221~ 220年)各种自然灾害状况及与之相关的灾害思想和救灾措施。本卷共分六章。章导论,主要介绍了当前学术界有关 秦汉灾害史的研究状况和本书的构想;第二章介绍了秦汉时期水、旱、蝗、震、疫、风、雹、寒、火等各种灾害时空分布状况及其防救措施;第三章介绍了秦汉时期灾害发生的总体特征及成因;第四章介绍了秦汉时期流行的几种灾害思想;第五章介绍了秦汉 时期的灾害防救措施;第六章介绍了秦汉时期的救灾体制,包括 相关政府机构及其运行、监督制度。本卷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秦汉时期灾害史料进行了重新分析、整理和统计,尤其是对灾害思想、救灾措施、救灾体制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对相关研究人员有的参考价值。

    • ¥53 ¥113 折扣:4.7折
    • 中国灾害通史:隋唐五代卷 闵祥鹏 著 郑州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闵祥鹏 著 /2008-06-01/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中国灾害通史·隋唐五代卷》是以隋唐五代时期灾害发生的两个主体——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依托,阐释了隋唐五代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及演变特点;灾变与统一(隋唐)、分裂(五代)独特时代背景下经济区域开发、政治运行模式以及人文意识心态的相互影响;隋唐五代时期人类在应对灾害侵扰时的诸多措施以及对灾害的认识。 本卷共分五章,绪论部分探讨了隋唐五代灾害史研究的意义、概况、研究方法以及资料选择。第二章总论分析了这一时期灾害的总体特征,灾害生成的自然原因与社会背景。第三章分论逐一介绍了水、旱、海洋、疫病、冷冻、地震、虫灾等多个灾害类型的概况及特点。第四章论述了这一时期灾害防控的机构及其职能、防控措施、早期预警、防灾技术、灾害救助与国家稳定的关系。第五章探讨了隋唐五代的灾害观,韩愈、柳宗元

    • ¥74 ¥153.37 折扣:4.8折
    • 青藏高原东部地震地质灾害成灾背景 张永双 等编著 科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张永双 等编著 /2014-12-01/ 科学出版社
    • 《数据青藏高原东部地震地质灾害成灾背景》在综合研究前人资料和大量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以图件和照片为主的形式,以写实的手法展示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形急变带地震地质灾害及其成灾背景方面的成果。主要包括:区域地震地质背景、龙门山及邻近构造带典型活动断裂特征、“5·12”汶川地震和“4·14”玉树地震地表破裂特征、近年来强烈地震诱发的典型地质灾害特征等,是探索青藏高原东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耦合成灾机理以及活动构造带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的手学术资料。

    • ¥79 ¥165 折扣:4.8折
    • 活动断层地震灾害预测方法与应用 徐锡伟,赵伯明,马胜利,韩竹军,张黎明,于贵华,李 科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徐锡伟,赵伯明,马胜利,韩竹军,张黎明,于贵华,李 /2011-10-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汇集了活动断层基本概念,在简明扼要地叙述1995年阪神地震、1999年伊兹米特地震、1999年台湾南投集集地震、2001年昆仑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呈带状分布的观测事实基础上,尝试性地利用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统计学方法和古地震探槽开挖获得的活动断层近地表性地质变形局部化基本特征等资料,给出了活动断层灾害避让带宽度确定的原则与方法,同时通过隐伏活动断层破裂扩展岩石力学实验和松散沉积物覆盖条件下地表强变形带宽度数值模拟方法对活动断层变形局部化特征进行了进一步验证,针对不同类型活动断层建立了震源物理模型的近断层强地面运动场计算理论体系与地震灾害预测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实例示范。 本书可供地震地质、工程地震和地震工程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国土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部门参考使用。

    • ¥66 ¥271.37 折扣:2.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