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为《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是公认的世界茶叶发源地,如今茶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深受大家的喜爱。茶在发展进程中又形成了博大精深、雅俗共赏的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束奇葩。 全书共分13章,内容涵盖:茶的源流,茶文化寻 根 ,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当代茶文化的复兴,茶文化与民生、哲学、经济、旅游、文学艺术、民风、风俗、养生的联系,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等,共计约50余万字,彩图近1000幅。 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所附的图片都是与茶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的历史文物和茶艺、茶俗等照片,既具有研究价值,又可弥补文字描述的不足,相得益彰。
本书通过3000余幅照片,展现了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在田间常见作物上的药害症状,图文结合,直观实用。可为农药经销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规模农业生产人员阅读使用。 除草剂是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的一类化学药品。但是,往往在生产中存在除草剂的错用和误用,造成的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后期又不能对药害症状进行正确的识别,既错过了补救的机会,也容易产生各种经济纠纷。因此,作为农药经销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规模农业生产人员,掌握一定的除草剂作用机理和药害识别,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王恒亮是河南农科院杂草化学防除方面的专家。本书他联合沈阳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广西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和研究院所,用了近5年时间,共同开展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共拍摄的10万多张照片,书中挑选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为15种主要大田作物,下篇为42种园艺作物。共收录重要病虫草害900余种。 对每种重要病虫草害发生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详细介绍了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药剂种类和 剂量。图片清晰准确、叙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方便实用。
本书全面归纳并详细描述了当前土壤氮循环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全书完整地介绍了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原理、具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并提供了相关研究方法与技术涉及的应用实例和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客观地指出了这些方法与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本书共分为22章,内括绪论、细胞的形态结构与细胞分裂、上皮组织、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和骨组织、血液与淋巴、肌组织、神经组织、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管、消化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雌性生殖系统、雄性生殖系统、被皮系统、感觉器官、禽类的主要组织结构特征、畜禽早期胚胎发育;涉及牛、马、猪、羊、犬、猫、兔、鸡、鸭、鸽、鹅11种动物;采用了HE、镀银、美蓝、硫堇、卡红、荧光染色等多种技术。作者40余年的积累,收集了数十万张图片,终从中出来光镜和电镜图片1643幅。本书不仅图片影像清晰、色彩靓丽、设计精美,每一章的开始还有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发生及其组织学结构概述以及动物种间差异的精炼文字描述,全面系统地涵盖了动物细胞、基本组织、器官组织与胚胎发育的形态结构。它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广
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我国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作物需水量是确定作物灌溉制度以及地区灌溉用水量的基础,是流域规划、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农作物种植区划与布局等项工作的重要资料。本书是近20位专家学者长期定位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和凝练,系统探索了中国北方主要作物需水量与耗水管理。全书共分12章,包括绪论、作物耗水测定方法与对比分析、中国北方主要作物的耗水规律、作物耗水计算方法与应用、作物耗水点面尺度转换方法与应用、作物耗水对变化环境的响应、不同水资源利用目标的作物需水指标设计、中国北方主要农作物数字化需水量图、中国北方主要作物需水信息查询系统、作物水分动态响应模型与有限水高效灌溉模式、变化环境下的作物ET管理对策、基于作物生命需水信息的高效用水技术等内容。图表内容丰富,基
蔡津生、卢国宝编写的《中国食药用菌工程学》从工程角度进行编撰,符合当前食药用菌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 《中国食药用菌工程学》以较大篇幅介绍了食药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装备和高新技术在食药用菌中的运用,尤其是在精、深加工方面的应用,对提高我国食药用茵生产和加工技术装备的水平、启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思维,提高高精、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和食药用菌生产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土壤是农业之本,维持地力一直是保证农业收成的关键。《可持续农业土壤管理》一书的作者是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本实验室长期从事服务可持续农业的土壤科学研究,并根据实验室多年对服务农业的认识和总结写成此书。《可持续农业土壤管理》结合国内外相关的土壤管理实践,凝练出我国典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的可持续土壤管理模式,并分析其理论基础,以期为推广相关研究工作、服务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的回答。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 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 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 的人开始关注身边的野生动 物,加入到观鸟、识鸟、拍 摄鸟的人群中。本书全部采 用专业野生动物摄影师拍摄 的鸟类生态照片,并附简要 形态和生态习性说明,在城 市公园观察鸟类时,可通过 鸟类典型形态快速查询到该 鸟种。书中所提供鸟类中文 名的生僻字读音和鸟类常用 特征术语、测量参数和居留 类型,便于读者了解鸟类相 关知识。希望本书能帮助市 民百姓走进城市公园,走进 自然,认识身边的鸟类,促 进人与自然、人与野生动物 和谐共生。
本书共19章,主要分5篇。篇重点概述了我国桑树概况,包括我国桑树栽培概况、中国桑树的起源与栽培历史及不同生态区桑树栽培概况。第二篇重点阐述了桑树栽培生物学,包括桑树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桑树的生长发育及其特性、桑树种质资源、桑树品种及其选育及桑树基因组研究进展。第三篇重点为桑树高产栽培学,系统介绍了桑苗的繁育、桑园土壤及其改良、桑树的栽植、桑树施肥、树型养成、桑叶的收获以及桑园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第四篇为桑树保护策略,重点介绍了桑园的灾害及其预防、桑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第五篇为桑树多元化利用,重点介绍了桑树在生态、果用、饲用、药用、菜用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本书包括上、中、下三篇。 上篇是基础篇,包括第1章~第8章,主要介绍了规范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制和布局、仪器设备的配置和实验室的基本管理要求;土壤污染现状监测任务及监测分析技术的概述;元素监测的主要手段及在监测中的应用;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中篇为无机篇,包括第9章~第13章,主要内容是土壤样品的各种消解方法;18项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化合物等项目的测定,方法*是现行国标和行标方法,其次是推荐已经比较成熟、被同行业认可,但仍未进入标准的方法。 下篇是有机篇,包括第14章~第18章,主要介绍了有机物分析常规的监测手段,色谱、质谱和色质联用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收集、整理了针对土壤中可能存在的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包括总论、样品的提取与净化、多种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另外,分别在中篇和下篇的篇末设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 精神的开局之年, 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总结四十周年农业农村经济 发展成果,记录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特别策划出版《 中国农业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该书定位为一部 具有 性、资料性和实用性的大型工具书,记载了 中国农业、种植业、畜牧业、种业、农垦、渔业、农 产品加工、农机及乡镇企业等各方面重大事件、重要 农业文献、重要农业会议、主要经济发展水平、农业 机构和人事变动,涉农部门表彰的 单位和人物等 ,基本反映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农业大 事记》计划作为年度出版物,每年编辑出版一本。
《*中国农业行业标准(第9辑综合分册)》包括三个部分:部分为农产品加工及食品类标准,收录了绿色食品、农产品加工和辐照食品等方面的农业行业标准17项;第二部分为农业工程及技能培训类标准,收录了农业行业标准32项;第三部分为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类标准,收录了农业部公告标准18项。并在书后附有2012年发布的11个标准公告供参考。 本书可供农业生产人员、标准管理干部和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农业院校师生参考。
外来生物入侵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因素。我国是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人类生产生活及人类健康等都受到生物入侵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针对自然生态系统外来生物入侵问题,综合介绍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分布格局、外来入侵物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外来物种入侵机制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技术。本书围绕典型外来入侵物种,采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和环境DNA技术,并结合生物多样性阻抗假说、生态位理论等理论基础,重点从危害评估、扩散路径、阻截技术、防控技术及防控效果评估等方面介绍了典型外来入侵物种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
《你问我答:鸡腿菇生产技术问答》共分两章,章对鸡腿菇的生物概念和市场概念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解答。在第二章栽培中,相对详细地将作者多年来接受咨询的问题进行了划分和归类,如基本问题、菌种问题、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共有三百多个问题。 本书适合一线生产者作为床头书或口袋书使用,亦可作为科研、教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叶长江主编的《2015中国农垦统计年鉴》是一部全面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综合性资料刊。全书内容分为专载和十个部分,即:综合情况,农场组织,人口、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商品量、出口、物资,科研、教育、卫生,附录,并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反映了2015年全国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非国有经济资料的主要统计数据、内蒙古大兴安岭、内蒙古海拉尔、西藏国有农场情况及部分企业的经济指标资料。
农业标准编辑部编著的《*中国农业行业标准(第9辑种植业分册上下)》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收录了绿色食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和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等方面的农业行业标准44项;下册收录了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热带作物和粮食作物以及土壤肥料类等方面的农业行业标准44项。并在书后附有2012年发布的11个标准公告供参考。 本书可供农业生产人员、标准管理干部和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农业院校师生参考。
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对自然界常有不同的认识特点,从而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知识体系。由于生产生活环境的不同,也由于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常会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生产技术、生活技巧和社会习俗。《哈尼人的世界与哈尼人的农业知识》以主要生活在中国云南省南部,以梯田稻作为特色的哈尼族为研究对象,以挖掘哈尼族生物多样性智慧为目标,揭示了哈尼人对世界的认识,研究了哈尼人的有关农业知识。在此基础上,《哈尼人的世界与哈尼人的农业知识》探讨了现代农学的局限性和本质特点,探讨了哈尼族传统知识的价值等问题。
农业标准编辑部编著的《*中国农业行业标准(第9辑水产分册)》收录了2012年发布的水产养殖、水产品、水产饲料、渔业仪器设备、渔船、水生动物疫病、水产工程和绿色食品(水产类)等水产行业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56项。并在书后附有2012年发布的11个标准公告供参考。 本书可供农业生产人员、标准管理干部和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农业院校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