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大都市风貌固然令人流连忘返,然而北京地区的大自然也一样充满魅力。“北京自然观察手册”丛书是一套致力于向读者多方面展现北京大自然奥秘的科普丛书,涵盖花鸟鱼虫、动物植物、矿物和岩石以及云和天气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北京大自然的“小百科”。 其中《树木》分册,主要包括树木观察指导、北京树木和索引三部分内容。树木观察指导部分主要介绍了去哪里看树木,怎样观察、记录、识别树木,观察树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北京古树。北京树木部分介绍了135种北京树木的分类类群、形态特征、实用观察信息等详细内容,还介绍了许多有趣的树木观察点和命名故事。索引部分主要包括中文名索引和拉丁学名索引。 作者将人文历史与植物相结合,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命名,精准的观察要点,还有作者亲自实践总结出来的“实用观察信息
红豆杉的源头阐述到现在,从全世界的分布、研究、利用到我国的自然资源分析与人工种植发展,从繁育技术到紫杉醇的提取及综合利用等方面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红豆杉的相关知识。既是一部学术专著,也是一本科普读物。
......
王书凯、王忠彬、雷庆锋主编的这本《落叶树木实用图鉴》从林业生产及园林绿化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共编入东北地区常见的落叶树木49科106属150种(包括变种及品种),介绍了树木识别的基本方法,并配有彩色图片近2000幅,每个树种都有夏态和冬态识别特征及对应的彩色图片,是一本集实用性、知识性和科普性为一体的识别东北常见落叶树木的实用工具书。 本书的适用范围广泛,可供林业、园林绿化工作者及从事植物学、树木学、园林树木学、环境学、森林学等高、中等农林院校的师生学习参考,又可为树木分类的爱好者提供帮助。
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育了多姿多彩的动植物,为人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生存环境。《跟着湿地去旅行》通过图画配以中英文文字,生动描绘了湖北省多种多样的湿地,以长江为主线,以8个项目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展示了全省湿地类型和特点,展示了湿地景观的优美、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灵动,讲述了保护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的故事,这些故事取材于项目实施期间的真实案例。湿地很重要,但也很脆弱,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我们的保护。
《1978~2008: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30年发展报告》内容包括建设背景;建设历程;建设成就;建设投入;工程效益;政策措施;前景展望。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管理研究》总结了广东省自1994年率先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以来,在林业政策引导、林业法规保障、公共财政支持林业发展、生态公益林划定及生态效益补偿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对生态公益林政策演进及制度变迁与创新做了回顾和展望。也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新环境中广东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管理拥有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对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
彩叶植物是指植物在生长季节、生长季节的某个阶段或休眠期,叶片呈现由遗传基因控制的少见的颜色,如绿色、黄色、红色、白色、黑色、蓝色及其由上述叶色组成的混合色(复色叶)和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不同色彩(变色叶)的植物种类或品种的统称。本书对1030 余种彩叶树种,其中常绿彩叶乔木380余种、落叶彩叶乔木230余种、常绿彩叶灌木250余种、落叶彩叶灌木70余种、常绿彩叶木质藤本60 余种、 落叶彩叶木质藤本20 余种及其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普通"十一五" 规划?面向21世纪课程:森林培育学(第2版)》是普通“十一五” 规划,是在面向21世纪课程《森林培育学》(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林业发展现状和学科发展修订而成的。全书共5篇17章。其主要内容包括:第1篇森林培育理论,包括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森林立地、造林树种选择、林分的结构及其培育;第2篇林木种苗培育,包括林木种子、苗木培育;第3篇森林营造,包括造林技术、幼林抚育管理、林农复合经营、封山育林、造林规划设计;第4篇森林抚育更新与主伐更新,包括森林抚育采伐、林分改造、森林收获与更新;第5篇区域森林培育与林业生态工程,包括区域森林培育、林业生态工程与森林培育。
《九华山植物》主要收集、整理了378种安徽九华山植物,每个种分别介绍了基本信息、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及用途。结构清晰,图片精美,是林业科研工作者及植物爱好者重要的参考书,对于九华山植物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林业年鉴是一部综合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林业建设重要活动、发展水平、基本成就与经验教训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年鉴系统地提供我国森林资源消长、森林培育、林政保护、森林工业、林业经济、科技技术、专业理论研究、院校教育以及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年度信息和相关资料。
高寒半干旱的冀西北高原,位于内蒙古牧区与华北农区交错地带,为我国北方旱区的一个特殊生态型区。区域内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粮食生产刚刚不稳定自给。本区气候干旱,低温多风;土壤贫瘠,砾砂粗骨;管理粗放,低投多求;牧场退化,草畜失调,人畜超载。面对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合理开发区域农牧资源,不仅关系到人们脱贫致富奔小康,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与持续发展。 为了及时总结和交流项目研究成果,加速其转化生产力,张北试验区组织科技人员撰写了《高寒半干旱区农牧业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文集,文集汇编了张北试验区研究的成果,资料新颖,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促进冀西北高原和北方旱区农牧资源合理利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