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养猪业发展很快,但疾病一直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疾病一旦发生,如果能在早期准确地做出诊断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减轻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这本小册子对养猪生产中常见或可能发生的30余种猪病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简明易懂,适用于猪场管理和防疫人员使用。 本书在编写方法上对每一种疾病明确了定义、病原、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猪用疫苗种类及使用程序表和猪病用药指南表,收录了我国养猪业中广泛使用的疫苗和药物的种类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供参考。
针对现在养羊业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河北农业大学马玉忠、金东航教授主编了《羊病防治新技术宝典》一书。本书系统介绍了羊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养羊场的环境控制与防疫和保健、羊场的消毒和防疫技术、羊的主要传染病、羊的寄生虫病、羊的内科病、羊的营养代谢病及中毒病、羊的产科疾病和羊的外科疾病等,对羊病的发生原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作了详细介绍,以便帮助养羊户把因疾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限度。《羊病防治新技术宝典》从现代养羊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内容丰富,先进实用,通俗易懂,技术可操作性强,是广大羊病防治工作者和羊场兽医技术人员、动物检疫工作者、基层兽医的工具书,同时也是大专院校动物医学、动物卫生检验、养羊和羊病防治等专业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易感,病死率达100%,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书共包含80个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就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危害、预防措施、人员防护、健康养犬进行了介绍。本书图文并茂,内容贴近生活,适合大众阅读,实为大众了解狂犬病、预防狂犬病的知识读本。
本书紧扣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立足于犬猫临床实践,一改学科体系教材以知识介绍与传授为重点的传统编写模式。本书在简要介绍了犬猫生活习性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犬猫临床实践中的诊断技术、治疗技术,涉及犬猫临床中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及普通病;结合编者临床经验,每种疾病均从诊断与治疗的角度入手,注重知识的应用性。本书还介绍了观赏鱼、观赏鸟的习性与主要疾病,书末附有实训项目指导及丰富的临床病例辨析,以供学生锻炼疾病诊治技能。 本书中的诊断和治疗内容既注重临床基本技术,又紧跟我国和世界目前先进诊疗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沿,内容紧贴临床实践,实用性强,适合作为高职高专及中高职贯通畜牧兽医专业师生的教材,能满足学生拓展宠物诊疗方面知识与技能的教学需求。对于宠物临床兽医师,尤其刚从事宠物诊疗工作的新兽医师和
《肉牛健康养殖与疾病防治宝典》共分9章,包括投资准备、基础知识、饲养管理、生态养殖、临床用药、临床诊断、疾病防治、经营管理和信息发布等,内容涵盖肉牛养殖的现状及市场前景,养殖前的准备工作,养殖风险评估和效益分析,场址选择布局,牛场饲养用具、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不同生产阶段肉牛的饲养管理,肉牛常见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牛场经营管理及临床诊断、临床用药等。采用 以点带面 的形式,注重通俗性,兼顾先进性和基础性;从养牛户的立场出发,以生产过程为顺序,以生产需要为重点,内容循序渐进,浅显易懂;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新性相结合,内容全面,突出可操作性,力争每一个点都能解决生产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注重细节,侧重于做,弱化了理论和宏观性内容。 《肉牛健康养殖与疾病防治宝典》可供规模化肉牛场员工、专业
本书临床兽医学分册是以学科群为单位进行组稿编写的,包括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产科学3个学科。教材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按照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学科群综合课程实习三大教学模块编排实验项目。验证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和观测,强化理论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综合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群综合课程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素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实用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养兔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兔的品种、兔的繁殖、兔的营养需要与日粮配合、兔舍建筑及设备、兔产品及其加工、兔场的经营管理和兔的疫病监控等10个方面的技术知识,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该书既收入了编著者的科研成果、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也参考了前人和许多专家学者的宝贵资料,还总结了一些农民的实践经验,既突出了理论性,又突出了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适宜农村广大养兔生产者和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参考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农村职业中专学校及养兔培训班的参考教材。
林祥日主编的《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实训》包括二十个实训,主要内容为水质快速检测、常用渔药种类识别与质量鉴别、渔用药物一般鉴别试验、漂白粉有效氯的简易测定、水体测量和用药量计算、消毒药物的配制与消毒技术、组织浆灭活疫苗的制备及使用、培养基的制备、致病菌的分离与培养、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菌形态的观察、药物敏感性试验、水产动物疾病的常规检查与诊断、主要寄生虫(鞭毛虫、孢子虫、纤毛虫、吸管虫、单殖吸虫、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和甲壳动物等)形态观察、常用试剂、固定剂、染色剂和封固剂的配制以及病原标本的收集、保存与染色等。本教材操作性和实用性突出,可作为高职高专水产养殖及相关专业的实训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管理人员、水产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肉鸡疾病防治新技术宝典》是新农村快速致富宝典丛书之一,是由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陈立功老师主持编写。本书详细介绍了肉鸡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疑难病症及防控措施,全书共6章,分别介绍了肉鸡品种、解剖学及生理学知识,基础病理学知识,药理学知识,肉鸡疾病防控技术,肉鸡疾病诊断技术和肉鸡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个别典型性疾病配有彩图,图文并茂,一目了然。《肉鸡疾病防治新技术宝典》可作为高等农林大、中专院校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专业的师生参考用书,也可作为肉鸡养殖户、养殖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渔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作用。鱼虾疾病的防治是水产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淡水鱼病防治彩色图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淡水养殖中普遍发生的7种病毒病、17种细菌病、3种霉菌和藻类病、20种原虫病、15种蠕虫病、5种寄生甲壳动物病以及14种其他水产养殖动物疾病,以清晰的彩色照片和科学、准确的文字说明,为广大的水产养殖者和科技人员在生产实践中提供诊断依据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本书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和通俗性的特点,可供广大生产者、农技人员及本专业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版)于2003年4月出版。为了更好地适应广大畜牧兽医读者的需要,作者对原书作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改。以着重介绍健康养殖方式和疾病防控技术为主,突出了实用性和针对性。新增的主要内容有常见猪病的症状和病变彩图38幅,猪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并对原书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的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增订修改后,本书(第二版)内容更为充实、完善,通俗、易懂。
刘占民、李丽主编的《新编动物药理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全国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为农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和农业部推荐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十二章,在正文后附有实训指导。内容包括动物药理与药物学基本知识,消毒防腐药,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作用于血液循环系统药物,作用于泌尿生殖系统药物,作用于神经系统药物,影响新陈代谢药和解毒药等。《新编动物药理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全国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供农业高职院校畜牧兽医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也适用于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培训,更是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畜牧兽医生产一线从业人员的有益读物。
在鸭鹅养殖业发展的过程中,品种培育和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营养与饲料配制技术落后、饲料安全体系与产品安全体系不健全、饲养方式和管理水平落后,加上养殖水平低下、养殖规模小、养殖环境恶化、药物和疫苗滥用、养殖人员技能低等因素,制约了我国鸭鹅养殖业的发展,鸭鹅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病症越来越复杂,导致养殖成本增加,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为了帮助广大养殖工作者较为完整地掌握鸭鹅病的防治技术,我们精心编写了《鸭鹅病诊治原色图谱》。书中以通俗的语言、简洁的文字介绍了鸭鹅常见的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中毒病、普通病及流行病。书中还配有200多幅清晰直观的鸭鹅病的症状和病理照片,直观而详细地向读者剖析了每种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方法,尤其针对主要疾病提供功能类似的中兽医方剂
本书再版时保留了版的重点内容:羊的品种、羊的繁殖、羊的饲料生产及其加工调配技术等13个部分内容。新增加的内容:在羊的繁殖部分详述了人工授精技术,并增加了羊的胚胎移植新技术;在羊病防治部分,增添了影响羊正常繁殖的绵羊生殖道弯曲杆菌病、绵羊和山羊的地方性流产和较常见的非进行性肺炎等。 本书不仅适合畜牧技术人员、广大农牧民养羊专业户及从事养羊生产的管理人员阅读,不可作为农村科技培训教材、农业院校畜牧专业师生参考用书。
主编,包括兽医病理基础篇与兽医药理基础篇两部分,共16个学习情境。兽医病理基础篇主要内容包括疾病概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水肿、脱水与酸中毒、组织细胞损伤与代偿修复、缺氧、发热、炎症、黄疸、肿瘤、动物尸体剖检技术;兽医药理基础篇主要内容包括动物药理基础知识、抗微生物药物、抗寄生虫药物、作用于内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解热镇痛抗炎与影响组织代谢的药物;技能训练单列于正文后,可供教师及读者参考使用。 《兽医基础》的编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适用性,学习情境前增加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学习情境后设本章小结、教学建议、学习建议和复习思考题,并在部分学习情境后附有知识拓展。
本教材依据动物疫病防治员 职业技能标准,设计项目化、任务式编写体例,包括3个项目13个任务,共计86项专项实用技能,系统介绍了兽医临床资料收集、临床检查的程序和建立诊断、动物内科疾病的诊治等内容。教材根据生产岗位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包含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训,强调动物疫病防治相关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水平。本教材可供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参加技能培训的学员参考使用。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乔传玲、杨焕良、陈艳、辛晓光、陈化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