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临床应用和民间使用的防治家畜、家禽、小动物、水产动物、经济动物、观赏动物等疾病的将近700个中药验方,以及其巧妙施用。全书对处方的配伍与应用的叙述,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非常直白、通俗易懂,广大读者一看即能应用,是一部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中兽医工具书。 本书不仅是广大兽医技术人员、专业养殖户良好的工具书,同时也是高等院校中兽医、动物医学、畜牧等专业师生的良好参考读物。
临床兽医的主要任务,就是诊断和治疗疾病。正确诊断是进一步治疗疾病的 基础和前提,没有正确的诊断,很难有正确的治疗,因此,临床鉴别诊断是兽医工作 者的必经之路。 建立正确的诊断,以下3个步骤必不可少: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包括患病动物 的既往史,现症的临床检查以及实验室、影像学等特殊检查);综合分析,形成假设; 临床实践,验证或修正诊断。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动物疾病越来越复杂,动物主人对兽医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面对疑难病例时,大多数临床兽医希望借助一本现成的参考书,将已获得的临床 信息汇集成一系列鉴别诊断目录。本书能够为临床所见的大多数情况提供鉴别诊 断参考,避免了临床兽医不得不参考多本教科书,才能获取所需要全部资料的情 况。我们相信本书中文版的面世对于中国的临床兽医是一个福音,对推动我国兽 医水平的提高会有所帮助。 本书
本书用300多幅图片和简洁的文字介绍了猫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生殖系统的形态、功能及组织结构,将各个部分的结构、组织学形态通过一种简明的图谱形式呈现出来,并且内容与兽医实践相结合。本书适合动物医学、生物学、医学、动物科学等专业师生、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兽医临床病例分析(精)》系作者夏基、雷丁多 年来临床实践的总结,书中的病例均精选自作者的实 际案例,每个章节都根据疑难程度划分等级,由浅入 深。在分析临床病例时,作者从临床兽医的需求出发 ,内容涵盖了病史介绍、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 像学检查、其他检查、治疗、监测和预后等方面,全 面分析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病例,重点强调了血 清生化检查的综合判读。 对于大多数患病动物来说,临床生化检查是病例 基本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临床生化检查的 原因包括: 对表现健康的动物进行疾病筛查(麻醉前检查 或老年动物体检); 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检查指标与参考范围的 偏离度可能与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 但并非所有检查都适用: 鉴别诊断; 判断预后; 确定药物毒性; 通过系列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国际上公认的重要人兽共患病之一,目前在全球呈反弹趋势,并已成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布病形势也相当严峻,由于我国牛羊饲养量大幅增长、活畜远距离频繁调运等各方面原因,我国畜间布病发病区域不断扩大,牛羊感染数量急剧增加。 本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布病概述、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候与鉴别诊断、致病机制、布鲁氏菌免疫学、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布鲁氏菌病疫苗、布鲁氏菌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布鲁氏茵病综合防控、人员防护与生物安全、附录。 本书坚持学术与实用并重的原则,既详细阐述了布病研究与防控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全面介绍了该病防控实践中的措施和技术方法,适合于从事布病研究与防控的广大科技人员,以及疫病防治一线的兽医工作者参阅。
本书以宠物门诊实验室检验中的显微镜检验为主。书中介绍了显微镜检验的使用、各种检验标本的取样和显微镜检验(镜检)的基本操作;对比介绍了犬、猫、猪、兔、鼠、禽的血液细胞形态,帮助读者注意分辨不同宠物血细胞的特点,防止误判;介绍了尿沉渣的形态学检验,方便读者对泌尿系统不同层次脱落上皮的形态比较;介绍了粪便中常见的消化产物、寄生虫及虫卵、易与虫卵混淆物,使读者能够鉴别各种寄生虫及虫卵的形态特征;介绍了宠物皮肤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介绍了体腔液中的脱落细胞,帮助读者鉴别恶变细胞的特征。
本书收录了《中兽医医药杂志》1982年至2011年登载的有关牛病诊断、治疗的理法方药和典型医案。编者经过精心整理、编撰,贯中参西,以科学实用为目的,力求体现先进性、系统性、完整性,为中兽医防治牛病提供实用的诊疗技术和方法。 全书分为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传染病、寄生虫病、代谢病与过敏应激性疾病、中毒病、眼科病、犊牛病、其他病和附录,详细介绍了每种疾病的病因、主证、治则、方药、用法及典型医案等。本书内容翔实、重点明确、结构合理、通俗易懂,适用于广大基层兽医专业人员阅读,也可供农业院校兽医专业师生和养牛场(户)技术人员阅读与参考。
本书收录了《中兽医医药杂志》1982 2011年登载的有关猪病诊断、治疗的理法方药和典型医案。全书分为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中毒病与营养代谢病、其他疾病和附录,详细介绍了每种疾病的病因、主证、治则、方药及典型医案等。 本书内容翔实、重点明确、结构合理、通俗易懂,适用于广大基层兽医专业人员阅读,也可供农业院校兽医专业师生以及养猪场(户)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
《小动物临床技术标准图解(精)》(作者苏珊·泰勒·依斯特曼)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小动物临床常用技术14项,包括:静脉血采集、动脉血采集、注脉技术、皮肤检查技术、耳部检查、眼科技术、呼吸系统检查技术等。《小动物临床技术标准图解(精)》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血吸虫病原生物学、组学、生理生化,发育与生态、感染免疫学、动物血吸虫病的危害、终末宿主及宿主适宜性、流行病学等相关基础知识,家畜血吸虫病诊断、防治等相关研究成果、技术方法和经验,及农业血防思路的形成及实践等内容。本专著中采用的材料主要来源于作者实验室的部分研究成果,及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专著、论文等。本专著是一部兼有学术性和实用性的专著,可供从事日本血吸虫病及其他寄生虫病防控的科研、教学、基层专业人员和学生参考,对推进我国日本血吸虫病消除工作、促进疫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兽医寄生虫学学科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汪建国、王玉堂、战文斌、陈昌福主编的《鱼病防治用药指南》整理和收录了我国已发布*的全部兽药国家质量标准中的水产用兽药品种,完整地介绍及引入了国家标准和说明书中所载的通用名、主要成分、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药理作用、适应证、用法和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休药期、规格等,并编入了实践经验总结出的具有参考价值的使用指南内容。药物制剂包括抗微生物药的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微生物中药制剂;杀虫驱虫药物的抗原虫药物、驱杀蠕虫药物、杀虫驱虫的中药制剂;消毒药物的醛类药物、卤素类药物;调节水生动物代谢与生长药物的激素药物、维生素、中药制剂及其他药物;环境改良剂和水产用疫苗等。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概论,包括我国动物药学的发展概况、药用动物的基源与分布概况、蛋白质组学与中药"鲜药"研究;下篇为各论,共收录药用动物110种,涉及到药材238种。对各动物门中的药用动物及其药用部位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临床研究、毒副作用等方面的现代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本书收录药用动物的内容,一般包括【别名】、【生境与分布】、【药用部位】、【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现代研究】、【备注】、【参考文献】等八项内容。其中,【生境与分布】、【药用部位】、【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现代研究】、【参考文献】是每一个药用动物的项。 本书可供药学、中药学教学、科研以及药品生产企业人员参考。
内容简介美国科学研究委员会(NRC)(1998)第十版《猪营养需要》出版已经17年了,这期间全世界乃至我国的养猪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中国养猪业规模化的迅猛发展、猪品种的改良、养殖模式的更新,对猪的营养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在广大养殖界朋友的期待中,《猪营养需要》(第十一次修订版)于2012年7月正式出版。本书共17章,更新了上一版中9个章节: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猪营养需要量估测模型,矿物质,维生素,水,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营养对养分排泄和环境的影响,营养需要量表和饲料原料组成;删除了上一版中的第9章“日粮配制”;同时增加了7个章节:脂类,碳水化合物,玉米和大豆加工副产物,饲料污染物,饲料加工,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化率,未来研究方向。营养需要量标准和原料数据库是猪饲料配方的基石,精准的营养需要量和原
作者任晓明将近30年来在国内外猪病防治方面的科研、教学成果和临床经验编写成《猪病临床快速诊疗指南》,建立了以症状为核心的猪病分类体系,以代表症状为核心进行编排、编写,改变了传统的以病原为核心的编排模式。之所以这样编写,是因为在发生猪病时人们首先看到的是症状。以症状为核心进行猪病分类,不但切合实际,而且作者多年实践证明是临床上进行快速准确诊断猪病的有效方法。也便于初学者快速掌握猪病的诊断要领。对于重大以及确有必要确诊的猪病,在建立了初步临床诊断结果后,以此作为导向,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病毒学、细菌学等诊断技术进一步进行实验室确诊,以便验证快速临床诊断法得出的初步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及可信性。
《水产动物疾病》对各种水产动物的疾病从病原学、引发疾病的因素、流行特点、症状特征、诊断要点及防控技术措施等方面都做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其内容综合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动物疾病研究的新成果与新技术,基本上达到了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的完美结合。本书可供广大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防疫检疫科技人员、大专院校教学及科学研究专业人员学习与参考。
本书概括了我国的动物流行病学工作者超过半个世纪的鼠疫预防与控制实践所积累起来的工作成果。全书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介绍了鼠疫动物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自然疫源地学说,基本工作形式——疫源地调查与动物病监测,以及在这些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技术方法,并使这些引入的技术带上动物流行病学的特色。下篇介绍我国的鼠疫工作者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分布在我国广阔土地上的1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在这些疫源地中的流行规律,作为鼠疫主要宿主的啮齿动物,以及作为鼠疫主要媒介的节肢动物的生物学与疾病特征。 本书是我国鼠疫研究工作者的读物,也可以供卫生行政人员参考。
《非洲猪瘟》是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多位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专业人士编写而成。编写过程中,编者以非洲猪瘟的基础知识和防控技能为线索,重点阐述了该病在全球的分布和流行趋势,并对我国的防控形势、风险分析和应急计划进行了总结,其主旨是全面系统地介绍非洲猪瘟的理论研究和试验操作技能。 全书共分为理论篇和技术篇两大部分。理论篇包括非洲猪瘟概述、病原学、分子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风险分析、应急预案、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意义、流行趋势和防控展望共13章,较为详尽地阐述了非洲猪瘟的危害和防控特点,包含了该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进展;技术篇包括样品的采集和运输、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抗原检测、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检测、遗传分析和溯源共6章,是对非洲猪
K.M.泰弗-布朗*的《鱼类应用药理学》有大量 关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控的案例以及与生产应用密切 相关的实验研究成果,包括渔药给药方法、安全使用 方法、法律法规、常见抗菌药、抗寄生虫药、麻醉剂 、繁殖诱导、性别控制和渗透调节等药理学内容。同 时,本书还囊括了免疫刺激剂、疫苗等应用普遍的预 防性生物制品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是养殖户或水产 养殖一线人员*关心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原书为 了保证系统性,介绍的部分药物在我国属于禁用渔药 ,该部分药物的使用应该严格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
布恩.A.琼编*姜晨、李朋译的《小动物B型和M 型超声心动检查技术(精)》分为六个部分,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声像图的获得和主观评定、超声心动测量参考值、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疾病、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等。本书的目的在于提供有助于读者获得高质量超声心动图的扫查技术信息。通过声像图、动态图以及超声心动图的测量和评估信息来实现本书的目标。超声心动检查技术和评价的技巧,会使该手册中出现的常见心脏疾病诊断的指导方针*容易使用。
《兽医针灸学(英文版)》系统地全面地介绍了中兽医的发展历史,阴阳、脏腑、奇经八脉、气血津液等基础理论,分不同动物(马、牛、猪、羊、骆驼、犬、猫、兔)阐述了针灸穴位的位置、针灸方法、功能,还介绍了一些实验动物(兔和鼠)的实验针灸穴位,以及动物疾病针灸治疗实验和针灸麻醉的相关内容。本书由刘钟杰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