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木材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建筑与室内装饰装修用材之需求量大幅上升。 本书记载了隶属83科的205种进口木材,其中亚洲及大洋洲木材135种,隶属52科;非洲木材21种,隶属8科;南美洲木材26种,隶属17科;北美洲木材18种,隶属6科;俄罗斯木材5种,隶属1科。以图示与简介的方式叙述其木材特性,对木材加工产业特别是地板、家具、胶合板、木线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供从事木材科学研究、检验鉴定、教学、生产、贸易以及使用单位参考。书中的树种中文名(木材名称)均按现行国家标准GB/T18513-2001《中国进口木材名称》进行命名和排序,对个别尚未定名的树种,暂用其原文。
本书收录辽宁木本植物81科187属638种6亚种111变种48变型,计803个种及种下单位。另外,本书还收录了数十个栽培品种。其中,野生357种6变种76变种17变型,计456个种及种下单位;栽培281种35变种31变型,计347个种及种下单位。本书是迄今为止东北收录木本植物总量较多的资料。 本书出版价值体现在所收录的植物中,有11科为东北木本植物新纪录,均为栽培;新纪录属30个,其中野生的为黄连木属Pistacia L.,其他均为栽培;新纪录102种19变种5变型,其中,裸子植物4种1变型,被子植物98种15变种4变型。同时,补充完善了引进属或种的中文资料、验证了宽叶胡枝子在东北存在的真实性、红王子锦带的分类地位得到修正,弥补了现有资料的不足之处,体现了对科学严谨负责的态度。 本书所收录植物的形态特征都有精炼而准确的描述,95%的种配有原生态照片及分类特征照片,生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阐述了林木遗传育种学的原理和方法,涉及森林遗传、林木育种原理和常规技术、生物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等内容。将森林遗传学与林木育种学紧密结合,融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及时反映了本学科的进展,尤其是我国林木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成果。每章后附有参考文献,书后有名词解释等。 本书可供广大林业工作者、专业研究、教学、生产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林业院校师生的教学用书。
《内蒙古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类型与植物区系组成》是历时3年科研调查编写而成的一本学著作。《内蒙古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类型与植物区系组成》详细记载了呼伦贝尔市湿地野生维管植物375种,每种植物配有拉丁学名、中文名与中文别名以及蒙名,分别从生态型、生活型、基本形态特征(主要识别特征)、生境、分布,在呼伦贝尔市的详细产地、资源利用等方面对每一物种进行描述,且附有必要的彩色图片,并对科内各属作检索表以方便使用。在此基础上,《内蒙古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类型与植物区系组成》对呼伦贝尔市湿地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生态类型与生活型统计,并以群系组为单位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将呼伦贝尔市湿地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30个群系组,对每个群系组进行详细描述。在第二章的末尾我们按照不同的湿地类型对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紧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农业是用水大户,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农业节水作为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工程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管理节水技术,对于工程节水技术,如渠道防渗、管道灌溉、喷灌、微灌、田间工程等。为了全面推进农业非工程节水技术的应用,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作者在搜集了外大量技术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和技术积累,重点对近几年山东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以期在类似地区发展农业非工程节水技术中作为参考。本书内容包括外水资源和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农艺节水技术、管理节水技术三部分。
《长江中下游滩地杨树栽培与利用》一书是上述课题对该部分研究的系统总结。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滩地概况的调查,滩地立地条件的划分和滩地利用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滩地综合治理的一整套实施方案;根据滩地杨树的引种和栽培试验,筛选出了适宜滩地栽培的杨树品种及无性系;通过对滩地杨树的生理生态研究,得出了在淹水条件下杨树主栽品系的生理特性;通过对滩地杨树生长规律研究,系统分析了杨树的生产力,并对不可立地、不同密度杨树人工林生长量进行了预测;为了保证滩地杨树造林的质量,还系统总结了杨树苗木的繁育技术;通过对滩地立地质量的评价和划分,提出了滩地杨树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经营管理方法;通过对滩地杨树主要经营模式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滩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和钉螺的影响,并对这些主要模式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