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被要求改物体、想法和现状时,他们更倾向于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因此,人们可能会直用加法来解决问题,不去考虑做减法的解决方案可能更好。 参与者之所以鲜少提出减法方案,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些方案的价值,而是因为他们压根没有考虑到这些方案。 这可能解释了我们为何会受困于一些问题,包括超负荷的时间安排,制度性的繁文缛节,以及对地球的破坏性影响。如果不做出改变,我们就会错失许多让生活更充实、机构运作更高效、地球更宜居的途径。 减法主张 少即是多 。减法是实现 少 的过程,但这与 少做事 是不同的。事实上,要实现 少 往往要做更多或者想更多。因此,减法不意味着极简主义,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或者反对技术,也不意味着尊奉某种闲适之道。 《减法》这本书探讨了人们喜
本书是知名儿科医生崔玉涛继《崔玉涛育儿百科》后,将医嘱延伸至养育生活的一部力作。崔玉涛医生在20年里对中国家庭养育行为行了跟踪随访,从上千次的真实案例中提炼出65个真实诊疗案例,总结出31个当代常见的养育误区和盲区,为当代家长提供了一套更加科学的儿童健康管理方法,帮家长遵循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建立养育方案。这本书既是轻松风趣的儿科医生手记,又是严谨专业的养育科普。书后附录里的53条关于科学喂养、视力保护和口腔健康的专业指导,以及随书附赠的《6~24月龄宝宝的辅食攻略》,让这本书建立的科学养育法搭配前沿育儿技巧,带新手家长更快升级为孩子的健康管理师。
上游思维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思维。与之相对的是下游,在下游解决问题,我们只能被动反应,治标不治本。 作者丹 希思提出,大部分人都处于下游区域,疲于应对一个又一个问题却无力摆脱。我们太过专注于眼下,却忘了逆流而上,去上游寻找问题的干预。 书中列举了上游行动的成功和失败案例,揭示了三大思维陷阱和七大成功策略。 三大思维陷阱:无视问题、缺乏责任心和隧道视野; 七大成功策略:团结合适的人、改变系统、找到抓手、设置问题预警、谨防假成功、避免二次伤害、找到单的人。 上游思维不仅适用于组织,也可以用来改善个人生活。如果你经常处于 救火 状态,如果你想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不妨来看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