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收录了老舍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自选的短篇小说集《微神集》和中篇小说集《月牙集》,篇目包括《上任》《大悲寺外》《黑白李》《断魂枪》《月牙儿》《我这一辈子》《不是问题的问题》《且说屋里》《新时代的旧悲剧》等。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长篇小说经典。作品以军阀统治下的北平为背景,真实地描绘了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作品意蕴丰厚、手法高超,不仅具有社会批判的内涵,也是老舍小说 批判国民性弱点 总主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问世以来,受到广泛欢迎,曾数次再版,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等。 1981年,人文社印行了由著名版画家高荣生先生进行封面设计的《骆驼祥子》新版本,内另附高先生所作木刻插图5幅。高先生插图手法讲究,对比明显,意蕴丰厚,不可多得,可谓名作名画完美结合的范例。该版本书影也被***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收录使用。 此次重版,封面和插图选用了高荣生先生的作品,文字以校勘精良的《老舍全集》本为底本,综合《骆驼祥子》的手稿、1941年版、1981年版,对个别文字进行了修订,希望
本书为《民国笔记小说粹编》之一种,系民国时期笔记名著之一,以笔记形式记述了1911年至1915年间的朝野掌故,是袁克文的笔记中的精彩之作,共2万余字,均属稀缺史料,可作为民国史研究的参考资料。《寒云日记》,是作者日记,记录甲子(1924)至庚午(1930)7年间事,主要叙述友朋游燕之迹,而于所酷嗜者如货币、邮券、图书等多有记述。据传甲子、乙丑二册为张学良将军携带,后在香港遗失,现所遗存,仅丙寅(1926)、丁卯(1927)二册。1936年,少岩将其影印出版,其中凡述及重要文物如印玺、货泉,书中图凡数十幅。
本书为《民国笔记小说粹编》之一种,系民国时期笔记名著之二。《退醒庐笔记》是作者孙玉声自1925年起在上海《大世界》报上连载的专文结集,分上下两卷,收文150余篇,记载晚清民初以上海地区为主的文坛轶闻、坊间传说、社会风俗,有 具体了解清末民初士林风尚的手资料 之誉。《健庐随笔》作者曾任上海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是民国著名法学家。本书收录其 闻见所及 登诸报刊 的随笔80余篇,主要记述民国政界轶闻、民间趣事、历史掌故,为研究民国政治提供了重要史料。
本书为《民国笔记小说粹编》之一种,系民国时期笔记名著之二。《蜷庐随笔》是清末民初名士王伯恭所撰的著名笔记。记录晚清及民初政界人物和事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初载《小说月报》第9卷第7期,后由阚铎出版单行本,线装铅印,不分卷,标 无冰阁 。本次整理依据文海出版社出版之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9辑 。《趋庭随笔》为清末民初文化名人江庸的笔记作品,书中所记,主要为晚清至民初的官宦闻人、名士显贵的言行,翔实多趣,真实可信,具有较高是史料与学术价值;行文生动雅洁,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本次整理依据文海出版社出版之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4辑 。
王小波经典短篇小说集,《似水柔情(精)》收录《南瓜豆腐》《樱桃红》等成熟期短篇小说代表作。这些作品充满肆意的想象力、幽默的调侃以及在现实基础上的变形,极具风格化,体现了王小波日臻成熟的文学理念和小说技巧,读来酣畅淋漓,令人拍案叫绝。同时收录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很好编剧奖《东宫?西宫》原著小说及电影剧本、舞台剧剧本。
《连队之河》所选录的颗颗“荆棘鸟的歌唱”,作者刘跃清细数行囊、反复斟酌的很爱。《兄弟爱情》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两位指挥员同时爱上一个女文工团员情与爱、血与火交织的故事,刊发于2006年《解放军文艺》第8期,当年《小说选刊》第9期选为头题;《他的世界鲜花盛开》说的是一个参加抗震救灾的士兵心理受刺激后,患,很后以鲜花盛开的方式告别人生,2103年《解放军文艺》地2期发表;《立地成佛》讲了一个“不忍杀生“的和尚拜鬼子所赐如何变得杀鬼子”不眨眼“的心历路程;《连队之河》说的是当下军营生活的那些事,2008年发表在《解放军文艺》第5期后,获全军中篇小说奖;《遥远的手榴弹》、《从军行》、《一封没有署名的信》、《飞翔》、《追击》、《繁衍生息》等这些“鱼眼睛”曾散落在多个刊物上,有的还获过这样那样的奖,现在把它
墨非编著的《别让内向毁了你(人际交往中有效的心理策略)》结合了心理学和行为学上的一些研究成果,同时用历 或者生活中的一些生动的例子,帮助大家改变心态,迎接成功。同时,书中有许多具体的指导方法,让每一位想克服内向、懦弱的朋友事半功倍。希望大家可以在本书的帮助下,砸碎“内向”的心锁;根据书中的方法和指导成为职场达人,从此在人生路上获得幸福与成功。
\\\"本书精选老舍经典中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月牙儿》《断魂 》等,篇篇皆为经典中的经典。这些作品多取材于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挖掘对人民生存、命运的思考。为了尊重原著,我们保留了原文中的古今异体字、传统的标点使用习惯等,力求确保作品的原汁原味,其中对一些北京方言、难解字词,做了注释,毫无阅读障碍。这些作品文笔细致入微,极尽渲染之笔触,让人从诙谐之中体味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