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 世界文学史 ,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 文学的远征 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 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 金句
包含三部短篇小说集《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怨女》,两部长篇小说《半生缘》《小团圆》,三部散文集《流言》《华丽缘》《重访边城》。 《倾城之恋》:收录张爱玲23-24岁创作的短篇小说,包括《DIYI炉香》《心经》《封锁》《倾城之恋》《金锁记》等。 《红玫瑰与白玫瑰》:收录张爱玲24-27岁创作的短篇小说,包括《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郁金香》等。 《怨女》:收录张爱玲30岁以后创作的短篇小说,包括《怨女》《色,戒》《同学少年都不贱》等。 《半生缘》:张爱玲长篇小说代表作。顾曼桢与沈世钧原本是一对相爱的恋人,却因为命运的捉弄而分开。多年后,曼桢和世钧又在上海相遇,而岁月变迁,一切都回不去了。 《小团圆》:张爱玲长篇自传小说。《小团圆》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张爱玲ZUI深知的人生素材。 从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创作全集17种,裸脊锁线口袋本,以更轻盈、更新潮的形式展现文学巨匠与思想先锋开阔有趣的灵魂。从小说、散文到杂文,文字与不同文体碰撞出能量的火花,在大先生深邃的文字中重新认识世界与我们自己。首创民国风复古口袋本,外带出行无负担,让阅读鲁迅成为生活日常。收录钱理群教授10万字导读,新增近2000条注释,帮你减轻阅读经典的心理负担,一套所有人都能畅快阅读的鲁迅文集!
《刘震云作品选》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小说作品选集,收录了刘震云自1987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塔铺》起至今30多年来获奖无数的经典代表作。包括《一日三秋》《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我叫刘跃进》《温故一九四二》《一地鸡毛》六部作品。
丰子恺 美育 大成之作。22篇深富洞见的美学文章,10幅丰子恺经典漫画,13幅世界名画,24幅高清建筑图。文艺大师丰子恺以独一无二的轻松视角、信手拈来的典故传说、琳琅满目的名家名作,为我们带来思想与视觉的双重盛宴,带我们了解绘画、建筑与音乐,结识艺术巨人,探寻美在人类社会中的流变。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36篇精选美学散文,28幅丰子恺经典漫画,20幅高清世界名画。文艺大师丰子恺以艺术家的眼光、散文家的文笔,为我们擦亮双眼,带我们体验 艺术的生活 ,深度挖掘日常生活中深藏的绘画、音乐、建筑之美。
《活下去的理由》 这是一本用痛苦写就,却能让人走出痛苦的书。24岁时,作者马特 海格不幸被命运选中,成为抑郁症患者。本书讲述了这个并不比任何人坚强的年轻人,一点一滴克服精神上的极度痛苦,从绝望中活下来的故事。 在《活下去的理由》中,已成为小说家的马特再次回望生命中那段艰难的时光:他的脑子里着了火,但没人能看见那火焰,身体仿佛在急速下沉,坠入一个让人窒息的幽闭空间。他如惊弓之鸟般恐惧一切,甚至害怕自己的影子 马特一面以文学手法精确再现那些不被理解、无法言说又撕心裂肺的精神痛苦,代抑郁症患者发出那些不曾被世界听到的呼喊;一面又用举重若轻的笔调,讲述他在爱的陪伴下一次次击退黑暗的经历,向读者分享了一场绝望与希望并存、黑暗和温暖交织的生命之旅。 这本书不只是关于抑郁症,更试图探索在充满
《人间信》: 我曾想做个英雄,为我家的羞耻复仇,但父亲立在我面前。 鼻青脸肿的我等待一个拥抱,等来的却是粉碎。 我的新生从死里来,侥幸攀上时代的列车,轰轰烈烈向前。 我祈求光芒吞噬我黑暗的过去,直到自己也被吞噬。 《人间信》以“我”的经历为引,讲述了四代人、半个世纪爱与恨的循环往复。众生皆苦,人生不易,这是每一个普通人在尘世浮沉中为自己争取的人间。 《人生海海》: 他是全村最出奇古怪的人,古怪的名目要扳着指头一个一个数: 第一,他当过国民党军队的上校,是革命群众要斗争的对象。但大家一边斗争他,一边又巴结讨好他,家里出什么事都去找他拿主意。 第二,说他是太监,可我们小孩子经常偷看他那个地方,好像还是满当当的,有模有样的。 第三,他向来不出工,不干农活,天天空在家里看报纸,嗑瓜子,可日子过
史学大家许倬云怎样看待美国沧桑五十年? 功成名就后的张艺谋,如何看待艺术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拥抱娱乐至死时代的马东为何“底色是悲凉”? 喜欢洞见未来的罗振宇,把做生意视作“最有尊严的生活”? 十三邀,是著名知识分子许知远与各行业、各领域领军人物共同对个体与时代做出的观察与思考。他们各自以独有的视角,在个体与时代、智性与审美、自我与世界、见识与创造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全面展示出我们时代很优秀的头脑与心灵对历史、当下和未来做出的追问和探索。 与视频节目不同,图书版《十三邀》打破了1至4季的区隔,重新划分为艺术界、演艺界、人文知识分子、时代浪潮人物等四大领域,使得每个领域的意见、经验与心得更加具有模板作用,以不同领域中正在发生的样本,探求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切片,进而带
2024年是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随想录》包括《随想录》《病中集》《真话集》《探索集》《无题集》。巴金于晚年创作完成这部杂文集,直面 文革 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展现了他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以及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他以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他对过去的反思、追求真理的精神也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碑。
1823年春,歌德重病了一场,康复后深感必须立马着手整理和发表他与席勒的通信,因为 这本书的问世,将让有识之士领略一种在这个世界上很难再出现的关系 , 这将是对德国人,我甚至可以说是对人类的馈赠 。歌德晚年立志整理出版的,便是我们这本《歌德席勒文学书简》。 歌德比席勒年长十岁,25岁(1774年)便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轰动整个欧洲,自此 封神 。之后近二十年里,歌德发表了多部作品,却反响平平,所有人都以为他已才思枯竭,德国文学的歌德时代已过,连他自己也说 我的艺术血管逐渐干枯了 。然而,天才总是成群结队而来。伟大诗人歌德,在1794年等来了他的真正知音,另一位伟大的天才 席勒。高山流水,得遇知音,两位天才在之后的十年里互相启发、共同创作,人生 开挂 模式重新开启。《浮士德》《威廉 迈斯特》《阴谋与爱情》
他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他是林徽因的挚爱的父亲。世上第一部《林长民集》面世;林长民携林徽因欧游日记,致林徽因、梁思成等书信首度完整呈现。 林长民,字宗孟,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书法家。林徽因之父。中国近现代史上那段新旧交替的岁月里,他矢志报国,力主宪政,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1919年,更以一篇《外交警报敬告国民》的檄文,引发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他的书法承袭晋唐,兼收魏碑,在书坛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为人和思想,也对长女林徽因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 《林长民集》系林长民作品的首次结集,由林徽因研究专家陈学勇、林徽因外孙女于葵联手编注,其整理、编选、注释耗时多年;收录迄今可以发表的林长民全部诗、文、日记、书信和翻译文字,是林长民作品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1-4)》由王鼎钧著
本套装含ZUI新版《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文城》共六册图书+套盒+赠送护书袋
《古文新观(版刻对照本)》由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夏晓虹教授精选了20篇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古文,按照历史年代排序,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涵盖各种文章体式,兼及各时代与名作家。每篇选文都加入了注释和导读,同时附有无句读的影印版刻图片及用于对照的简体汉字,引导读者深入理解文章的特色、作者的情感,在进一步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可供大学及中学生课外学习,也可供成年读者自我训练。
本书为《张岱全集》之一,是一部百科全书式著作,也是张岱最有名的著作之一,其内容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广采博收,共计二十大类,四千多个条目。此书早年在我社出版,具有非常好的社会反响。此次修订整理,利用新见抄本校核底本,增补校记、纠正了此前版本的诸多错讹。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增订版》 本书是余华35年(1989-2024)杂文精选集。他走遍世界,以亦庄亦谐的笔锋将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一记录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固有病灶,由外而内深刻反省。在与世界的踫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变迁中的中国。除此之外,他还用特有的幽默记录了自己平日看球、旅行、养娃的点滴趣事。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山谷微风》 中国文学-散文-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