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家族记忆史,透过人物的命运沉浮,展现了西南边陲城市昆明自民国至共和国近百年的风云变幻及新旧冲突,时代风暴对一个大家庭的影响,细腻地描绘了在时代巨变的潮流中,一群普通人恪守传统美德,坚守人性的美好信念,以至情至性彼此温暖,造福社会。 书中附有百余张珍贵照片。
一部法医兄弟的真实尸检手记,一幅法医视角的人性浮世绘。 24宗真实案件,悬念迭起!车祸现场送尸疑点重重,牵出城市入海口处的 尸体黑市 ,那里的 尸体 明码标价、生意火爆;4年间3起命案,北方夏末秋初的 青纱帐 成为罪恶和恐惧的代名词;一栋老宅,6年间陆续有8人入住其中,自位女租客在屋中被残忍杀害后,又接连发生2起命案,老宅成为名副其实的 凶宅 20余种专业法医手段,全程高能!DNA检验鉴定技术、鲁米诺试剂、煮骨断龄、颞骨岩检验、蛹壳观察、硅藻实验、颅相复原、人皮手套 技术之下,所有的罪恶都有迹可循。 真相背后的众生万象,发人深思!猥亵女学生的 优秀教师 被多次纵容,直到有学生惨死在教师家中;习惯被强势母亲控制的儿子,在面对不公时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匕首;遇害一年多的女孩,父母兄弟俱在,却无人关心,他们担心的
阿布拉莫维奇工作室的艺术总监马林向25位先锋女性提出了同一个问题:能否为您创作肖像?为了 透彻地了解她们,他开展了一系列访谈,以理解她们毕生的创作。 她们谈论艺术、美、欲望、痛苦、成功、名声、羞耻、死亡、性、反叛、灵性、种族、遗产、 ……她们是导演、设计师、演员、歌手、画家、摄影师、雕塑家……她们是行动者。她们是艺术家。 打破边界的艺术家。改变规则的艺术家。为其他艺术家开辟道路的艺术家。将与未来几代人产生共鸣的艺术家。 她们在塑造我们 所见世界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解放战争》为王树增非虚构文学著述中规模优选的作品。武器简陋、兵力不足的军队对抗拥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兵力庞大的军队,数量不多、面积有限的解放区最终扩展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共和国,解放战争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演绎的是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传奇。国际风云,政治智慧,时事洞察,军事谋略,军队意志,作战才能,作品具有宏阔的视角和入微的体察,包含着惊心动魄的人生沉浮和变幻莫测的战场胜负,尽展中国历史上规模优选的一场战争的丰饶内容。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国家如何艰难新生的历史。
《屠海》详尽地记录了自16世纪西方人踏足北美洲之后的500 年间,北大西洋沿岸超过50种动物减少甚至灭绝的过程。原本这里的各种动物不计其数,然而随着欧洲移民的进入和商业性捕杀的加剧,包括鸟类、鱼类、哺乳动物在内的物种纷纷遭到屠戮,无数的大海雀、鲸类、海象、北极熊、美洲狮等被夺去生命。本书出版后掀起了世界范围内海洋生态保护的热潮,推动了环境改革和海洋立法进程,影响了一代人的海洋保护意识。今天,它仍然是一部具有先见之明的生态经典,一如既往地提醒人们应当如何与自然相处。
种种意外死亡事件背后,死者的遗属悲痛欲绝,难以相信亲人死亡的真相。 我不是这样死的!死者在向他呐喊:请上野先生告诉人们我的死亡真相! 法医上野正彦通过现场验尸、案卷查看,听到了死者的呐喊。 用身体做盾牌保护爱子的母亲,在被窝里冻僵的老人,被残忍杀害的小孩,不顾一切冲入烈火中的亲人 临终之前,他们经历了什么? 每一具尸体的故事,都令人扼腕震惊! 死者在呐喊,尸体有话说。六十余年工作生涯,拥有两万多次尸检经验,日本法医之神上野正彦,为你讲述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件,带你由死窥生。
2006年,作家孙晶岩应北京奥组委邀请,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派,全程跟踪采访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五环旗下的中国》,广受好评;十年后,她与北京冬奥会再续前缘,历时多年,走访国内外多个城市,面对面采访200余位与冬奥会相关的各界人士,全景记录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从酝酿、申办到筹备,充满曲折、艰辛、挑战与机遇的历程。 作品通过丰富真实的事例和人物,全面、立体、生动地呈现出在强大国力支持下京冀两地三大冬奥赛区的建设奇迹、几代中国冰雪健将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更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续写奥运辉煌的决心与实力。
2024年 10月16日,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周年纪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5年的光辉历程中, 两弹一星 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 两弹一星 精神被第一批纳入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本书通过大量鲜活的人物事例和珍贵的史料图片,回顾了 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获得者中14位清华人发奋求学、以身许国、艰苦奋斗、建功立业的人生历程,特别是在 两弹一星 研制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和难忘的瞬间。读者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中国科学家在极为艰苦的历史条件下研制 两弹一星 的过程,感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 两弹一星 精神的实质和魅力。本书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弘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优秀作品。
《广东文学通史》是广东省作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一项重点工程。由张培忠、蒋述卓担任总主编,彭玉平、林岗、陈剑晖担任执行主编,彭玉平、纪德君、陈希、贺仲明、陈剑晖等担任分卷主编,分《古代广东文学史》《近代广东文学史》《现代广东文学史》《当代广东文学史(1949-1976)》《当代广东文学史(1977-2020)》5卷。全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红线贯穿始终,旨在通过新的史料的发现、新的理论的概括、新的方法的应用,梳理厘清广东文学从受容到包容到交融、从海洋性到商业性到市民性、从边地到中心到前沿的湾区文学特质,着力打造有信息含量、有思想容量、有情感力量的文学史力作,填补广东文学研究空白,构建融通
《广东文学通史》是广东省作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一项重点工程。由张培忠、蒋述卓担任总主编,彭玉平、林岗、陈剑晖担任执行主编,彭玉平、纪德君、陈希、贺仲明、陈剑晖等担任分卷主编,分《古代广东文学史》《近代广东文学史》《现代广东文学史》《当代广东文学史(1949-1976)》《当代广东文学史(1977-2020)》5卷。全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红线贯穿始终,旨在通过新的史料的发现、新的理论的概括、新的方法的应用,梳理厘清广东文学从受容到包容到交融、从海洋性到商业性到市民性、从边地到中心到前沿的湾区文学特质,着力打造有信息含量、有思想容量、有情感力量的文学史力作,填补广东文学研究空白,构建融通
内容简介 《读库》2022套装包含2022年出版的六本《读库》:《读库2201》-《读库2206》,一共四十篇文章。每本的头条文章介绍如下: 《二十五种营生》中常宁回忆了自己父亲这一辈子从事的行当,从种菜开始,以清洁工结束。作者常宁算是典型的“六八一代”,走出农村到城市的大企业工作;老父亲四十年代出生,年轻时爱闯荡,壮年赶上改革开放,算是当时较早富裕起来的农村能人,凭着自己的感觉,为养家糊口,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搞,忙碌一生,也辛苦一生,晚年却认为过了自己不满意的一生。本文虽是常宁所写的家族故事,也能从中看到父亲那一代人的生活轨迹。
《广东文学通史》是广东省作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一项重点工程。由张培忠、蒋述卓担任总主编,彭玉平、林岗、陈剑晖担任执行主编,彭玉平、纪德君、陈希、贺仲明、陈剑晖等担任分卷主编,分《古代广东文学史》《近代广东文学史》《现代广东文学史》《当代广东文学史(1949-1976)》《当代广东文学史(1977-2020)》5卷。全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红线贯穿始终,旨在通过新的史料的发现、新的理论的概括、新的方法的应用,梳理厘清广东文学从受容到包容到交融、从海洋性到商业性到市民性、从边地到中心到前沿的湾区文学特质,着力打造有信息含量、有思想容量、有情感力量的文学史力作,填补广东文学研究空白,构建融通
本书收录了大量珍贵的采访资料和精彩的战地照片,为了解党报驻外记者的特殊工作,把脉中东时局的历史变迁,感知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稳步发展,启发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视角。
本书是货车司机牛二哥的非虚构故事集。迫于生计,牛二哥不得不背井离乡,从晋东南到湘西,从福建到广东,从豫北到青藏、新疆,牛二哥的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遭遇过抢劫、经历过险境,甚至一度与死神擦肩。牛二哥所在的车队曾行驶数千里之远,到达人迹罕至的生命禁区,在那里,货车司机们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危险,诸如气候寒冷、高原反应、路面结冰、食物匮乏等。但在这片充满奇迹的高原上,空旷壮丽的景色和神圣庄严的仪式,时常令人震撼,让人流连忘返 一同开货车的,还有啫酒如命的二皮、天生多情的孟村老冯、因高反而昏厥的武陟老王等,他们微尘般的生命和遭际,同样令人触动。牛二哥的传奇经历和他笔下众多鲜活而低微的小人物,构成一幅底层社会的真实图景,也以小个体的视角,见证了大时代的变迁。
《广东文学通史》是广东省作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一项重点工程。由张培忠、蒋述卓担任总主编,彭玉平、林岗、陈剑晖担任执行主编,彭玉平、纪德君、陈希、贺仲明、陈剑晖等担任分卷主编,分《古代广东文学史》《近代广东文学史》《现代广东文学史》《当代广东文学史(1949-1976)》《当代广东文学史(1977-2020)》5卷。全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红线贯穿始终,旨在通过新的史料的发现、新的理论的概括、新的方法的应用,梳理厘清广东文学从受容到包容到交融、从海洋性到商业性到市民性、从边地到中心到前沿的湾区文学特质,着力打造有信息含量、有思想容量、有情感力量的文学史力作,填补广东文学研究空白,构建融通
2024年是川藏公路全线贯通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两路 精神,其中的甘孜段是川藏公路的起始段,是全线建设中难度最大的路段之一,是 两路 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延续地、全国公路行业先进模范培育地、全国公路行业榜样传播地。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甘孜公路人扎根高原,写下了甘孜公路史的壮丽篇章。60多年来,甘孜公路建设管养史,实际上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甘孜民族地区公路交通从无到有,一步步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直到辉煌的跨越史。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 两路 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文明进步之路、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本书深度挖掘甘孜公路交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奋斗历史,遵循 时间为线,以人为本,故事串联,点面结合 的写作方法,对甘孜公路人在多个时间节点
没有哪个城市能拥有比伦敦更戏剧化的历史了。一次次地被灾难吞没,每一次都似乎标志着这座城市的终结,然而,每一次这座城市都从危机中浴火重生,每一次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强大。《伦敦:一个伟大城市的故事》讲述了伦敦非凡的历史:从罗马帝国偏远的北部崛起;贸易不断增长并将钱和船只运送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伟大的伦敦人,从莎士比亚、狄更斯,到克伦威尔、丘吉尔;面对自然灾害和战争时耐力惊人;黑暗的一面,如犯罪和混乱;在全球化过程中对于其他文化的包容并蓄。《伦敦:一个伟大城市的故事》以其独特丰富的文物、文件、地图、绘画和照片等藏品将整个伦敦的历史长廊装点得金碧辉煌,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伦敦的故事呈现给读者。 从中世纪,到大革命爆发、拿破仑帝国,一直到20世纪的世界大战,巴黎一直牢牢占据欧洲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