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做那月亮 捞起所有的风花雪月 喊你今夜上船 别再困于这苦闷的世间 愿你先于春天,翻过此间铮铮山峦
《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收录了王计兵亲选的130首诗作。他写生活的困顿、对父母的追忆、对故乡的怀念。质朴平实的文字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每个身处困境的人,都应该读一读王计兵。
冯唐灵魂诗作,总有一句狠狠戳中你! 《见一面吧》是冯唐近十多年ZUI具浪漫与才情的三行短诗集,犀利中充满鲜活和灵气,细腻中藏着俏皮与温柔。305首人生之诗,写给每一个在生活缝隙中发现和捕捉美好的你。有关爱情,有关勇气,有关遗憾,也有关风雨的平常和一朵花开的惊喜。 每一首都写进了你的内心深处,恨不得全文摘抄背诵。 去出发,去奔赴,去生活。去见一面吧。
“我们的动作伴随着我们,就像磷光从属于磷一样;不错,它们使我们受到了耗损,但也构成了我们的光辉。”二十八岁的纪德,游历北非、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南部,在崭新的天地间写下《地粮》。他狂热地表达生命的能量,想摆脱文学界的矫揉造作,宣称要让文学“赤脚踩在地上”。六十六岁的纪德,用一生的思想食粮回应少作,时隔半生,再度谈论爱情、孤独、自由、欲望,凝结成一段段沉思中的美丽箴言,命名为《新粮》。
本书是畅销书作家白落梅的代表作。仓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用短短23年的一生演绎了一场诗歌之美。他的情诗,三百年来感动了无数的人。畅销书作家白落梅用唯美风格的 落梅风骨,秋水文章 ,将仓央嘉措的生平与诗歌结合在一起,书写诗中梵音,歌中情种。 书中亦整理了《仓央嘉措诗歌集》和《仓央嘉措年谱》,供读者全面了解和感受这位来自雪域高原的传奇诗人。
余秀华和她的诗歌曾在国内诗坛掀起浪潮,成名后,她并未停下脚步,继续在诗歌的世界里寻求更多的个人表达,继续用忠诚于自己的文字,抒发她对乡土、对世间的炽热的爱。本书是余秀华的第四部诗集,收录其近年来新创作的诗歌150余首,她的诗歌具有大胆绮丽的想象力,而她对生活苦痛的描述,力透纸背,光明坦荡,给人以生命的鲜活力量。 在这本充盈着爱的新诗集里,对故乡的深情,对亲情、爱情细腻的坦诚,对日复一日生活的敏锐感悟,一如既往地呈现在余秀华充满个性的诗意语言里;与此同时,加入了对生活本质更深层面的思考,整体更趋成熟。暌违八年,再度回归诗坛,余秀华自称完成了写作的使命,因为“我所有的爱里面,对文字的钟情经久不衰”,而在最忠诚的文字面前,“一切的苦厄都成了配菜”。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写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展示了弱小民族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的挤压下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性格和风情。本书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上世纪 90年代,汪国真的名字可谓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其诗歌红遍大江南北,1990年被诗歌界称为 汪国真年 。将近30年来,汪国真诗集连续被盗版,版本达数百种。为纪念汪国真,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个经典权威读本,作家出版社特推出《汪国真经典代表作Ⅰ》《汪国真经典代表作Ⅱ》《汪国真全新作品集》。 《汪国真经典代表作 Ⅰ》 收录诗人早期成名作,年轻的潮、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
《诗话中国历史》按照时间顺序,从中国历史文化的角度,吟咏了商汤革命至近代中国3000多年来的100个历史人物和50件历史大事,以及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50项中国文化、自然遗产。本书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对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和彪炳千秋的人物,以及文化自然遗产进行凝练和书写。每篇诗歌后面都有数百字的注解,使读者在吟诵诗歌的同时,对吟咏对象的情况有一些基本了解。本书兼具可读性和普及性,可以使广大读者用较短的时间,在不大的篇幅中初步理清中国历史的脉络,大致掌握中国历史的概貌,了解中国的文化,并能激发读者更深入地探寻中国历史、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收录了李元胜从1990年代到现在各个时期创作的90首诗。其中同名诗歌《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被彝族音乐人莫西子诗谱成曲,由独立民谣女歌手程璧演唱,并收入其第三张专辑中。程璧也将其第三张专辑命名为《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李元胜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记者,一位摄影师。他喜欢用自己的镜头捕捉花鸟虫鱼,用自己的诗歌记录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经验。湖水,小雨,晨露,乌鸦,甚至是一个旧信封,一只水杯在他笔下具有时光的痕迹,都会引起人们的困惑与哀愁。 不知是他为这些日常的小事物带去了诗意,还是这些每每被我们忽视的小事物带给了他无限的灵感与诗情。
这些烈士们的珍贵遗诗充满了对共产主义的满腔赤忱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表现了革命先烈忧国忧民、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和愿为革命粉身碎骨的坚强决心,同时也体现了革命先辈对前途乐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正是这些革命先烈——新中国的创造者、奠基人——为了我们的事业,在我们的前头光荣地牺牲了。作为后死者的我们,则更任重道远。我们继承了他们的战斗成果,并且应该加以发扬光大,是他们和千千万万的革命者、亿万人民群众造就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我们则要把她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光荣义务。 我们学习这种诗与人的“革命回忆录”,对于我们,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建立革命人生观与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大有益处的。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诗集《云雀叫了一整天》,依据木心晚年定稿,甲辑收入《大心情》《火车中的情诗》《永井荷风的日本国》《而我辈也曾有过青春》《安息吧,仇敌们》《知堂诗素录》等(特别收有《从前慢》原汁原味的小诗),乙辑收入俳句集,并配有作家影像、创作手迹等。诗集 出版时,木心已八十二岁。 这一百余首意境深远、金句纷披的诗篇,逾百行木心式的精彩箴言,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甲辑中,诗人在时空中,漫游伏尔加河、西西里岛、伊斯坦布尔、爪哇国、古希腊……异域人情,中国地貌,跃然纸上。下辑全为短句,多为偶感而作,异彩纷呈。这些句子又似俳句又似格言,诚如木心所言:俳句结集,大有火树银花之感。
1.《作法集评唐宋名家词选》为蔡嵩云在河南大学教授词学时所用讲稿。此选以时代编次,所选唐五代两宋词人词作二百余首。所选词人,首列小传,次举词作。所举词作,均附有古今各名家评骘,如谭献、陈廷焯、陈洵、况周颐、郑文焯、陈匪石、吴梅、任二北等。每篇词作后又附蔡嵩云 柯亭词评 ,其切中肯綮评词之作法,体现出独到的词学见解。 2.《今词选》是著名词人、词学理论家陈匪石先生选辑的一部近代词选。于1916年1月26日至6月9日连续刊载于上海《民国日报 艺文部》,共选晚清民国词人六十余家,词作二百余首,词集选词严谨,体现了陈匪石独到的词学眼光。本书以《民国日报》版为底本,以词家年代之先后,重新排序,并各弁以作者小传,以期通过《今词选》再现近代词史,突出词选之价值。 3.《销魂词选》是晚清、民国女性词选中最有特色的
西南联大校园诗诞生于一个跑警报、泡茶馆和思想自由、学术开放的特殊文化语境,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校园诗人群把西方现代主义诗学引进中国新诗,在暗黑重压下坚定而自信地歌唱自由、苦难和土地,拷问自我的矛盾灵魂,成为现代诗学与中国泥土融合的支点,促使中国新诗现代化,创造了中国新诗的高峰。西南联大校园诗是凝聚的、沉厚的、具有雕塑的力,其思考深度是中国现代诗的高峰状态。 本书汇编来自西南联大师者6家(如闻一多、冯至、卞之琳、沈从文、李广田、燕卜荪)、学生18家(穆旦、马逢华、王佐良、叶华、沈季平、杜运燮、何达、杨周翰、陈时、周定一、罗寄一、郑敏、林蒲、赵瑞蕻、俞铭传、袁可嘉、秦泥、缪弘)诗歌共300多首,其中完整收录写于当时的五部珍贵诗集:冯至的《十四行集》、卞之琳的《慰劳信集》、杜运燮的《诗
著名散文家李娟的诗歌结集。会离开与会到来的火车,森林洞穴里的旱獭,发现万有引力之前的一颗苹果,以植物生长的速度在大地延伸的“我”……种种意象制造了一颗隐秘瑰丽的语言星球李娟的诗文隐藏着大量隐喻和密码。华丽、轻盈,诗性盎然,想象腾飞。
这是中国革命烈士们的诗抄,反映了中国革命烈士们的高尚的思想品德,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生活情怀,为广大人民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等。它教育并激励了新中国一代又一代报效祖国的青少年,对今天的青少年具有无法替代的革命传统和人生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也将会继续激励我国青少年为实现中华复兴梦而努力拼搏。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李修文的*散文集,通过古典诗词叙写人生际遇,通过古今对话见证自我完成。这一次,作家以自己独有的风格与角度解读中国古典诗词,既保留了《山河袈裟》里对身边人与事的关切与悲悯,又对古人命运生出入心彻骨的体悟与理解,使文章兼具坚硬和饱满、悠远和贴己、苍凉和热烈的情感力度。这一次,作家沿着随心而至、迎面而来的古人诗句,向着历史更深处行进,走进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元稹等人的世界,写他们人在江湖的无奈与感叹,写他们犹在笼中的挣扎与艰辛。这一次,作家不仅展现这些诗句的心血与道路,更体悟他们意在言外的人生感怀。作家试图透过这些诗人诗句,以自身的真性情体味古人心意、世间冷暖,透视古往今来的人生苍茫,探索文章千古事的真髓本意。 作家将一首首古诗与当下的个体生命与人生
《一生的麦地》是刘亮程语文课 乡村主题阅读,向大地认领故乡,与村庄相遇一生。全书收入35篇散文、29首诗歌、17篇创作谈,分为乡村散文、乡村诗歌、文学课3辑,带你走进散文大家、 乡村哲学家 刘亮程的文学世界:一个人的村庄,一生的麦地,一个人的自言自语,满满的元气、灵气、哲思、诗意。其中25篇入选语文教材和试题(附目录),赠刘亮程语文课音频,木垒书院耕读视频。
外国友人称 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 ; 臧克家说: 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 他的诗为何影响几代人? 我们为什么要读毛泽东?因为他是领袖、革命家、诗人? 相信这本史料翔实、解析全面、跨越枪林弹雨和时代变革的诗词赏析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鲁迅文学奖得主、茅盾文学奖评委朱向前先生,精心择选了毛泽东诗词经典代表作,基本涵盖了毛泽东各个时期的作品。以近现代中国百年的社会变迁及共产党的奋斗史为宏大背景,结合诗词创作时的时事与毛泽东的自身经历,深入剖析毛泽东其人其诗其思想,同时又不过度引申,以作家本位的角度对毛泽东诗词的创作特点与价值进行赏鉴,穿插了丰富的诗词常识、古今诗作。读者阅读时不仅能获得对毛泽东诗词深入、细腻的解读,也能在不知不觉间丰富自己的诗词、党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
可能是目前为止收录尤其全的布莱希特德语直译本!他是汉娜·阿伦特眼中20世纪“德国伟大的诗人”,先锋剧作家的盛誉未掩平民诗人的锋芒,反而赋予其诗歌以戏剧性。如果说“里尔克的诗艺是献给艺术的”,那么“布莱希特的诗艺则是献给社会革命的”。在其流动、激荡、活跃的一生,诗歌几乎就是他的“日常巡察和呼吸”,他瞩目战争、政治、社会事件,更忧心这一切背后人本身的苦难;他的诗句看似浅白,素淡,却以反讽、讥谑、戏仿的利刃刺入夜的黑暗和寒冷。而在多篇初次译介的早期诗歌中,我们感受到在自然里的纯然快乐,得以认识另一个布莱希特。在诗歌的坏时代,重读布莱希特一生各个阶段的好诗歌,在剥离了“漂亮画面和香喷喷词语”的明澈文字里唤起自我的道德勇气和智识清醒。
2018年,诗人鲁羊成为继莫言、余华后,作品登陆美国《纽约客》的第三位中国大陆作家。消息传开,震动文坛。 2018年秋,一场猝不及防的病痛袭击了鲁羊。55岁的鲁羊跌入人生低谷,重新开始学习站立、行走以及认识世界和自己,收录了199首诗歌的全新诗集《昨天发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就是鲁羊在此期间创作的。 关于诗集《昨天发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诗人鲁羊说: 这里的诗都是诚实的,它们多来自我生命中的困难时刻,面对那些紧迫而直接的困难,诗人已没有丝毫矫饰的余地。生命中遭遇的无常和悲苦,不仅打击,而且馈赠;不仅馈赠,而且示意。让诗人去接受,去转达,而他必须纯洁如赤子,从容如永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