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散文家李娟的诗歌结集。 会离开与会到来的火车,森林洞穴里的旱獭,发现万有引力之前的一颗苹果,以植物生长的速度在大地延伸的 我 种种意象制造了一颗隐秘瑰丽的语言星球 李娟的诗文隐藏着大量隐喻和密码。 华丽、轻盈,诗性盎然,想象腾飞
北岛亲自甄别、挑选,将自己心目中的最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公布于世,“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实现诗人长久以来的宿愿。 重绘新诗版图,确立经典标准,诗人、篇目、译文的择选,都体现编者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诗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不同国别的诗人,101首不同风格的新诗,携带着思想、文学、文明的火种,交给孩子,照亮下一代的阅读空间。
《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通过分析林徽因、穆旦、顾城、海子、马雁等几位优秀汉语诗人及其诗歌,提供理解新诗的有效路径,希图使读者面对一首陌生的诗时不再胆怯和无所适从,而面对熟悉的诗时,也可以恢复济慈所说的 消极感受力 在美面前,一个人有能力经受不安、迷惘、疑惑,而不是烦躁地务求事实和原因。倘若我们能辨认出那些值得信任的诗歌,体验它,探索它,被它充满,被它许诺,我们必将有所收获,这收获不是知识上的,而是心智和经验上的,像经受了一场爱情或奇异的风暴,我们的生命得以更新。*终,我们在母语诗人构筑的汉语山河中,继续分享和延展因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更为广阔的中文。
◎《志摩的诗》出版于1925年,聚珍仿宋版线装。三年后上海新月书店平装重排。与初版相比,删去了15首诗,增加了1首。其中18首的《沙扬娜拉》只保留了一首。《猛虎集》于1931年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收录徐志摩诗作34首,另有译诗7首。 ◎本书以1933年2月新月书店的《志摩的诗》和1932年11月新月书店的《猛虎集》为底本,完整收入两本诗集中的诗歌,并译诗。编校过程中,订正一些旧版中的错误,对有异议的诗句做简要的注释。 ◎徐志摩诗风清丽,不拘一格,诗歌用语上接古意典雅,下联西方意象,他将古典的柔美雅致与现代的清新简约融合于一体,是颇具特色的现代诗人。动与静,光与影,图案与声色,欢乐与痛苦,在志摩的诗中都能找到。 ◎传世名作《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再别康桥》《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等诗都在这两本诗集中。
著名散文家李娟的诗歌结集。会离开与会到来的火车,森林洞穴里的旱獭,发现万有引力之前的一颗苹果,以植物生长的速度在大地延伸的“我”……种种意象制造了一颗隐秘瑰丽的语言星球李娟的诗文隐藏着大量隐喻和密码。华丽、轻盈,诗性盎然,想象腾飞。
◎《望舒诗稿》于1937年由上海杂志公司出版,收录诗作63首,另附《诗论零札》和《法文诗六章》。包括:夕阳下、自家悲怨、生涯、流浪人的夜歌、断章、凝泪出门等。 ◎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 ◎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被称为现代诗派 诗坛领袖 。
《啄木鸟来访》是 大雅诗丛 国内卷第三辑五部诗集之一,本书精选诗人多年来诗歌创作的优秀诗篇,分为三部分,共60余首,记录了诗人从农村到城市,从北方到南方的个体生活经验。诗集名 啄木鸟来访 ,意在隐喻诗歌的主要目标是一种发现,即对具体世界中道理的发现和表达。这些创作来源于诗人的日常生活 表面上平淡、琐细,并无特异之处,但诗人以诗性眼光深入观察世界,并将其引入自身的创作,发掘出平凡生活中的 风暴般的力量 。这种来自诗人的发现,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无疑也是一种美好的馈赠。
《根器》为丛书 大雅诗丛 国内卷第三辑之一,诗集主要由《速写》《可能世界》《四季歌》三辑组成,共收录诗歌49首,是作者近年来诗歌作品的精选。本诗集选取的篇目多以具体地点为起缘,写出个体的情境认知和交错感受,尤其是早期的部分短诗,记录了一个北方人在北方的 轻微时空差 。诗集名称《根器》取自《可能世界》中的诗篇, 根器 二字指的是人的禀赋和气质,同名诗篇也是用一种现实和过往交错的方式,用独白解析的语感,把作者自己同北方的地域关联进行了一次真切的描述,本诗集的核心表达也是如此,即累积与自身经历的,来自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现实和幻梦,风格朴实、节制、坚定。
本书是一部歌颂雷锋的诗歌汇编集,编者精心收集了自雷锋牺牲后到现在六十年间各位名家、诗人创作、发表、出版的歌颂雷锋、学习雷锋的大量诗作,通过精心筛选后确定100首,为新体诗,适合朗诵。其中有名家、诗人,如,贺敬之、郭沫若、臧克家、赵朴初、柯岩、公刘、方冰等诗坛比较有影响力的诗人,也有新人新作,诗歌从各个方面赞颂雷锋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意义。本书是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 发表60周年的纪念出版物。
北岛亲自甄别、挑选,将自己心目中的 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公布于世,“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实现诗人长久以来的宿愿。 重绘新诗版图,确立经典标准,诗人、篇目、译文的择选,都体现编者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诗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57位不同国别的诗人,101首不同风格的新诗,携带着思想、文学、文明的火种,交给孩子,照亮下一代的阅读空间。
内容提要 《记一忘三二》是作家李娟十余年来的随笔结集。三十余篇以'记'为题的文字轻松随性,从亲情、友情、爱情,工作、生活、兴趣乃至梦境等诸多侧面,记录了李娟的心路日常——与母亲相依为命也闹过'分居',定居于荒野中的大院子而生活不再颠沛流离,少年时曾遭受的暴力与得到的关爱,等等,随着成长反而愈益清晰。种种文字率性而作,平实诙谐,同时又有掩盖不住的温暖和诗意,组成一幕幕'含泪的微笑'。
诗丛《现代诗110首》(蓝、红卷)的主编蔡天新博士是位文理兼备的学者、周游世界的诗人,由他参与并约请十七位享有盛誉的诗人兼译者,精心挑选、评注了二百二十首诗歌,是原《现代诗100首》(蓝卷、红卷)的增订版。作品数量虽然不多,却囊括了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包括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象派、纽约派、自白派等众多诗歌流派,几乎涵盖了20世纪和21世纪初期的诗歌版图。 本册是《现代诗110首(红卷)(精)》,为“女性读的诗”。
正版典藏 《徐邦达诗词集》 蔡渊迪整理 徐书城汇编 本书是一代古书画鉴定大师、诗词家、故宫博物院原研究员徐邦达先生(1911-2012)的古典诗词集。分李菴诗草、李菴词稿和诗、词补辑等四部分,总计录诗500余首、词140余首。徐邦达先生的诗词以至情见长,是他一生从事书画创作和鉴定的另一种记录。本书在史料和艺术方面具有极高价值,对于了解徐邦达先生的生平交游,补充近世词林掌故,查找部分古书画的流传等不无裨益。 蔡渊迪,浙江海宁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古籍所,文学博士,有《〈流沙坠简〉考论》等著作,现任职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中文系。 徐书城,字守之,号东斋,祖籍浙江海宁,生于上海。著名书画鉴定家、书画家徐邦达先生之子。早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语系和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职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长期从
《一只脚在伊甸园》(One Foot in Eden),是作者的后一本诗集,回顾了西方从希腊到基督教 伊甸园的放逐 再到所谓 反基督 的 现代性 的精神历程,在此过程中重写了基本的原型神话,并将 现代性 的人类处境也纳入了神话之中.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在1986-1998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我胆小如鼠》《夏季台风》《四月三日事件》共3篇。
本书据陈锦汉《四如堂诗集》七卷手抄本影印。陈锦汉在清末民初的潮汕地区是一位卓然成家的诗人。该集收录诗419首,词26首。集前有陈占鳌、郑国藩、黄寿河、王慕韩四家序,集后有其子陈仲良跋。手稿现存于陈锦汉后人陈植涛处。
本书为诗歌和摄影作品选集。内容体现了一个女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生活,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感受和记录。其中小学部分和初中部分各选了50首诗歌:小学部分的小诗天真、单纯,充满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初中部分的作品总体呈现了走向少年和青春的开放态势。这也同时展现了一个诗歌小作者向着成熟迈进的轨迹。纵观所选的全部诗作,呈现出活泼、可爱和向上的基调,充满了正能量。诗作词语朴素、干净,语句活泼、率真,童趣奇妙、生动,为读者展现了儿童丰富的现实生活和独特的思维视角。
《第六次回归花园》是作者于2015-2023 年所写的诗歌合集,共分九辑,探讨了生命、存在、人际关系、时间、记忆、孤独、成长、文化、历史、社会现象、人性、情感等主题。诗歌以孩子的纯真视角、夜晚的隐喻、身体的自我感知等多样的切入点,表达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感悟。 这部诗集,是作者尝试在一年一变中让文本继续生长,用不同方式回归到同一个花园,瞬间的平静。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的诗歌选本,由著名诗人张执浩主编。本书强调置身于当代诗歌前沿现场,重发掘,重新人,特别是那些面貌清晰、充满个人特质的新人。因此,本书所选的作者不以名气而定,而是看其是否具有旺盛的写作活力,是否在诗歌写作的前线,具有鲜明的写作个性。本书分为 开卷诗人 诗选本 诗歌地理 等多个章节,兼有评论和理论文章,选录的诗人有华楠、刘棉朵、车延高、刘洁岷、黄沙子、亦来、燕七、何不度等,另外收入了胡亮的文章《新诗谱》。本卷特设宜昌诗人小辑,收录了毛子、北潇等宜昌诗人诗作。全书所选诗文丰富而有活力,风格多样,兼收并蓄,体现出一种蓬勃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