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温暖明亮 愿你此生昂扬 愿你借风而上,心有向往 才不枉 来这凡世一趟 和人间相爱一场 愿以诗歌做宴,拿一场矜持的春天, 交换一个蜻蜓点水的吻,敬长夜从不枯萎。
《海子的诗》。收录海子经典诗歌105首。 读现代诗,应该读一读海子。 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诵读过他的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泥土的光明与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他生命的本质,化作他出类拔萃、简约、流畅又铿锵的诗歌语言,仿佛沉默的大地为了说话而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大地的嗓子。 西川
世间万物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和生存的意义,花有花的语言,风有风的方向,种子有种子的选择,每个与你相遇的人都有他出现的理由。作者以童真的视角,将大多数人忽略的美好一一落笔成诗。 这本诗集很轻,三言两语自成宇宙, 这本诗集很重,千山万水装满心事。 每个人都是诗人,每个诗人都是孩子。 全书共收录作者136首诗集,作者以童真的视角,直接、清晰、简单、灵动的写下当下年轻人的内心问题、人生困惑以及生活中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美好。配以简单、黑白且有寓意的漫画,引起当下年轻人的喜欢和思考。
《 诗人十四个》围绕 春天 意象与 青春 经验,用古诗词阐释友情、孤独、情欲、死亡、别离五种生命事件,渴求与接纳两种生命态度。全书根据这些主题分为七章,每章选择两个诗人,讲解其在这一主题下的文学样貌与诗人个人气质,并在两个诗人的对比中,呈现诗歌的不同解读,展现生命的矛盾性和可能性。 作者整合知人论世的学术方法和现代心理学的分析语言,在继承经典笺注释义的基础上进行解读,旨在发掘古典诗词对于人生真正问题的助益性,激发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唤起深切的生命体验。
《海子诗选》是《常春藤诗丛 北京大学卷》的其中一册,收录了诗人100首短诗和少数单篇组诗,包括《亚洲铜》《日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名篇。 以浪漫梦幻的抒情诗为创作基调,借助朴素、清新的语言表达,爆发出炽热的情感力量,一窥作者悲凉的情感世界。通过 麦地、月亮、海水 等神圣、淳朴、普遍意义强的自然意象,赋予世间万物鲜活的生命意义,扩宽诗歌的想象空间。 诗歌节奏明朗轻快、诗风灵动飘逸,展现了作者复杂、矛盾、孤独的精神世界。
台湾著名诗人席慕蓉的诗,澄明热烈,真挚动人,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和舒缓的音乐风格。早期美丽哀婉的情诗传递给几代读者久久的缱绻与怀想,也表达着她的沉着与坚贞。经历漫漫岁月的雕琢与淬炼,其表面的温婉背后,多了一种来自塞上风烟的放达与雄健,祖先驰骋草原的血脉涌动,早已渗入她女性的诗心。走进她的诗歌世界,也便开始了一场温柔而又缓慢的蜕变。此次,作家出版社独家出版席慕蓉诗集精装典藏版,涵盖席慕蓉自1981年出版处女作以来所创作的8本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以诗之名》《除你之外》,全部由席慕蓉亲自编选,书中同时收录多张席慕蓉画作和摄影作品。 此次 全新精装典藏版 封面由护封 内封 腰封组成,封面图为席慕蓉本人所绘,画面延展至侧切口后
《搬山寄》收录张二棍近四年新作百余首,以及诗人写诗以来精华之作数十首。分为三卷,卷一是 见自我 之诗,收录名作《六言》《在乡下,神是朴素的》《搬山寄》等短诗,每一首都直抵人心;卷二是 见众生 之诗,诗人由 我 出发,抵达世界,书写尘世悲壮,人间百态,全面体现着诗人的怜悯与胸怀;卷三由18首长诗组成,写生而为人的困顿,写负重前行的梦想,写梦想与现实的羁绊,体现诗人惊人的笔力和多元的美学建构。
《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收录了王计兵亲选的130首诗作。他写生活的困顿、对父母的追忆、对故乡的怀念。质朴平实的文字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每个身处困境的人,都应该读一读王计兵。
著名散文家李娟的诗歌结集。 会离开与会到来的火车,森林洞穴里的旱獭,发现万有引力之前的一颗苹果,以植物生长的速度在大地延伸的 我 种种意象制造了一颗隐秘瑰丽的语言星球 李娟的诗文隐藏着大量隐喻和密码。 华丽、轻盈,诗性盎然,想象腾飞
《手持人间一束光》是外卖骑手、诗人王计兵继《赶时间的人》之后又一全新诗歌力作,更是最平凡、最草根的劳动者用他的经历诠释的属于底层劳动者的 诗与远方 。他在送外卖的间隙,把生活中的诗意灵感随时记在烟盒上、废纸上,写成一首首感人的诗歌。作品既是对日常琐碎的真实记录,也是对人性光辉的深度挖掘,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以及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他用最朴素、最真诚的情感给这个世界传递出一份温暖:即便手持一束微光,也能照亮自己的路,温暖他人的心房。
怎样度过人生的低潮期? 安静地等待。好好睡觉,像一只冬眠的熊。锻炼身体,坚信无论是承受更深的低潮或是迎接高潮,好的体魄都用得着。和知心的朋友谈天,基本上不发牢骚,主要是回忆快乐的时光。多读书,看一些传记。一来增长知识,顺带还可瞧瞧别人倒霉的时候是怎么挺过去的。趁机做家务,把平时因忙碌顾不上的活儿都抓紧在此时干完。 在内卷严重的今日, 恰到好处 是人人都需要的生活态度。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时机恰到好处的结果,每个年纪都是恰到好处的自己。本书将协助你深入自己的内心,窥见久存心底的问题,教你如何构建合理期望,在欲望和现实中找到平衡。
《审美力》精选50篇吴冠中先生历年来散见于报刊的关于艺术与审美的散文随笔和世情文章。*部分 美之力 ,包含吴冠中先生关于艺术与审美的文论23篇;第二部分 画外小品 ,包含吴冠中先生散文与随笔16篇;第三部分 忆往昔 ,内含吴冠中先生写生时的所思所想。
与余光中、洛夫同时代的周梦蝶,是华语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常借典故,早期诗歌充满禅意和思辨,语言简凝、洁净;晚年诗歌更关注对日常事物的书写,风格转向生活化。 周梦蝶留下诗作三百余首,本书精选66首。 收录早期代表作《孤独国》《还魂草》,有表现诗人思辨意识的《行到水穷处》《摆渡船上》,也有诗人 晚年致敬辛波丝卡的《我选择》,呈现出诗人一生的风格流变。
余秀华的个人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出版以来,畅销近20万册,深受读者喜爱。此次精装典藏版,共收录其精选作品近170首,新增成名以来新作30首。30首新作,主要描绘她心中的情与爱。正如她所说,爱情是上天从她身体里拿走,不会归还的部分。她用真诚质朴的语言震撼了整个诗坛,用她的魔障和嚣张去撞击爱情的大门,从骨子里掏出被苦难浸泡过的灵魂。对于生活本真、独特生命体验无过多背负地抒发,只管一如既往、真实地生活。她的诗有着大胆的想象和刻骨铭心的爱,苦痛但不阴暗,大胆而又清新,给人信心,充满力量。读余秀华的诗歌,倾听她与自我灵魂的对话,体悟当代女性的情与爱。
《鲸鱼安慰了大海》是一部诗画集。收录燕七诗歌138首,老树画画画作30幅,精美彩印。燕七的诗,写尘世的悲与喜、欢聚与离别、自然与文明、苍老与天真,无不天真如初、纯净明朗。极简的语言,极朴素的情感,却有直击人心的力量。著名画家老树画画对此极为称道: 燕七的诗清简,质实,明净,了无尘世的阴暗和心机。 与这些诗相配的,是老树画画30幅风格鲜明的画作,包括《春日好读诗》《少年游》《活着并非易事 》《不如与花纠缠》等传播甚广的画以及老树画画特意为诗集绘制的《鲸鱼安慰了大海》图。
在他的诗里,你可以做一个梦想家,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在他的诗里,你可以做一个理想主义者,以梦为马,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在他的诗里,你也可以坚持你的坚持,不许别人更改一个字,无需解释 《以梦为马:海子经典诗选》收录广大网友口碑推荐的海子诗作130首,包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五月的麦地》《夏天的太阳》等经典名篇。 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诵读过他的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
这是作者的第二本诗集,收录的106首诗书写于2021-2024年。作者忠诚地描绘了初老的感受, 竟然是磅礴的 ,平静地说出了精神的危机, 我编造自己的故事碎了我谁都不是 。这份宛如新生的迷茫,重新定位的需要,将广阔的历史和深邃的追问带进了私人的生命体验。本来这也是人们必将说起的年份,历史之重直压在每个人的背上,未来之谜让所有的心惶惶地共振。诗人穿越鼓噪的公共话题,回到 谁都不是 的一个人,重新辨认从一颗心到一颗星球的广阔时空、隐秘通道。生命的容量是惊人的,诗的跨度也是惊人的,宏大的时候从猴子写到AI,细小的时候只有余光中的一棵草。过去未来,唯有真的生命体验带来真的诗,诗的射程开拓自由的边界,照亮唯一的真实。
本书精选100首海子创作的抒情短诗,按照情绪和意蕴分为六个板块,同时创新地提出了 朗读版 的概念。我们希望号召每个热爱海子诗歌的读者,用朗读的方式,用诗歌天然的形式,去体会这些作品背后的情感与故事。 本书采用独特的裸脊锁线装帧方式,同时保证书本的轻便和可摊平,适合朗读场景。书中每首诗占据一个对页,根据诗意逐页手绘简单图案,帮助读者进入朗读情绪。同时,在每首诗的右下角放置相应二维码,扫码即可听到这首诗的 领读版声音 ,为读者参与共读提供示例和引导。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愿你能在朗读中有所得。愿你能在诗中有所得。即使没有,也愿你爱上海子。
《世界悬而未决,但也无关紧要》是由诗人巴哑哑创作的一部诗集,收录了156首诗歌,其内容多聚焦于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致,展现出作者对生活中灵动朴素的思绪的捕捉能力。 树才、王小妮、陈太胜和刘汀等诗人及学者对巴哑哑的诗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她的诗歌不仅仅是生活的折射,更是对语言本身的一种富有意义的探索。她的诗歌能够将凡俗事物上升到美和动人的境界,通过柔软的心灵将寻常之物包裹,犹如琥珀般让人感受到超越时空的生命触动。 这本诗集适合所有诗歌爱好者阅读,在这本诗集中,读者可以听见一颗敏感的心,结识一个诚朴的人,并在巴哑哑的诗行中找到生活的平静和深刻。
本书是 大雅文丛 系列品种之一,是青年诗人、评论家王志军北大诗歌课堂讲义的整理稿。作者以其二十多年来的诗歌写作、评论经验,以及对国内外诗歌广泛而深刻的阅读积累,总结了有效的诗歌阅读和写作方法,在北京大学的课堂进行了讲授,并终在本书中进行了系统呈现。 新诗从诞生以来,误解和偏见颇多,这部讲稿围绕诗歌的基本问题 内容、抒情、声音、语言、结构和境界六个层面展开,澄清常见的误解,提出独到的认识。在作者看来,诗歌入门问题,也是根本问题,是现代诗歌观念的根基,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建立对现代诗歌乃至全部艺术基本的审美意识。不同于当前不少诗论的晦涩、空泛,本书尤其注重对当代优秀诗作深度细读,力图通过下学而上达的经验主义进路,更具体、生动地阐明幽微之义。对于广大诗人和爱好者而言,这无疑是 进入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