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做那月亮 捞起所有的风花雪月 喊你今夜上船 别再困于这苦闷的世间 愿你先于春天,翻过此间铮铮山峦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个难以捉摸的谜,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这个谜一样的男子,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陌生到我们只知道这个名字,只知道他是诗人。他是一个僧人,却写尽了凡尘俗世的情与爱,他的情诗犹如青藏高原的明珠.照亮了无数男女的心房。他的传奇、他的故事让人们为之着迷。 仓央嘉措在藏南的山野中长大,向往自由和爱情。他不在乎什么身份地位,扮作俗人模样在拉萨夜晚游乐,享受酒馆里醇美的青稞酒,享受与姑娘们的爱情。他的情诗就这样源源不断地从酒肆传到雪域的四面八方。如果仅仅沉溺于情爱,仓央嘉措不会受到不同年代、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的喜爱。真实的仓央嘉措是一位富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西藏流传很广,普通的小摊上都能买到他的诗集 一种藏文刊印的小册子。 《仓央嘉措诗传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近期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女诗人余秀华的个人诗集,共收录其精选作品100余首,内容始终围绕爱情、亲情、生活感悟和对外面世界自由的向往。余秀华一直生活在乡村,出生时脑管肢体的部分受了损伤,但这一切似乎与她的诗人角色毫不违和,她以为 就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诗歌)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她的诗有着大胆的想象和刻骨铭心的爱,语言也具有直击读者内心的力量,她的诗苦痛但不阴暗,大胆而又清纯,给人信心,充满阳光。
《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收录了王计兵亲选的130首诗作。他写生活的困顿、对父母的追忆、对故乡的怀念。质朴平实的文字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每个身处困境的人,都应该读一读王计兵。
《汪国真诗精选》囊括汪国真上百首经典诗作,再现了诗人具有经典意义的诗篇。本诗集分为四辑,包括 在往事潋滟的波光上 走向远方 淡淡的云彩悠悠地游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四个部分,收录了其代表作《热爱生命》《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等,以及常被推荐的《山高路远》《假如你不够快乐》等众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汪国真的诗歌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经久不衰,已成为经典。他的诗句读来琅琅上口,意境优美动人,充满了对生命的由衷赞叹。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顾城是否带着光明离去,我们不得而知。然面他寻觅光明的眼睛却永远留在了他的诗中,充满梦幻和童真。 顾城是一位在当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诗人,他的创作是当代诗歌研究的重要对象这一。本书由作者的家人选编,并配以作者本人的富有个性的插图,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诗集。主要节选作品有:星月的来由 烟囱、对宇宙大声发问、怀念、铭言(二首)、割草谣、找寻、我赞美世界、生命幻想曲、友谊、一代人 巨星、梦想、梦痕、眼睛、石壁、摄、山影、眨眼
本书是朦胧派代表诗人舒婷的诗歌自选集,收录舒婷代表作《致橡树》《神女峰》《祖国,我亲爱的祖国》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舒婷的诗擅长综合运用通感、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来表达内心感受,既有女性诗歌所特有的细腻、浪漫、柔美,又兼具理性、冷静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堪称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完美结合的产物。
畅销近百年,中国现代散文诗的*之作 藉以展现一代文豪幽深浩淼的灵府 《野草》出版于1927年,收《秋夜》《影的告别》《雪》《风筝》《好的故事》等鲁迅1924 1926年所作散文诗二十三篇。《野草》是一部瑰奇之作,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作品隐含着深邃的哲理性,意蕴甚为丰厚。《野草》中的多篇散文诗收入中学及大中专院校语文教材。此版配有著名画家裘沙、王伟君等绘插图四十多幅,以期让读者获得双重美的享受。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可以傲然独尊的长篇小说。 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佳作。 豆豆,以她的才华,探部一个有机的、无定形的、陌生的、暧昧的和未曾臻达的世界。男女主人公那浓墨重彩的经历以及令人欷歔的爱情故事创造出了一种超然背叛的意志、而这意志是那样的静谧、清明。 丁元英,这位传统文化的叛逆者在柏林私募基金分红会议上突然宣布私募基金解散,结束了他在法律真空地带利用文化密码对中国股市屠杀性掠取,孑孑一人回到中国某古城隐居下来。 芮小丹,一位从小在法兰克福长大的中国女了,侨居异国的边缘感使她对主流社会充满了天然的渴求,刑警的职业使她与丁无英不期而遇…… 俩人从音响发烧友变成爱情发烧友,直到迎接那冲天的光焰…… 一个作家的品质,在豆豆身上达到了极至,作品主题的睿智和简约,出色地表现出
《十四行集》是冯至写于1941年的27首十四行诗。从历史上不朽的人物到无名的村童农妇,从远方的千古的名城到山坡上的飞虫小草,从个人的一小段生活到许多人共同的遭遇, 冯至从普通意象中生发深刻的哲理,在诗中表达了人世间和自然界互相关连与不断变化的关系,其中蕴含着冯至对生命和宇宙深沉的思索。另附冯至诗作24首,展现冯至诗歌创作独特的艺术风貌。
“我们的动作伴随着我们,就像磷光从属于磷一样;不错,它们使我们受到了耗损,但也构成了我们的光辉。”二十八岁的纪德,游历北非、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南部,在崭新的天地间写下《地粮》。他狂热地表达生命的能量,想摆脱文学界的矫揉造作,宣称要让文学“赤脚踩在地上”。六十六岁的纪德,用一生的思想食粮回应少作,时隔半生,再度谈论爱情、孤独、自由、欲望,凝结成一段段沉思中的美丽箴言,命名为《新粮》。
北岛亲自甄别、挑选,将自己心目中的最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公布于世,“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实现诗人长久以来的宿愿。 重绘新诗版图,确立经典标准,诗人、篇目、译文的择选,都体现编者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诗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不同国别的诗人,101首不同风格的新诗,携带着思想、文学、文明的火种,交给孩子,照亮下一代的阅读空间。
在一次战斗中,战友为营救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而牺牲。拉里开始思考人生意义,既然世间有真善美,为何还有战争与不幸?对此他感到无比的迷茫与怅惘。战争结束后,拉里回到故乡,美国上下掀起要开创一个"宏伟而繁荣的时代"的热潮,他却难以置身其间。为了让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疑虑得到答案,他放弃求学与就业的机会,并丢下未婚妻来到巴黎,踏上了全心全意探索人生意义的漫长历程。最终在印度的精神哲学中追寻到了精神出路:“心怀慈悲,淡定无私、感恩忘我、禁欲克己的平静生活”。回国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刀锋》的主人公拉里以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也有作者自己心路历程的影子,小说表达了西方整整一代知识分子对人生意义和自我存在价值地追寻。
顾城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诗风自然纯净,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他的诗不仅为中国诗歌指明诗之本质,更重要的在于让人体味到生命纯净的气息,读之忘我。本书收录了顾城的代表诗作百余首,篇篇经典,或纯净,或空灵,或忧郁,或明媚,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令人神往、不可思议的艺术空间,让读者不由在诗中体悟到自己的人生。美,是顾城的终身信仰,贯穿在他所有的作品和整个的人生道路中。顾城曾将自己的诗创作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的我、文化的我、反文化的我、无我。他的诗自然纯净,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不仅为中国诗歌指明诗之本质,更重要的在于让人们体味到生命纯净的气息,读之忘我。
《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通过分析林徽因、穆旦、顾城、海子、马雁等几位优秀汉语诗人及其诗歌,提供理解新诗的有效路径,希图使读者面对一首陌生的诗时不再胆怯和无所适从,而面对熟悉的诗时,也可以恢复济慈所说的 消极感受力 在美面前,一个人有能力经受不安、迷惘、疑惑,而不是烦躁地务求事实和原因。倘若我们能辨认出那些值得信任的诗歌,体验它,探索它,被它充满,被它许诺,我们必将有所收获,这收获不是知识上的,而是心智和经验上的,像经受了一场爱情或奇异的风暴,我们的生命得以更新。*终,我们在母语诗人构筑的汉语山河中,继续分享和延展因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更为广阔的中文。
本书是对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诗歌创作手册》第二编《通用规范汉字诗声韵》的增订,根据多音字的特点,作者把韵书字库容量增至9191个字次,拓宽了此韵书在创作诗歌时用于押韵、定调和选字的范围。《通用规范汉字诗声韵》是我国第一部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字库创编的汉字新韵书,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字库创编的华语系列韵书。其特色是所依字库权威、规范;以全新的韵效分韵部,相较传统的以韵根分韵部设置更科学、韵效更理想;每个字都标注声、韵、调;配套四个系列,更能适应创作各种诗体押韵、定调和选字。本书的出版将为诗歌创作者提供方便、准确的音韵用字指导。
暂无内容简介。。。。。。
余秀华和她的诗歌曾在国内诗坛掀起浪潮,成名后,她并未停下脚步,继续在诗歌的世界里寻求更多的个人表达,继续用忠诚于自己的文字,抒发她对乡土、对世间的炽热的爱。本书是余秀华的第四部诗集,收录其近年来新创作的诗歌150余首,她的诗歌具有大胆绮丽的想象力,而她对生活苦痛的描述,力透纸背,光明坦荡,给人以生命的鲜活力量。 在这本充盈着爱的新诗集里,对故乡的深情,对亲情、爱情细腻的坦诚,对日复一日生活的敏锐感悟,一如既往地呈现在余秀华充满个性的诗意语言里;与此同时,加入了对生活本质更深层面的思考,整体更趋成熟。暌违八年,再度回归诗坛,余秀华自称完成了写作的使命,因为“我所有的爱里面,对文字的钟情经久不衰”,而在最忠诚的文字面前,“一切的苦厄都成了配菜”。
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火花,是人类纯粹的精神家园。诗歌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再现某一时段内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结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作为一种文学艺术题材,诗歌除了表现表面上的意义之外,也展现美学与质感,引发共鸣。经过时间的磨砺,很多诗歌已经成为超过民族、超过国别、的不朽的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启迪和熏陶。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一个人要想在短暂的一生中遍阅所有传世佳作,既不现实,也不经济。鉴于此,我们在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细致的讨论和斟酌,后从琳琅满目的中外诗歌宝库中选出了200余首美的诗歌,辑录成本书。所选诗歌,囊括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