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集以《穆旦诗集》(1939 1945)为底本,原版制作。《穆旦诗集》(1937-1945)是穆旦于1947年5月在沈阳自费出版的一册诗集。收录诗作58首,附有王佐良先生的评论文章《一个中国诗人》。 ◎穆旦受雪莱、拜伦的影响颇深,诗歌情感丰富,诗句凝练简洁,被研究界誉为 现代诗歌*人 。 希望,幻灭,希望,再活下去 在无尽的波涛的淹没中, 谁知道时间的沉重的呻吟就要坠落在 于诅咒里成形的 日光闪耀的岸沿上; 孩子们呀,请看黑夜中的我们正怎样孕育 难产的圣洁的感情 穆旦《活下去》
《真实生活》是扎加耶夫斯基于2019 年在波兰出版的单行本诗集,共收录54篇诗作。通过敏锐的洞察力与克制的语调,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过去,在纸上捕捉到城市街道的流动景观、时间流逝的稳定轨迹。扎加耶夫斯基选择置身于或远或近的历史之中,经由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将历史注入抒情的时刻,进而去理解现实。他还挑选了日常事物中具有意味的细节,但绝不复制庸常的片段,而是将读者从迟钝、单调的感官体验中解放出来,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刻画世情和人物。扎加耶夫斯基以坚定而温柔的目光注视精神和现实中的隐秘角落,最后一次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诗歌是崇高的道路,带我们到*远的地方。 作为我们时代*天赋的诗人之一,亚当 扎加耶夫斯基的作品已成为当代经典。无论是诗人还是散文写作者,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以明晰的智慧和简洁的风格进行创作。他作品中略带讽刺的幽默、些微的怀疑,以及历史黑暗面的永恒之感为其在国际上赢得了一批忠实拥趸。 在《永恒的敌人》中,扎加耶夫斯基怀着某种自我意识重新审视了同胞切斯瓦夫 米沃什的抒情、他描绘的 二战 前的波兰,以及米沃什式的悲悯、信仰与怀疑的混合。这部诗集再次探索了那些曾经定义他诗人生涯的主题 对地域、语言和历史的动人沉思。尤其令人动容的是,扎加耶夫斯基在此向相熟的朋友或在书本中相识的作家们致意 米沃什、塞巴尔德、布罗茨基和布莱克,这些诗歌与刻画家庭成员和挚爱之人的作品自然地融为了一体,展现出诗人
金子美铃是日本国民童谣诗人,被著名诗人西条八十称为 童谣诗的彗星 ,去世时年仅26岁。她的很多诗被收录于日本的小学国语课本。其作品已被翻译成包括中、英、法、韩等7国文字。 她的诗歌短小隽永,清新灵动中闪烁着深刻的哲思,讲求韵律的同时富有童趣,洋溢着绚丽的幻想,充满对光明和美好的希冀。 本书精选金子美铃*代表性的诗200余首。从每一首诗中,诗人唤醒我们早已失却的天真和感伤,引领我们回到纯净而唯美的世界。
《真实生活》是扎加耶夫斯基于2019 年在波兰出版的单行本诗集,共收录54篇诗作。通过敏锐的洞察力与克制的语调,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过去,在纸上捕捉到城市街道的流动景观、时间流逝的稳定轨迹。扎加耶夫斯基选择置身于或远或近的历史之中,经由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将历史注入抒情的时刻,进而去理解现实。他还挑选了日常事物中具有意味的细节,但 不复制庸常的片段,而是将读者从迟钝、单调的感官体验中解放出来,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刻画世情和人物。扎加耶夫斯基以坚定而温柔的目光注视精神和现实中的隐秘角落, 一次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阿根廷 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他以诗立名,诗名远播。本书为他创作于1964年的诗集,也是作者特别偏爱的一本,收录有名作《关于天赐的诗》、《猜测的诗》、《玫瑰与弥尔顿》等,主题涉及布宜诺斯艾利斯、日耳曼语言文化、流逝的时间……
“诗歌是崇高的道路,带我们到 远的地方。 ” 作为我们时代 天赋的诗人之一,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作品已成为当代经典。无论是诗人还是散文写作者,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以明晰的智慧和简洁的风格进行创作。他作品中略带讽刺的幽默、些微的怀疑,以及历史黑暗面的永恒之感为其在 上赢得了一批忠实拥趸。 在《永恒的敌人》中,扎加耶夫斯基怀着某种自我意识重新审视了同胞切斯瓦夫·米沃什的抒情、他描绘的“二战”前的波兰,以及米沃什式的悲悯、信仰与怀疑的混合。这部诗集再次探索了那些曾经定义他诗人生涯的主题——对地域、语言和历史的动人沉思。尤其令人动容的是,扎加耶夫斯基在此向相熟的朋友或在书本中相识的作家们致意——米沃什、塞巴尔德、布罗茨基和布莱克,这些诗歌与刻画家庭成员和挚爱之人的作品自然地融为了
《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共收入325首无题清丽小诗。其内容似乎包罗万象,涉及的面也比较广,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然而,就是在这种对自然、对人生的点点思绪的抒发之中,诗人以抒情的彩笔,写下了他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索,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他的诗像珍珠一般闪耀着深邃的哲理光芒,不仅唤起对大自然、对人类、对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爱心,而且也启示着人们如何执著于现实人生的理想追求,让整个人生充满欢乐与光明。《飞鸟集》被举世公认为 美的小诗 。本书特别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画家杜文涓精心绘制绝美配图。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学位论文《比较诗学视域中的华裔美国英语诗歌的语言表征研究》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学术著作。书稿对华裔美国英语诗歌的产生、形成年代与发展过程特别是语言表征做了深入的研究,该论著受到了美国华裔文学专家的好评。
本书是纽约派著名诗人弗兰克 奥哈拉的诗集,包含《致港务长》《致危难之际的电影业》《障碍》《黄色便笺》《来自一个四月》等三十首诗歌。奥哈拉的诗采用口语及开放的结构,即兴、反理性,在幽默机智中又有荒诞感、梦幻感,突出表现了诗人的个性,开创了反文雅反高贵的诗风。著名诗歌评论家海伦 文德勒称: 奥哈拉的一些诗确实值得名扬天下,就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存于这么一个理由:英语语言里还没有出现这种类型的诗歌。
这本诗集包括新西兰著名诗人詹姆斯 巴克斯特的主要一些诗歌作品:耶路撒冷十四行(39首)、秋之书(48首)、其他十四行诗选译(28首),共115首。 巴克斯特毕生都是社会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他晚年退隐到偏远的毛利人聚居地、创建耶路撒冷社区,无疑是其社会革新运动的重要实践(和组成部分)。他决不像*广为流传的西川的译诗表现出的那样,是一个避世者。在诗歌的语言上,他非常克制,用《巴克斯特诗选》编者约翰 威尔的话说,巴克斯特的晚期诗作 放弃了修辞 , 他的貌似简单的词汇和短语显示了语言的精通,它们也摹写了他在自己生命中渴望的简单与自由 ,可谓洗尽铅华,呈现出内敛了丰厚生命智慧和高超诗歌技艺的沉着气度与简练风格,与那种清高(或故作清高)的田园诗、 玄诗 无涉。
暂无内容简介。。。。。。
\" 本书收录纪伯伦 代表性的散文诗作《先知》《先知花园》《沙与沫》。《先知》是在阿拉伯世界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文学作品,被认为是黎巴嫩文学史也是阿拉伯文学 部散文诗集。《先知》的主人公是即将乘舟回归东方故园的智者,他在临别赠言中论述爱与美、生与死、罪与罚、婚姻与家庭、法律与自由、 与善恶、理智与热情等一系列社会人生问题,充满哲理,用喻新奇。《先知花园》与《先知》风格近似,集中表达了作者对人、天、地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哲理思考,体现了作者散文诗艺术创作的全貌和风格。《沙与沫》荟萃了纪伯伦道出的隽语、佳句,是一部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