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沈复写给妻子芸娘的唯美情书。 从初见的怦然心动到婚后的举案齐眉;从谈诗论画到赏月弄花,平平淡淡的柴米夫妻,将清贫的日子过成了一首诗。 他们遭逢家庭变故,半生坎坷,颠沛流离,却一直相扶相依,不离不弃。 芸娘病故后,沈复用清丽典雅之笔,作《浮生六记》六卷,以慰生死隔离之相思。 《浮生六记》有着落花流水的时光散漫,庭园梦境的从容静寂,与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 自晚清至今,已流传一百余年。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作者左丘明。《左传》是一部解释《春秋》的著作,发凡起例,解释《春秋》的书法和微言大义,但同时它也是一部博采史籍、档案和口头传说的春秋时期的编年史,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讫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左传》的文学性很强,是先秦史传散文的代表性作品。《左传选译》着眼于作品的文学价值,精选原书的四分之一强的精华篇章,加以翻译,辅以注释,行文流畅,很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是我国近代史发轫时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其爱国思想和个性解放思想在晚清思想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诗正视现实,疾呼变法改良,充满战斗气息,感情挚烈,艺术上气势雄浑,深邃含蓄,独树一帜。其文亦 达 诚 情 并重,挥洒自如。本书包含龚自珍的诗、文、词,注者精选版本,按写作时间顺序编次,注释力求注明难词、名物、制度、典故及所涉人物、地理、历史事实,对文中隐喻曲笔,综考有关篇什,参验核证,加以揭示;篇注后有 说明 ,交代写作时间、背景,简析思想、艺术等,深入浅出,严谨翔实。
本书精编精选叶梅、刘亮程、祝勇、池莉、赵丽宏等国内作家2022年发表的代表性散文佳作40篇,从不同角度反映现实生活。或客观叙事或心灵探索,或深挖历史传统文化或打开地域人情眼下生活。主编有一定的专业视野和站位,所选篇目的思想性和可读性均为上乘之作。这些散文,从发表就一直被公认为名篇,我们结集出版是为了更好地从总体上来领悟这些优美的文字和字里行间的美感,使读者能够更好领略中国当代优秀小小说的风采。本社已连续5年出版同系列《中国文学佳作选 短篇小说卷》《中国文学佳作选 中篇小说卷》《中国文学佳作选 小小说卷》,其中《中国文学佳作选 短篇小说卷》《中国文学佳作选 散文卷》入选农家书屋,累计销售5万册。
《小山词》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宋词作品,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评价为 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 。 《小山词》里的作品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 能动摇人心 。《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通过生动感人的画面,抒写离别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时的喜悦,可谓情真意切,九曲回肠。其中新辞丽句,深为论者所叹赏,如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复堂词话》赞它是 千古不能有二 的 名句 ;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苕溪渔隐丛话》评它为 词情婉丽 。
《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为 跟着名家读经典 丛书 隋唐五代文学 分册 本书是一部名家赏析隋唐五代文学经典著作的文学普及读物,详细解读了隋唐五代文学中具代表性的作家及其经典作品,包括李白、杜甫、崔颢、贺知章、张九龄、柳宗元、刘禹锡 、韩愈、李贺、杜牧、王维、陈子昂、孟浩然、王昌龄、李商隐等。 作者均为专力于文学研究与欣赏的学术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如程千帆、施蛰存、吴小如、周汝昌、萧涤非、葛晓音、吴调公、马茂元、 储仲君、叶嘉莹、霍松林、屠岸等。 所辑篇目,都是有生命力、有影响力,曾得到广泛好评的优秀赏析文章,被赏析文章,亦为公认的名篇,引导读者从更宽泛的背景、更专业的角度欣赏文学名篇、感受名篇魅力,是一本很好的了解、欣赏隋唐五代文学的普及读物。
本书选录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作家高适诗129首、岑参诗132首,详加注释,对以往注本中的注释疏漏颇多匡正。所选作品既较集中地反映出唐代边塞诗的奇异风貌,又从不同侧面体现了高、岑二位诗人的创作概况。前言论述了两位诗人创作的异同和边塞诗兴盛的历史条件。
自屈原曰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至《神农本草经》言 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 ,再到钟会称菊花 神仙食也 ,至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再到苏轼 黄州菊花误 一事被贬黄州团练使。菊花从药用、食用功能到菊花审美内涵的定型以及古人咏菊的嗜爱,处处流露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博雅经典:菊谱》选取六部*有代表性的、流传范围较广的、文献价值较高的菊谱加以校注,即宋代刘蒙菊谱、史正志菊谱、范成大菊谱,明代高濂菊谱、黄省曾菊谱、周履靖菊谱。每篇菊谱前有注译者的提要,介绍作者、内容、版本等情况。《博雅经典:菊谱》对这些经典著作进行校勘、注解、翻译,并配以相关图片,《四库全书总目》中关于各种菊谱的提要亦附每节后。 宋代菊谱以记载花品为主,明代菊谱以种艺之法为主。本书既谈逸闻趣事,又录菊花品种、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国古代书信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书信的一个门类,家书指内外亲戚之间往来的信函,其报平安、告亲人、诉乡情的功能无可代替。不少古代家书作品兼具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是一笔极其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古代经典家书导读》精心挑选、整理了从汉至清代的53篇经典家书作品,涉及的题材内容十分广泛。既有文人骚客的潇洒行吟(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也有胆气英豪的慷慨悲歌(林觉民《与妻书》);既有闺阁儿女的绵绵情意(徐淑《又报秦嘉书》),也有官场名宦的谆谆教诲(曾国藩《致四弟》)。孙权、诸葛亮、鲍照、文天祥、夏完淳、纪昀……这一连串因 语文教材而为人所熟知的名字,也在家书中讲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见信如晤,纸短意长,可谓言一家之相思,摹千古之真情。 除了家书原文以外
.........
\\\\\\\\\\\\\\\"《消逝在酒馆里的岁月》 早是一篇万字散文,2010年 于《人民文学》杂志。这十年间,作者持续关注中国酒风,不断修改、拓展该文,汇集成书,被多位知名文学杂志主编和评论家称为当代文学写酒不可多得的力作!本书写酒, 多的是写酒背后的世道人心、时势变迁。那些消逝的岁月中的人和事、成或败、冷与暖,关乎酒,又不止于酒;正可谓,百态人生在杯里沉浮,人间世相在酒外摇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