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夜航船》,灵魂才有趣!这是一部有趣、有料的文化常识小百科。 囊括天文地理、古玩奇器、珍禽异兽、诸子百家、宫廷秘闻、草木花卉、三教九流、鬼怪神异 包含20大类4248个文化常识,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的不朽经典,问世300年一直秘本流传,仿佛漫天星光,在漆黑的夜空闪烁,璀璨而迷人。 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能让你变得博识有趣,非《夜航船》莫属。
明代著名书画艺术家董其昌著。作者精于书画鉴赏,收藏诸多名家名作,在书画理论方面亦颇有建树。两书均为其代表作品,有图有文。《骨董十三说》将古物定位为今人与前贤交往、学习之媒介,尤其是鉴赏古代象征礼、乐的铜器、玉器,更可以修养德行,独具特色。《画禅室随笔》为其书法、绘画理论著作。
1. 《佳茗似佳人》:闲闲的午后,有疏梅在侧,有新泉活火,把一盏香茗,随意 翻阅古人关于茶的那些叙述,那些咏叹。遥想长林浮云、雨窗晴帘的优雅生活。 2. 《花间一壶酒》:对酒当歌,醉一回人生几何。在世事喧嚣中,读酒文,品酒味、观酒人、话酒事,伴着一杯陈年佳酿,遥想古人那一抹任情散漫的诗酒风流。 3. 《雅人有深致》闻,一炉香的氤氲;看,一瓶花的姿态;听,一尾琴上的琤琮;赏,一块石的风骨 俱是水流云在,妙处难与君说。品味鉴赏之趣,领略器物之美。 4. 《绝代有佳人》所谓佳人,或神情散朗,故有林下之风,或音辞清辩,自是闺房之秀,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佳人难再得。 5.《芳菲已满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活虽然充满劳绩,但是,还要诗意地栖居。赏读
秦观,字太虚,改字少游,自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者称淮海先生,排行第七,人称 秦七 ,因生有满口胡须,又被称为 髯秦 。先世本江南武将,后迁高邮武宁乡。因秦始皇曾在今高邮筑高台、设邮亭,所以秦观的家乡又称 秦邮 。祖父佚名,或因曾官承议郎,遂被尊称为 承议公 ,尝官于南康(今属江西),秦观生于祖父携家人赴官途*的九江。父元化,曾从名儒胡瑗为*,又因仰慕太**海陵人王观(堂弟王觌) 高才力* ,遂名其子为 观 、 觌 。秦观之父早卒,母戚氏寿高逾古稀。叔父秦定,进士及第,初为*稽尉,历官至端明殿*士。秦观十九岁,娶时为潭州宁乡主簿的同乡徐成甫长女文美为妻。弟觏(字少章)、觌(字少仪)。子秦湛(字处度)。二女,一嫁范祖禹子范温(字元实);一嫁举子葛张仲(进士及第)。秦家由显赫至*落,徙高邮后虽是聚族而居的
《大金集礼》,四十卷,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清抄本为底本进行点校。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 年)礼部尚书张暐等所进,包括尊号、册谥、祠祀、朝会、燕飨、仪仗、舆服等门,分类排纂。 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著成书年月。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盖明昌六年礼部尚书张暐等所进。今考书中纪事,断至大定,知为章宗时书,虞稷所载当不误也。其书分类排纂,具有条理。自尊号、册谥以及祠祀、朝会、燕飨诸仪,灿然悉备。
1.《山水有清音》:一生太短,一世太长。奔波于尘世的我们,渴望偶尔走出喧哗,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在自然天地间中寻找迷失的自己。或许你正在旅途,那么,带上这本《山水有清音》,且走且吟,那文字间流淌的清韵是否美丽了你的风景?或许你无法出行,只能在斗室中忙碌,那么,在倦意来袭的某一刻,翻翻这本《山水有清音》,领略一番纸上山水,你是否在阅读中发现了自己? 2.《浮生半日闲》:或许是一种心境,或许是一点感怀,或许是一股牢骚,或许是一丝幽情。人情百态,世间万象,嬉笑怒骂,闲情逸致。如夏日豆棚闲谈,如冬夜围炉絮语。闲闲地翻阅,你是否有了 半日闲 的悠然与超脱? 3.《锦书云中来》:曾几何时,云淡风轻,写信寄信是我们美丽的约定;曾几何时,月朗星稀,收信读信是我们浪漫的守候。现在,书信渐行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关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们串成珠链,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散珠而更便于阅读、欣赏了吧。 所选篇章侧重于抒情、叙事陛散文;题材大至社会、人生,小至离情、花草;风格既有雄浑、酣畅,亦有委婉、含蓄;广采博取、兼容并包,《百花散文书系》即便不说是“聚珍”本,但所收作品总还不乏光彩可供借鉴吧。 中国古代散文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它和诗歌一样,同是中国古代文学最主要、最有特色的文体形式,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宏丽的文化宝库。
明代以隆庆降,封建社会进入末期,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开始萌芽,孕育出一股朦胧的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潮流,而明清小品的繁盛正是这种思潮的体现。与传统的正宗古文相比,明清小品又有哪些区别和特点呢?细分析可以列出不少,但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抒写自由。无论是李贽的“童心说”还是袁宏道的“独抒性灵”,都旨在反对创作个性的扼杀(这不仅包括内容上的禁锢,也包括形式上的束缚),肯定作家的个性张扬和作家心灵的自由表达,强调作家对社会、对人生应有真实感,重视作品的情趣和韵味。二是篇幅短小。正如余怀评李渔《闲情偶寄》所言“不为经国大业,而为破道之小言。”(《序》)明清小品,在美学上追求的是“幅短而神遥,墨稀而旨永”(唐显悦《序》)的意境,其最长的不过一千多字,短的只有几十字,但往往以小见大,一滴水
《穆勒名学》是由严复所译的传入我国靠前部归纳逻辑著作。本书原名为《逻辑学体系》(ASystemofLogic),反映十九世纪后叶西方资产阶级经验主义思想的一部代表性的逻辑著作,是英国经验主义归纳逻辑的总结。这本书是古典传统逻辑的终结,也是在现代逻辑出现之前一本影响大的著作,它先后出版八次之多。波兰华沙大学原靠前符号学会佩尔斯(JerzyPelc)教授曾说,其实全世界当时都在读这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