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787521758597 书名: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 定价:123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园林是综合性艺术实体,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联系密切,园林散文所呈现的园林镜像、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是考察社会不同面向的窗口。唐宋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个繁盛期,园林兴造、园林宴游、园居生活、园林活动、园林审美等都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在学科交叉研究的视域下,以唐宋时期的园林散文为研究对象,探究园林构建与散文创作之间的交互影响,揭橥唐宋时期文学、文人与园林审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密切关系。全书分七章论述。章从传世文献中考查记园文本,分析园林散文文体形式的演变及其园林文献学价值。第二章溯源园记在唐代创体、宋代立体的过程,厘清园林游记和山水游记的本质区别,凸显唐宋时期园林散文的文学地位。第三章用文史互证的方法探讨唐宋时期大量兴造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公共园林、寺观
“古有王羲之,今有王蘧常。”王蘧常先生(1900-1989)是 的书法家,他精于章草也擅长书法理论,还精熟国学,又工诗文。他与冯其庸有师生之谊,相交甚厚。本书收录的是王蘧常写给冯其庸的书信和他 笔之作《十八帖》。从这些作品中既可以欣赏到王蘧常先生的书法,也可以从书信释文中所谈论的家常、世事、学问等感受到他们两人长达半生的深厚情谊。
《搜神记辑校 搜神后记辑校》,李剑国辑校。《搜神记》,晋干宝撰,原著录为三十卷,今存三百馀条,系六朝最为著名的志怪小说集。干宝以国史之才,而撰此志怪小说,备受读者欢迎。《搜神后记》,南朝宋陶潜撰,原著录为十卷,《搜神后记》与《搜神记》的体例大致相似,但内容则溢出《搜神记》。今李剑国先生依著录卷帙,《搜神记》辑为三十卷,《搜神后记》辑为十卷,名之曰“辑校”。“辑校”者,乃以见与明辑本有别。初版于2007年,在原来《新辑搜神 新辑搜神后记》的基础上,李剑国先生作了较多的增补修订,并制作了人名索引,极大地方便学者使用。今纳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刘心源著。据清光绪十七年嘉鱼刘氏龙江楼刊本影印。全书共八卷,附卷首一卷。前有《自叙》《发明四则》《例言六则》。卷首:征引器刻;卷一卷二:鼎文;卷三:尊文;卷四:櫑卣爵文;卷五:彝文;卷六卷七:敦文;卷八:簠簋豆鬲甗盘镈文。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是在《积微居文录》的基础上汇编而成,非常鲜明地体现了杨树达继承清代段、王学说,又吸收了西方语言学的研究特点。全书一半以上的篇章为文字释义考据的个案,新见迭出。另有数篇文章以西方字源学、语言学理论系统阐释中国文字字形字义变迁,虽然篇幅有限,却是作者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这一概念来自福柯。福柯对权力的了解很有创见,他不像过去的人只注意权力在大的、公开的场面的展示,同时也注意到权力在微小的、隐秘的、日常生活空间中的作用。本书所收王汎森研究清代学术、思想、心态方面的12篇专文和一篇附录,即旨在从这一概念出发,探讨和展示\"政治\"、\"道德\"、\"权力\"等各种力量,如何同水分子的毛细管作用一般,深入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能的角落,并发挥意想不到的影响。 本书的另一个主轴,是\"思想史\"与\"生活史\"的联系,通过对各类文献或团体的考察,展示道德意识呈现的方式与转化,以及道德理想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的实践。
《江湖之远》描述了历代在洞庭湖和汨罗江上漂泊的文化名人,范蠡和屈原,周瑜和小乔,还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和滕子京,左宗棠和郭嵩焘等,在作者笔下,这些遭遇了人生厄运来到水乡泽国的历史人物,不以个人荣辱而进退,不为生死而喜悲,却以自己的人生故事,心灵呐喊,把洞庭湖和汨罗江打造成一处文化高地,诞生了“上下求索”“先忧后乐”彪炳千秋的精神图腾。作者以诗化的语言,颠覆性写作,让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穿越时空呈现在世人面前。是一部具有可读性的关于洞庭湖和汨罗江的历史人文随笔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