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物志》是关于生活的艺术,集中国式审美朴、雅、幽之大成的书。 本书共分12卷269小节,记载内容包括: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等,广泛涉及衣、食、住、行、用、赏、鉴、藏各个领域,其中所宜所忌,所雅所俗,所是所非,所贵所贱,言简意赅,皆有定语。 "长物"本意指身外多余之物,但对于古代文人雅士来说,于内,寄托其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及品格意志;于外,则借以展其韵、才和情。文震亨所代表的这一脉美学,对于当代人营造宜居生活环境,及内修外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版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为底本,参考清代砚云书屋刻本、文渊阁本、民国商务印书馆标点排印本及近现代陈植校注本等精校,邀请明代艺术史研究专家蒋晖注释。收录诸百科图录类书如宋龙大渊《古玉
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不仅能从万物的细微处感知美感,还能在生活的点滴处寻得乐趣。 林语堂盛赞其为 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 。 ----------------------------------------- 《闲情偶寄》,顾名思义, 闲情 指的是休闲生活的情趣, 偶寄 是指没有羁绊的散漫式的记述方式。《闲情偶寄》是一部寓 庄 于 闲 的 小文 。 《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234个小题,论述了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艺术,触及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挖掘了艺术和生活中的美学现象和美学规律,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文中附有精美插图及大量注释,具观赏和审美价值,更具阅读性。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先秦道家的思想高峰,其文本及思想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开展。本书所用《庄子》原文,依郭庆藩《庄子集释》本, 吸收王孝鱼校正本成果。设计解题、释义、绎文三项:解题,用来释篇名、揭大义、明统绪、章源流;释义,用来析章句、通故训、解文法、言章旨;绎文,用来籀古聱、理文势、求雅驯、便今读。前贤旧说择善而从,间下己意。本书以《庄》注《庄》,务求纯粹,力图揭示庄子的思想体系和人生智慧,并阐释其归趣难求而味之无极文章风格。书后附录《 天籁 解 生命的自然本质与庄子的生存焦虑》,深刻阐发庄子的思想开拓。 ......
《小窗幽记》共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分别从修身、处世、为学、立业等角度阐释为人准则。图书内容涉猎广泛、意韵深远、极具哲思,几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本版原文精心核校,注译得当,版式舒朗,适合当下的读者仔细品读,为心灵寻以慰藉。 《菜根谭》为论述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传世经典。全书采用语录体,集结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释家的出世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可谓集儒释道思想于一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作者对于人性、人生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成为后人为人处事的指南。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配以注释、翻译,使读者能够无障碍阅读。 《围炉夜话》是清代学者王永彬撰写的格言类文集,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中国人 处世三大奇书 。全
《红楼梦》有说不尽的话题,本书出入原著,对细节往复推敲,读出字缝里的意趣,不仅让人领会《红楼》精细描摹的妙笔,更可由此轻轻触碰曹雪芹的文心。此书为作者已发表的数百篇《红楼》随笔的精选集,除谈及《红楼》人物、名物、写法之外,还旁涉中外名篇如诗歌、小说、戏曲等,为品读《红楼》平添了丰富的味道。 荷叶浮萍 是原著中戏改《诗经》的典故,喜诗文不好四书五经,读经典不必正襟危坐,也正是曹雪芹的读书观。
《礼法之外:唐五代的情感书写》收入十四篇文章,讨论九世纪初至十世纪中叶,即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情感书写。这时候,士人通过讲述和写作来分享情爱诗歌和故事, 风流才子 有情人 成为士人构想自我形象的新模式。作者从文本、文化两个角度考察这一文学文化现象,一方面分析作品的结构、修辞特点,另一方面考察这种写作兴起的社会原因,通过个案研究去理解情感书写与士人追求政治成功、积累文化资本、塑造自我形象之间的关联,以及这种边缘写作与社会秩序、文学传统之间的紧张关系。
《夜航船》(上下册)共分为二十卷,依照门类划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进行撰写介绍,收录四千余条目。内容囊括天文地理、人伦考古、经史百家、礼乐典章,以及日用宝玩、植物四灵、三教九流、物理方术,广采博收,涉及范围广,堪称中国的 小型百科全书 。
《搜神记辑校 搜神后记辑校》,李剑国辑校。《搜神记》,晋干宝撰,原著录为三十卷,今存三百馀条,系六朝z为著名的志怪小说集。干宝以国史之才,而撰此志怪小说,备受读者欢迎。《搜神后记》,南朝宋陶潜撰,原著录为十卷,《搜神后记》与《搜神记》的体例大致相似,但内容则溢出《搜神记》。今李剑国先生依著录卷帙,《搜神记》辑为三十卷,《搜神后记》辑为十卷,名之曰 辑校 。 辑校 者,乃以见与明辑本有别。初版于2007年,在原来《新辑搜神 新辑搜神后记》的基础上,李剑国先生作了较多的增补修订,并制作了人名索引,极大地方便学者使用。今纳入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
《浮生六记》有清朝文人沈复所著,是一部自传体散文。全书原有六卷,现存前四卷。卷一《闺房记乐》描述了沈复与陈芸一见钟情、婚后情深义重、赏花吟诗的生活。卷二《闲情记趣》叙述了沈复在贫穷困顿中文酒流连、赏玩园林等情趣。卷三《坎坷记愁》描述了沈复与陈芸浪漫纯真,不容于封建大家庭,两次遭逐,飘泊潦倒的境遇。在颠沛流离中,陈芸病逝。卷四《浪游记快》描述了沈复四处游幕,所历风景名胜。全书文字清新、真率,没有雕琢藻饰,却写出了伉俪情深、至死不渝的真挚感情。《浮生六记》自光绪年间首次刊行以来,就备受欢迎。林语堂将它翻译成英文介绍到国外,目前已有德、法、丹麦、瑞典、日本、马来等译本。
本书以著名的南朝文学家、政治家王融为中心,分 历史篇 、 文学篇 两部分: 历史篇 论述王融的家世盛衰、贵官仕途、性情形象、交际网络、悲剧落幕等,还原真实的王融形象,折射南朝社会面貌。 文学篇 从宫廷礼仪、永明政治、南朝宗教等角度考察王融的文学世界,揭示其所代表的永明文学风貌及其贵族特质。全书视野宏阔,论证严谨,文笔流畅,精见妙语迭出,既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王融个人史,又是读者走近南朝历史与文化的绝佳窗口。本书原为作者的博士论文(2011年),201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17年获首届普隐人文学术奖。初版早已售罄,现予增订再版,作者不仅仔细修订全书,还据最新研究成果增加万余字内容,并由繁体版改为简体版、平装本改为精装本,更便读者阅读与收藏。
书号:9787521758597 书名: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 定价:123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明代著名书画艺术家董其昌著。作者精于书画鉴赏,收藏诸多名家名作,在书画理论方面亦颇有建树。两书均为其代表作品,有图有文。《骨董十三说》将古物定位为今人与前贤交往、学习之媒介,尤其是鉴赏古代象征礼、乐的铜器、玉器,更可以修养德行,独具特色。《画禅室随笔》为其书法、绘画理论著作。
《牡丹亭 绘本》由青年画家华张一历时三年精心绘制,再现了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笔下超越生死、奇幻浪漫的爱情故事。游园惊梦,久居深闺的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一见倾心,但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与柳生人鬼相恋,几经波折后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无媒自婚,永结同心。全书七十余幅大师级绘画全新演绎中国古典戏剧《牡丹亭》,分镜式改编的白话文字保留完整的故事线、立体的人物刻画与经典唱词,使读者快速领略《牡丹亭》故事精髓。这不仅是将戏剧经典《牡丹亭》绘制成画、易于阅读的大师级绘本,也是一件极具审美价值与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闲情偶寄》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书,详细谈论了中国人的生活艺术。分词曲部、演习部和居室部等八个部分。词曲部论述戏曲结构、音律、语言等问题;演习部主要探讨戏曲演唱技术;居室部介绍堆假山、砌墙壁等技术。其他部分谈饮食、种花、养生诸问题。其论曲部分,经后人辑录单行,题名《李笠翁曲话》。
《异苑》是南朝刘宋时期刘敬叔撰写的志怪小说。此书在历史上曾一度散佚。今天所看到的版本,早是明代人胡震亨同友人姚叔祥、吕锡侯,在临安的废书堆里发现的宋抄本,胡震亨又将其收入丛书《秘册汇函》中,使其重新流传于世。 《异苑》的内容包罗万象,共10卷,收录383则神怪之事。如植物异闻、动物怪事、命运预言、占卜幻术、精怪故事等 《异苑》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碎片化的惊鸿一瞥,语言简练平实,颇有古韵。《四库总目提要》评价其 词旨简澹,无小说家猥琐之习,断非六朝以后所能作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上,婉约词散发着独特的色彩与魅力,为我国古典诗歌增添了不少光彩,同时也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书特意精选了从唐代到清代婉约词中的经典名篇,同时还特意挑选了一些不甚出名但是颇具风格和魅力的佳作。本书主要分为作者简介、原文、注释和评解四个板块,方便读者了解和欣赏婉约词。
本书为饕书客 幻想中国 书系之一种,为东晋葛洪名著《神仙传》的配图现代导读版。 幻想中国 系列图书由陕西师大国学院院长曹胜高主编,由古典文学专业的年轻学者注解。 《神仙传》是东晋道教学者葛洪所著的一部古代中国志怪小说集,共十卷。葛洪笃信药石神仙之事,创作《神仙传》时,搜罗了历代经史子集中的神仙之事,其文字清通,传中故事以想象丰富、记叙生动著称。以今日之眼光看来,《神仙传》是中国古人想象力丰富之明证。 因时代原因,原作古奥难读,本书即为挖掘重做的现当代注译本,由曹胜高教授带领年轻学者宋宁宁对原作加以注译,方便读者理解阅读。书中所配手绘插图富有奇思妙想,是一次古典经典通俗化表达的尝试。
《古文观止》由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全书收录先秦至明代的散文二百二十二篇,为当时读书人的启蒙读物。此书自问世以来,被学人叹为观止 ,虽经三百余年,仍久盛不衰。其中选入的文章多为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是古文中的精华,直至今日,依然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子不语》是清代著名才子袁枚写的短篇志怪小说集,展现了光怪陆离的世间百态,真实地再现当时的人情世态,用极尽幽默且晦涩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的诸多恶弊;一度与《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成为文学经典。 本书取其精华,精选了《子不语》中的19个经典故事,以古早国风的漫画进行演绎,生动、具象地展现袁枚笔下光怪陆离的世界,比全书版更适合各个年龄层阅读;全书为白话文版本,古文翻译经北京名师把关;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获得者、文学博士司聃教授精辟点评每个故事;文后附有原文,以供领略原书风采。 古早国风漫画、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与名家点评一起读,理解深层次的故事内核,让你沉浸式体验纯正的东方鬼怪文学经典。 说的是妖魔鬼怪,看的是世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