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的基石,古往今来,不断被作家们引用、讲述。英国神话学家、诗人罗伯特 格雷夫斯对这些神话进行深入研究,考查其历史渊流和众多经典著述如《荷马史诗》《神谱》《吉尔伽美什史诗》《马比诺吉昂》《阿尔戈英雄纪》等,按照时间顺序对其进行诗意的重述,并从神话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多个方面加以详细的评注。 赫拉克勒斯的十二项功绩、阿尔戈英雄的远征、特洛伊战争、奥德修斯的回乡之旅 格雷夫斯把这些神话融合成史诗般的、令人难忘的171个故事。作为 经典中的经典 ,它既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故事宝库,更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 阅读这本书,我们既能对希腊神话故事(每个故事通常都包含众多版本)形成全面而系统性的认识,了解神话的起源和深层含义,也能一览上古时期至今的西方历史文化之流变风貌。
本卷收录迄今可以找到的林徽因诗歌、散文、小说领域的全部作品,部分林徽因诗歌系首次面世。编注者为陈学勇、于葵。其中外文部分翻译者为王烨炜。
《考古笔记》是李零在疫情期间阅读考古学史相关书籍所写下的读书笔记,分为《考古研究大历史》《我身边的考古学史》《魂断蓝山》三篇。上篇从博物馆说起,围绕 考古学 展开;中篇先后聚焦考古学领域的核心人物夏鼐、苏秉琦、张光直,围绕他们各自所持的观点及著作展开;下篇聚焦李零与之惺惺相惜的考古学家柴尔德,阅读了柴尔德的五部传记, 魂断蓝山 所暗示的,正是柴尔德传奇生涯的归宿,余韵悠长。 相比此前的笔记体著作,这部《考古笔记》体量更大,既有读书、读史的体会,也有宏观的思考。这套书所讨论的问题、人物,既围绕着考古、考古学和考古学家,同时也围绕着眼前的世界。如全书题记所言: 自今视昔,不再遥远。
四百年前,在西班牙的拉 曼却地方,有一位乡绅,他整日沉溺于骑士小说之中,有一天他读得昏了头脑,渴望着成为一名真正的游侠骑士,去闯荡天下,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于是,他决定自称为堂吉诃德,将自己的瘦马命名为洛西南特,将一名村姑想象成意中人杜尔西内亚,并找了一名农夫桑丘做他的侍从。他将风车看作巨人,将羊群看作军队,开始了自己的冒险之旅。四百年来,《堂吉诃德》不仅成为西方经典中的核心,也成为了世界文学中的重要作品。堂吉诃德战风车的行为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形象,而 堂吉诃德式 的行为也已成为不顾一切、不切实际的侠义行为的代名词。从司汤达、福楼拜、海涅、歌德、尼采、托马斯 曼、陀思妥耶夫斯基、麦尔维尔、马克 吐温,一直到博尔赫斯、略萨、马尔克斯、米兰 昆德拉 他们都是《堂吉诃德》及塞万提斯的仰慕
《边城》,沈从文的小说,究竟应该在文学史上占一个什么地位?美国汉学家金介甫《沈从文传》说: 可以设想,非西方国家的评论家包话中国的在内,总有一天会对沈从文作出公正的评价:把沈从文、福楼拜、斯特恩、普鲁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 总有一天,这一天什么时候来? 这是沈从文弟子、作家汪曾祺,在本书的《又读〈边城〉》结尾提出的一个问题。答案不在别处,答案在你,经典的诞生,就在读者你的自身阅读里。 本书《沈从文经典名作》的与众不同之处,不仅仅是一套田园牧歌般的、原汁原味的、采纳民国首版文本的沈从文代表作全集(包括小说、散文、传记、家书及文物研究等,所有篇目打磨多年,均遵照沈从文自己 临事庄肃 的方式而来),还在于我们今天一个共享的打开方式,即 1 1 1 经典共读计划,一篇沈从文代表作,一位专家共读人
全集共分五卷,分别为《涉江诗词集》《微波辞 辩才集》《唐人七绝诗浅释》《宋词赏析 诵诗偶记》《书札拾零 子苾日记》。此次出版,除了收录沈祖棻历年创作著述成果,更增订逾二十万字日记,补遗诗词、小说、散文等多篇,呈现其创作与治学的全貌。沈祖棻在古典文学研究和旧体诗词上造诣深厚,对中国格律新诗的创建和完善有重要影响。其文学作品端雅真挚,寄寓身世之感,亦不乏抗日救亡之音,投射出个?命运与世事更易;诗词赏析深入浅出、只眼独具,结合丰厚创作经验,为初学者指点津途;书札、日记中闲话家常,与良友诗词相和,字行间言笑如睹,见出其人的温醇性情。
现今先端的文学其实写于半世纪前?作者是来自未来的外星人?你有过 影像以超越文字的速度撞进眼睑 的阅读体验吗? 被日本人被视为与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同等才华的作家稻垣足穗 宇宙乡愁 代表作大结集! 关于《一千一秒物语》,稻垣足穗曾说: 我平常的所有写作都是在为这一作品作注。 除《一千一秒物语》之外,本书还在《天体嗜好症》《宇宙论入门》《痴迷于飞机的家伙们》三章中,分别收录了足穗有关宇宙乡愁、机械装置之梦的幻想文学作品、独一无二的关于宇宙及空间的探讨,以及在无限憧憬中写下的有关飞机的文章。愿你能从这片透镜中一窥 足穗宇宙 的全貌。
《卡夫卡全集》共9卷,由著名学者、德语翻译家叶廷芳先生主编。全书创作部分主要依据卡夫卡生前好友马克斯 勃罗德的版本编纂的,而略作调整;书信则依据近年发现的资料作了较大补充。*卷为短篇小说,根据保尔 拉贝《卡夫卡短篇小说集》和马克斯 勃罗德《乡村婚事》重编。第二卷收录两部长篇小说《失踪者》和《诉讼》。第三卷收录长篇小说《城堡》。第四卷收录随笔、残篇以及谈话录,随笔包括卡夫卡留下的八个八开本笔记本,具有珍贵的资料价值。第五卷为卡夫卡日记,末附作者的几个旅游日记。第六、第七两卷为书信集,第六卷收录的是除情书和家书以外所有1900-1921年之间致友人的书信;第七卷收录1922-1924年之间致友人的书信,其余为家书,末附卡夫卡写于1919年而*终并为寄出的著名长信《致父亲》。第八卷收录情书。卡夫卡所写情书数量之多
本书为著名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以第一人称写就的散文集。《万里家山一梦中》主要是作者回忆父母和自己人生经历的文章。《人生何处不相逢》主要是作者回忆亲人、师长、朋友、同事的文章。同时,新增订了作者在人生各个时期和家人、朋友的照片。于无常处知有情,于有情处知众生。作者用温情的笔法写自己、写他人,娓娓道尽乡野里巷的凡人故事。所有文章皆为梁晓声最具温情的散文,是写给年轻人的人世间温情故事。
大师的故乡 丛书选编五位现代文学名家的经典作品,辅以当代摄影名家的实地拍摄图片,辑为《老舍的北京》《沈从文的湘西》《林家铺子》《城南旧事》《缘缘堂随笔》,共五册。现代文学名家老舍、茅盾、沈从文、丰子恺、林海音,文字隽永,风格独特,是语言风格与灵魂感知上可资欣赏和学习的深邃海洋。本套丛书精选这五位作家的经典作品,或散文或小说,更以地域风味浓郁的影像对文学的发生地进行视觉还原,在文学和审美的双重意义上开启现代文学的经典阅读。
《流俗地》是一个盲女和一座城市的故事,银霞是天盲,但她一直坚信她曾经看见过这个世界,外物于她而言可感可触,是能够建立起来的实体。她聪慧、敏感,亦懂得洞察人心,她既愿意在家编织箩筐,也渴望融入外面的世界,她学象棋、上盲校,她在生来的困顿里劈开了一片天。在盲校里,她学会用盲文写信,也拥有了炙热的爱情,一切看似向美好的方向,殊不知黑暗已经降临。黎紫书显然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小说家,在《流俗地》里,她以 楼上楼 为中心,洞开了马来西亚的华人世界,他们的爱恨、生死、出走、回归,无不沾染此时、此地的风俗与况味,这个故事非在这里发生不可,非如此不可。小说情节完整,语言流畅、准确,可读性强,是华文文学的一个惊喜收获。 《野菩萨》是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黎紫书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她十二篇短篇小说,其中
本卷是沈祖棻的书札与日记结集,由其后人张春晓整理编订,并加以补遗。书札部分收有沈祖棻与诸师友的日常往来信件,生动如晤,既有琐事的闲谈,也有诗词上的唱酬、诗学上的交流探讨,从中可一窥作者的平生交游,以及她尊师重道、提携后进、关爱友人之情。日记部分将日常饮食、做家务、读书、写信、弄孙诸事细细道来,虽似琐碎,却朴素自然,显露出她疏淡名利、温柔宽厚、尊师爱友的性情。本卷同时记录了沈祖棻多首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了解这位女词人的一手资料,具文献研究价值。
1958年,汪曾祺到张家口农业研究所 劳动改造 。1962年,《人民文学》刊发五十年代中期曾活跃一时作家的新篇章,汪曾祺创作了一篇描写果园劳动生活的短篇小说《羊舍一夕》,副题又名为《四个孩子和一个夜晚》。 《人民文学》于1962年2月号推出此小说,同时还请画家黄永玉绘了插图。给《人民文学》交稿的时候,汪曾祺先生用毛笔小楷亲自手抄写了一份稿子,这份稿子后由收藏家收藏,世间仅存一份。 本书以这份 珍贵手稿 为主要内容,加以释文,同时附录汪曾祺先生同时代创作的两个短篇小说《看水》《王全》,并收录《寂寞和温暖》的手稿。
相貌平凡的女孩苏橙橙意外获得了一只高科技 滤镜 手镯,拥有了可以改换自己在他人眼中形象的 超能力 。她利用手镯变成大美女苏渺、女博士方谨、 撕漫男 全胜唐,甚至动物、无机物 咸鱼翻身 爽了一把的同时,苏橙橙不忘利用手镯扶助弱小,伸张正义。与此同时,唐奇对见义勇为的苏渺怦然心动,与志同道合的方谨惺惺相惜,对阳光帅气的全胜唐欣赏称赞。为了保住秘密,苏橙橙不得不接连撒下弥天大谎,让唐奇一次又一次失去了爱人。在接连的打击下,唐奇眼睛的病情逐渐加重,苏橙橙为此又愧疚又心虚。 终于,唐奇揭开了苏橙橙得以变换身份的真相
《月枕山河》收录了祝勇创作生涯中最有代表性的23篇散文,分为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 烟月不知人事改 中的散文以历史写作为主,涵盖了祝勇在历史人物、诗词、书画、故宫中注入的情感、判断和思考。下编 只记山海曾相逢 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 行走的祝勇 。祝勇一直在路上,他用自己的脚步叩击大地,在旅途中与空间和时间对话。正因如此,他在散文中描写的古镇、河流、宫殿、道路变得有血有肉,令读者爱不忍释,欲罢不能。年轻时的祝勇曾说自己 尚未真正地了解散文 ,但品读其各个时期的散文作品后不难发现,他的文字已经在散文领域找到了立足之地。
书号:9787511583949 书名:追火车(西北青藏卷) 定价:8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近两百年来,因国运衰微而致茶文化式微,但中华文脉庚续,焉有缺乏茶文化之理?长期以来,国内茶学界一贯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茶文化缺乏系统的疏理,茶文化学科近乎空白。当今国人有责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华夏人文精神,重拾茶人尊严,创新茶文化内涵!为此,中国茶文化泰斗、湖南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蔡镇楚先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蔡先生一生博闻强识、著作等身,曾受教于国学大家钱钟书先生,为当代著名学者、唐宋诗词专家、诗话学专家,被誉为 中国诗话第一人 ,中华茶祖神农文化研究奠基人,中韩文化交流友好使者。 湖南师范大学是茶美学的策源地,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茶美学》专著曾由蔡镇楚教授执笔付梓,现已绝版。此部《中华茶关学》是在《茶美学》的基础上反复修改润色,融合先生新的理论创见,结合笔者刘峰担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