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是秘密的宗教么? 为什么密教诞生于印度? 密教如何翻越喜马拉雅山传入中国? 为什么有汉传密教与藏传密教之分?敦煌石窟如何记录密教在中国传播的历程? 《解读敦煌 神秘的密教(平装版)》通过对敦煌石窟现存的密教造像和壁画的研究分析,阐述了敦煌密教的分类(即分为汉传密教和藏传密教),敦煌密教的来源,汉传密教在中国的传播,藏传密教的异军突起和汉传密教的衰落。
佛是大乘佛教追求的,目标,在佛教各类神祗中,他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在藏传佛教寺庙里,常见的佛像有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药师佛、弥勒佛、五方佛、三十五佛等。《金铜佛像:诸佛》以图片形式介绍了各种佛的造像。
《经济学简史:处理沉闷科学的巧妙方法》是以经济学说发展历史为线索将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与文学人物巧妙串联在一起所形成的一本通俗有趣的学术著作。作者以神奇的方式,将亚当.斯密与牛顿宇宙秩序观、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与凡勃仑、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与大萧条、沃尔夫《虚荣的篝火》与里根经济学等,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向读者充分展示了的经济学思想如何影响了社会,同时也说明了这些思想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通过一系列的文学故事,作者引导我们仿佛置身于自封建制度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变迁历程,从而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更加深刻地理解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及其重要的经济学家的思想和政策主张。
作为古老文化的产物,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十分鲜明。它不仅迥异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建筑体系,还对整个人类产生过深远影响。古代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很早就开始沿袭、借鉴中国的建筑技术与艺术,甚至连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建筑师也一度对“中国风格”刻意模仿。正是有了前辈们数十年的学术积累,有了他们如海智慧的结晶,今天这本介绍中国建筑艺术发展进程的简史性读物才能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本书以实例为主,理论阐述力求简要,这一方面是出于统一体例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读者直接从历史事实中得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本书首先是收入了大量作品,插图占去篇幅的60%以上;点面结合,尽量勾勒出艺术创作的丰富性,使读者对艺术发展的连续性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是国内第一本写给普通老百姓年看的全彩中国建筑史,是一册提高人生品位
《当代艺术:马轲》为当代画家马轲近年来之精品力作,在07年夏天为您呈现当代油画中坚风貌。 马轲曾经戏称自己的绘画是在“制造万物”,它们不同于物理的现实,也不是其他画家的劳作,它们是马轲对世界认识的一个转述,就是马轲的“万物”。所以即使非常勤奋地创作,马轲绘画的主题仍然非常少,大概就是三角、马、大海和读书三类。
内容简介一支不同寻常的蜡烛,照亮一个你从未见过的世界。影子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它们替人吐露真言,演绎心底每一个快乐的念头,每一份伤感的眷恋,和每一种想说却说不出口的意愿。小孩子想用鱼竿勾住月亮、渐行渐远的男女盼望牵手、被抓住的兔子要将人类攥在掌中……烛光下摇曳的影子,投射的已不再是眼中外表的模样,它们来自内心,表达着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态度。我们解读着别人影子中的愿望,别人也猜想着我们影子后的故事。“呼!”吹灭蜡烛,那些愿望又重新藏回了心底。等到下次烛光亮起时,影子又将诉说出怎样的心愿?
《海外中国研究文库: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1919-1937)》是叶文心上海史研究的部著作,以民国大学为研究对象,其中上海的大学占据了约一半篇幅。作者分析了圣约翰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公学等上海各大学不同的办学风格、校园文化、及其与上海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叙述了民国大学生在日益化的政治环境中无所适从、渐入颓唐的过程。在此一探索中,叶文心不仅重视全球化因素,而且始终关注传统因素与地方特色。她认为如果历史研究失去了具体性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她总把现代性与中国性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考察,从历史深处发掘中国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