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书法大字典》汇集了从甲骨文开始至近代书家的各体书法单字5590个,入选书迹达70000余种,包括各种流派、各种变体,是中国历史书法名家精品的汇编。 本书在编纂中恪守实用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先立应收字表,再查所需之书迹,采用剪辑、复制、扫描、拍照后再版放大等办法进行搜集,务使表中之字一个不缺,力求字字四体俱全。在编辑体例上采用部首分类编排,加设汉字注音、繁简对照和汉语拼音索引,增强了其应用价值和实用功能。 作为一部供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经常使用的工具书,本书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不仅为书法学习提供优秀的范本,同时也为研究书法的发展历史、艺术流派、书法技巧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行书大字典》收录3000多个现代汉语常用字作为字头,收录上起晋朝下至清末的历代书法家行书书例33000余个。 字头后附列相应的汉语拼音、繁体字、异体字以及简要释义。字头下汇集该字的名家行书书例,书例下方依次标注朝代、作者及出处。 全书采取横式排列,正文前有部首检字表,方便读者检索查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书法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书法,自汉至晋,从南北朝到隋唐之际,已然发展到了精醇美好的顶巅,无论手迹或是石刻,都令人爱不释手。 书法的演变发展和兴衰更替、书写主题的变化及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和文脉传承、帝王喜好风尚及当时社会思想形态对书法都产生各方面的影响,本书从书法艺术不同阶段的概述、代表书法家的作品介绍、解析,向读者展开了一条历史脉络清晰的书法艺术发展的详细介绍,便于读者轻松鸟瞰浩瀚的中国书法史。 其中,书法的不同形式,涉及甲骨文、碑贴、书法、书画题跋等,通过图解形式,配以精准的阐释,解读百余幅的书法史经典,图文资料独到经典,简约深刻,论述通俗而专业,适合读者轻松入手,亦可细品深读,深切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
为了方便各级人大工作人员查阅和使用与人大工作有关的法律,我们编辑了《人大工作常用法律汇编(2018年版)》。本书主要收录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常用的法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利于读者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也便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方面相互交流和借鉴,进一步做好人大工作。供稿单位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来源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或《人民日报》等,并经过审定。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既是中国书法艺术赖以形成的基础,也是我们理解和欣赏中国书法艺术之美的起点。她在艺术与实用两个方面的博大精深,是任何外国文字无法比拟的:既蕴藏着中华儿女智慧的奥秘,又诉说着华夏数千年文明的绵延不绝。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大篇幅集中展现了中国书法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书法大家及其代表作品,有“晋人尚韵”的回味无穷、“唐人尚法”的规矩方圆、“宋人尚意”的曲径探幽、“元明尚态”的婀娜多姿,还有“清人尚碑”的朴茂雄健。
近年来临床试验数据量呈指数级增加,临床相关人员在数据审阅和分析过 程中遇到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要求将分析结果精准地传达给决策者以辅助试验 的策略制定;另一方面要求加速有效信息获取来帮助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使 用合理的可视化工具,同时基于丰富的可视化模型进行数据审核和分析,能更 轻松地揭示数据关系,实时显示数据状态,更容易呈现出数据模式和数据趋势。 为了更好地提高数据的利用率,本书从临床上的十大场景出发,对数据可 视化的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和实践分享,从可视化需求、技术现状及可及性、 可视化的应用场景、通用原则等维度进行理论和实践案例的阐述和分享。
这本小书是美国法学院一本畅销书,简要介绍当代英美法律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清晰明了,深入浅出,非常适合法学院学生阅读,也是法律研究者的案头工具。 虽是一本不起眼的小书,但在当代中国法理学的语境下,小书的价值丝毫不亚于大部头的专著。索伦教授基于自身的研究兴趣与理论视野,广泛搜集法科一年级学生在美国法学院各种课程中可能会碰到的理论性学术概念,对其进行初步的解释并给出基本的文献指南。 索伦教授法理词汇的搜集整理工作,得到了法学院学生的广泛赞誉。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深受书法爱好者喜爱。本丛书择选历代书法名家经典,辅以作品介绍、释文、作者介绍。特色:此套碑帖内容的选取原则以优选限度还原作品真迹原貌为主,选取高清大图,唐摹本或很好拓本,优选避免赝品的选入;选取最能代表作者书法面貌的作品,例如此系列收入的王羲之作品集、王献之作品集有很多是原真迹拓本。
纪录片在中国的文化视野里,长期徘徊在国家话语与民间述说的双行线上。对于任何一个关注中国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人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独立纪录片创作都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章节。????本书主要收录了吴文光、段锦川、蒋越、康健宁、李红、杜海滨、杨荔娜、郝跃骏等十几位纪录片创作者与研究者的访谈,以及他们代表作品的介绍,内容广泛而又深入。意在为较少专业背景的通读者搭建一个了解当代独立纪录片作者与作品的平台,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与创作理念,兼而为一些有志于纪录片创作的影像爱好者作一份入门的参考。
《世界经典美术鉴赏辞典》全彩精印,收全世界史前绘画98幅、古希腊罗马绘画42幅、古代东方绘画55幅、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绘画260幅、17与18世纪世界绘画244幅、19世纪世界绘画483幅、20世纪世界绘画480幅。每图附出处、年代、尺寸和详细讲解文章。
这部词典为法律用语确立了标准,被认为是最可信赖的法律用语指南和吸引力的工具书。收入法律专业用语词条,包括词语的语言、用法及实用的例句。本词典特点在于只收入当代世界法律英语中最常见、最重要、混淆的法律用语,约1万条并加以详细地解释和用法的指导。其词条来源于英美法典、判例、法律文书。
本书为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之一《王铎傅山行草书字典》,《王铎 傅山行草书字典》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编撰,集王铎、傅山二人的行书、草书字范,是一部内容详实的书法工具书。 “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囊括历史上的书法家,从“二王”至明清各家,搜罗各朝代表性的书法家的行草书,以字典的形式汇编成册,方便读者查阅。本套丛书不仅包含历朝经典书家,还汇聚了书家各个时期的经典书迹。 王铎(1592-1652 ),明代书法家,字觉斯,号嵩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传世墨迹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傅山(1607-1684 ),明书法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山西太原人。书学赵孟頫、董其昌,刚健有力。王铎、傅山对草书发展独树一帜,为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