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是由实用的印章刻制演变而成,其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三千多年来,我们的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印迹。 明末清初,出现了几个著名的印章鉴藏家,各自都有集体印谱行世,对印学的提倡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学山堂印谱》、《赖古堂印谱》、《飞鸿堂印谱》就是其中影响力的三部集体印谱。此书为其中之《学山堂印谱》.辑者:张灏,于明 崇祯四年(1631年)辑成,共六册,次年增为十册,收录了与其同时代的篆刻作品二千余方。
本丛书旨在通过当代实力派书家的现身说法,帮助读者解决书法创作中的技法问题和观念问题。当代书法在技法方面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当代很多实力派书家都作了很多探索,也都有各自的 独门绝技 ,我们约请他们来分享自己数十年来探索而得的 绝技 ,以期有益于读者诸君。考虑到不是每一位有志于书法的年轻学书者都有机会当面向名家请教,我们选取了书法学习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以 讲坛 的形式将名家的私人课堂分享给大家,为读者讲解书法实践中技法及观念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语言生动活泼,并力求深入浅出,是针对中、高级书法读者的参考图书。 《篆书艺术十讲》分为 篆书之源流 先秦篆书经典解析 秦汉篆书经典解析 唐至明代篆书经典解析 清代篆书经典解析 近现代篆书经典解析 篆书之技法 篆书之临摹 篆书之创变 点击当代篆书创作 等十讲
印章因多用篆文刻成,故称篆刻。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汉晋南北朝印风(中)》是全国一套全方位收录中国历代篆刻和印章的图书。由中国篆刻大师黄惇主编,众多篆刻书法家合力编写的图书。该套图书是学习工具书,也可作为精品图书收藏之用,有很好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本《隋唐宋印风》意图在于准确地勾勒隋、唐、宋时期印风发展的脉络,因此,在印蜕的收集和筛选上,既全面地关照各朝代、各印种,也考虑到印风在这数百年间的变化;既客观地反映其制度化的一面,也有意识地揭示其艺术发展的一面,以期达到既勾勒出这一时期印风的大致轮廓,又能提供深入研究这一时期印章艺术发展的目的。印章艺术的发展不是静止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是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本书以大量的实物图片再现了这些珍贵印章的风采。收集了大量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印章图谱,对于我们学习研究这一时期的印章文化和文字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
主要介绍在中国国际珠宝展6号厅举办首届 中国印金石奖 展评活动中展出的特别奖、金奖银奖、部分优秀奖的印章作品并对其进行了评价,还介绍了中国印石文化的起源、兴起及发展等。语言简洁,图文并茂,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优秀载体。
本字典是在日本东京堂一九八三年出版的《近代篆刻字典》基础上编辑整理而成。 本字典收集中国明清以来主要篆刻家及被称为“三堂印谱”之《学山堂印谱》、《赖古堂印谱》、《飞鸿堂印谱》中之印影。 本字典共涉篆刻家三百四十余人,收录首字三千三百余字,所收印影约四万五千枚,字后皆注明作者。 本字典印文之序,大致按篆刻家年代之序排列。检字表及索引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 本字典所收印影,均按原大剪贴。 书末附《印小人传》,由潘国彦同志编。
茅子良,笔名之亮,斋号日月斋,上海人。1964年于上海出版学校美术专业毕业后,任职于朵云轩(后改名为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升任副社长,1984年兼任副总编辑。1988年毕业于上海市行政管理干部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编辑学会理事,《美术之友》编委。擅篆刻。作品曾参加历次上海市书法篆刻作品展,三次入选全国性展出。1984年应邀赴香港参加首届上海书展。曾主持编辑了《明十竹斋书画谱》重刊工作,负责《中国美术全集》明代书法、清代书法、玺印篆刻分册决审工作并代拟《明清篆刻流派概述》序文。《茅子良篆刻》由茅子良编著。
戊辰年(1988年)钤印本,连史纸线装六册附函。本套书为钱君匋辑自藏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刻印而成,收印五百余方。后一册为四十名家,陈曼生,赵次闭,张廷济,吴熙载,齐白石,赵叔孺,钱瘦铁,邓散木,韩登安等治印。该谱选料考究,钤拓精良,装帧设计乃钱君匋亲自而为,殊为珍贵,今人有"建国后印谱看钱君匋"之说。本册为吴昌硕卷。
本书是中国历代印风系列之一。展示了齐白石、丁二仲、经亨颐、简经纶、来楚生流派印风,收录了一千多方印章图谱,并以时间为序排列,从中可看到齐白石、丁二仲、经亨颐、简经纶、来楚生丰富多变的文字形体以及其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与刀法技巧。本书以期成为篆刻家和篆刻爱好者们有价值的艺术资料和学习范本。
印章因多用篆文刻成,故称篆刻。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印面之内跌宕生姿,以一种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小方寸之内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虽几经更迭,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引人玩味,这就是篆刻的艺术。《中国历代印风系列》是全国一套全方位收录中国历代篆刻和印章的图书。由中国篆刻大师黄惇主编,众多篆刻书法家合力编写的图书。全套21卷,收入了自先秦至明清印章近三万方,本书是分册《清代浙派印风(上)》。
本书主要向您介绍了先秦时期印章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是怎样由初的粗糙工艺逐步发展起来的。本书以大量的实物图片再现了这些珍贵印章的风采。通过本书您可以看到印章艺术的风格,体现在内容与形式的各种要素中。先秦古玺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产生丰富多变的文字形体、体势和复杂各异的形制,并因此而发展出章法的千变万化,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本书主要通过这些图章的展示使您了解到先秦古玺的时代特征、战国古玺的地域特征以及古玺的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全书以图片为主其不仅对研究篆刻艺术的专家来说是一套有价值的史料图谱,也是篆刻家和篆刻爱好者们有价值的艺术资料和学习范本。
本书收集了元代官印、元代文人印、元代押印、元代印人传、元代印学年表。元代印风以赵孟頫、吾衍为代表的阶段以一种精神上追求自然、清远、古朴的艺术风尚影响了元代书画的发展。《集古印谱》的新视角和赵、吾印风的风靡以杨遵和吴睿为代表的第二阶段。文人篆刻家的出现凸现了以王冕、朱珪为代表的第三个阶段。本书撰有总序,以明白书之编撰宗旨;有专论,以研究各卷所涉印章的学术、艺术问题;本卷有年表,以提供各卷所收印章、印人、印事的研究素材;有印人传,以提供流派印人的生平、时代背景材料、著述等资料,以便读者对印人有更多的了解。本卷尽可能按时序排列先后,不能确切考辨其刻制时间者,则据其风格特点归类排列。本卷所收印章,为照顾版面的美观,均未编号,故释文按版面印章的分布分行排列,以便读者按行对应释读印
印章,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系列丛书《中国历代印风系列》,分为三个类别:从先秦到清初用断代的方式划卷、清代至近代以印章流派划卷、以印章的特殊类别分卷。囊括了从商代近代的历代印章,从印章的分类上则可以说是诸类印谱的综合。本书为系列丛书之一的《清代徽宗印风(上)》。在清代流派篆刻中,徽宗是一个时间绵延长、成员为复杂的印学流派体,她上承明代流派之余绪,下启晚清诸派流派篆刻。本书所收录的徽派作品,呈现出明显的徽风,刀法上虽然不免带有明人板结之气,却也朴质老干。于离奇错落中见生辣、于荒寒苍莽中见精微,构思精巧、形式多样,章法、刀法功力俱佳。想要了解中国篆刻史上著名的徽宗印风,不妨来读一读这本《清代徽宗印风(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