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交响乐欣赏十八讲》由刘雪枫*。聆赏交响乐不仅需要听者正襟 危坐、心无旁骛,可能还需要读点相 关书籍,学点交响乐知识。这也是作者一直想为广大爱乐者写一本浅显易 懂的交响乐“知识读本”的朴素出发点。 欣赏音乐无所谓“懂”与“不懂”,你只要喜欢,只要坚持聆听并 把聆听当做人生美事,你就会成为尽享音乐至福的爱乐者。从这个角度 去想,读书便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因为你的兴趣所在,因为你要去了解, 而我写的书只在这个时候才可能发挥一点参考作用,它帮助你去涉猎一一 下历史的线索、作品的背景、作曲家的生平以及作品本身的结构,接触 这些因素的前提都离不开实际的聆听,无论是音乐会还是唱片录音。 《交响乐欣赏十八讲》适合音乐爱好者阅读。
《布鲁斯口琴一月通》由国内知名口琴演奏家张晓松编著,在口琴教学方面,他所创建的“蓝调口琴网”经历过数次改版,现在已经是中国最全面的口琴教学网站,为来自各行各业的口琴爱好者提供一站式教学服务,同时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口琴乐手和专业口琴演奏者。与此同时,为了更好适应大众在移动端学习,张晓松及团队开发了“口琴课”微信小程序,不仅提供了《布鲁斯口琴系统教学》,还有《半音阶口琴的系统教学》,以及《布鲁斯即兴课程》、《爱尔兰风格口琴教程》、《半音阶口琴课程古典音乐》、《爵士风格口琴演奏教程》等,二十余个专项口琴课程。《布鲁斯口琴一月通》就是在上面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张晓松将自己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浓缩成一本书,包含了详尽的练习、谱例、示范、伴奏,还有配套的视频讲解。通过这本《布鲁斯口琴一月通
音乐是关乎于心灵的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当面对一部作品时,很多人感觉到的只是扑面而来的“声音”,却不知如何聆听“音乐”。本书以音乐的节奏、旋律、情感为切入点,由浅入深。在介绍不同“聆听”角度的同时,将音乐常识的讲解与具体作品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为聆听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感受音乐。全书分为五个部分——预备篇、基础篇、进阶篇、深入篇、美育篇。涉及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众多音乐家的介绍,上百个音乐知识的解答,以及数十部经典作品的导赏。为了方便阅读,还配以了与书中所述相应的乐曲及音频节目。希望丰富的内容,全新的讲解方式,可以拉近古典乐与爱乐者的距离。让音乐走进生活的同时,给予人们心灵以慰藉。
《中国双钢琴改编曲集.1》由于美娜编著
该钢琴启蒙系列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和美国海伦德公司共同出资合作的图书出版项目。目前,该套教材在同类书中销量世界第一。教材以儿童为中心,所附的CD采用了出色的编曲与演唱,在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听觉体验的同时,更增加了他们的音乐灵感与表现力。 “钢琴之旅”《我的钢琴第一课》系列教材共有A、B、C三本,专门为4~6岁的钢琴初学者编写。本书是南希?菲伯尔,兰德尔?菲伯尔著的《我的钢琴第一课(附光盘B级)》。
本书向年幼的初学者介绍了五线谱上的跳进(三度)。学生能从听觉和运动感觉上对整个键盘进行跳进探索。教材通过一首首令人愉悦且风格各异的乐曲,轻松、细致地引导学生对“线到线”和“间到间”这两个五线谱上跳进读谱概念的认知。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也在不断地结识新的作曲家朋友——贝多芬、勃拉姆斯、海顿、莫扎特和柴科夫斯基。从经典主题、民间音乐、流行音乐到爵士乐,教材将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技巧游戏来发展初级钢琴弹奏技术,通过乐理活动开展卓有成效的读谱和听力训练。 菲伯尔夫妇提出的“ACE”(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理论,也贯穿于整个“我的钢琴第一课”系列教学法中:由分析能力引出理解能力,由创造能力开启自我发现,由表达能力发展个人艺术风格。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楷书《兰亭序》二种、化度寺碑、心经、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温彦博碑、度尚帖、庚亮帖、由余帖、殷纣帖等。
《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中外设计史》共分两大部分:中国部分和外国部分。两个部分分别都以时间顺序阐述了各自的设计艺术理论。条理清晰,内容全面,阅读视野较广,是美术设计值得使用的教材。《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中外设计史》适合初学者的阅读。
《龙凤/中国历代纹样经典系列》对我国不同时期的龙凤纹样进行了广泛的搜集,提炼出为数众多的较为经典的植物纹样或样式,并对不同时期龙凤纹样进行分类和归纳,着重从纹样形成的背景及其纹样自身的题材、内容、形式、手法、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等构成特征进行较深层次的探析,以此为读者对传统纹样的深入研究和当代视觉艺术设计的实际运用提供较为详细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