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陶瓷器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载体,它们凭借着坚实的质地、稳定的性能,得以保存千年万年,记录下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考古资料不断丰富,材料不断更新,陶瓷史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和系统化,逐渐形成了古文献学、考古学和文物学三足鼎立的知识格局。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整理、公之于世,是一项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工作。近年来,随着文物宣传工作的开展,古文物已不再是令人敬而远之的神秘之物,它日益吸引众多业外人士,参与到保护、收藏和研究的行列里来,陶瓷是其中的大宗项目。因此,对相关工具书的需求大大增加。《中国古陶瓷图典》的编写工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中国古陶瓷图典》的收词范围,限定在中国古代至近代境内生产的陶瓷器及其传统烧造工艺
作为谢明良先生的 陶瓷手记 系列,本次由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新的一种《陶瓷手记4》,集结了作者新的研究成果,聚焦中国陶瓷在世界区域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既有对陶瓷造型、纹饰的观察,也有文化史、艺术史的讨论。抽丝剥茧,深入浅出,探秘中国陶瓷背后的区域性文化因素。
《2018年古董拍卖年鉴》每册书都分为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17年度艺术品的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7年万余条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
嘉德艺术中心坐落于北京王府井大街1号。作为嘉德文化集团的总部,嘉德艺术中心拥有56,000平方米的空间,汇集艺术展览、拍卖、艺术教育、书店、酒店等功能为一体,是亚洲首家 一站式 的艺术品交流平台。
本画册选取目前中国*有代表性的古代瓷器,用精美图片和通俗易懂的文字,从商周到明清以时代划分,系统介绍瓷器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及分布,且每件器物说明文字简洁生动,知识点丰富,可读性强,展示了中国瓷器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ttery dates back to the early Neolithic Age.The earliest pottery shards were unearthed from Xianrendong site of Wannian County,Jiangxi Province, with a date of some 8,000 years ago. About 4,000 years later, the Shang Dynasty produced the earliest protoceladon, a leap in ceramic history. This book introduces ancient Chinese porcelain.
清代嘉庆瓷器在乾隆瓷器眩目的光环下显得黯淡无光,故研究者言必称清三代,似乎嘉庆瓷器不值得一提。实则非也,虽然嘉庆瓷器无法与康雍乾三代并称,但并非常人所说的“远逊”,有些瓷器若不署款与乾隆瓷器极难区分,这就是对嘉庆瓷器的定位。由于研究的滞后,造成了市场走势的疲软。近年由于乾隆瓷器的一路走高,带动了嘉庆瓷器的价格上扬,但究竟价值几何,收藏者多少有些茫然。有鉴于此,本书录收录了嘉庆官民窑瓷器300余件,就官窑器物来讲,其中既有价格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官窑精品,也有40~50万元的尚佳之作,更多的则是为一般收藏者热衷的10万元人民币以下。除价格秉承《老古董丛书》的一贯作法,力求翔实、可靠外,每一品种前均有详细的文字介绍,使读者在了解价格的同时,对嘉庆瓷器的品种特色、定位标准有一大致的掌握,具有
瓷器由于在历史上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存世量极大。这些瓷器承载着众多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科研、观赏和收藏价值,被历代人们所喜爱和收藏。但伪的器物也非常多,在收藏过程中,真伪和价值判断成为问题的焦点。本书以直述唐宋白瓷的鉴定与防伪要点为主,从造型、纹饰、釉质、窑口、胎质等5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对文物进行鉴定,并配有大量一手的瓷器图片。
本书共收有在宋代即享盛誉,并对后来瓷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十大名窑及辽代陶瓷器物一千四百余件。除对各窑口的产生、发展及衰落进行阐述外,以较多的笔墨对各窑口产品的风格特点、鉴定断代,进行详细论述。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从造型、纹饰、胎釉、烧造工艺诸方面入手,以条分缕析的写法对器物进行鉴定。特别是真赝对比的写法不仅颇有新意,而且有独到的见解。本书不仅全方位展示了宋辽各类陶瓷,同时也全面、具体地阐述了宋辽陶瓷的鉴定方法。
本书是我社连续第23年出版的艺术品拍卖行业年鉴,该书也是艺术品收藏拍卖行业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瓷器卷。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22年度瓷器收藏门类的1800多幅图片拍卖纪录,记录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信息。第二部分为拍卖数据成交汇总,收集2022年数万条瓷器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另外读者可以扫码图书封二的二维码小程序,在手机端查阅本书的电子书内容,非常便利读者查询阅读数据。本书出版23年来,凭借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底蕴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以及各类文博拍卖机构喜爱。
一切结论是调査研究的结果! 不是用实物来证实学者的猜想,而是用实物来提炼事物的本质。元青花瓷器的解读,只能从元青花瓷器本身着手! 全新视角解读元代青花瓷器的前世今生!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元青花世界!
经过不懈努力,凝结了笔者郭富纯、孙传波多年心血的日本古陶瓷研究专著——《日本古陶瓷研究(精)》一书终于付梓完成。本书从馆藏日本陶瓷器中精选出116件(套)有时代代表性的器物,结合大连文物店收藏的日本陶瓷器13件、华侨博物院收藏的日本陶瓷器21件(套),同时借鉴从日本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的各大古窑中选取的典型器物183件(套),进行综合研究,不仅为读者带来更为直观的视觉感受,也为日本陶瓷器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022年古董拍卖年鉴》包含五册书,每册书内容都分为两部分,其一、彩色图录部分,精选了8000余幅2021年度各类艺术品彩图,附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拍卖信息,书中艺术品图片印刷清晰,赏心悦目;其二、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21年40多个艺术品门类5万余条拍卖成交数据,方便读者对照检索。本书是对中国艺术品投资现状和艺术品收藏价值进行的集中展示,是古董艺术品集中呈现的纸上博物馆,本书连续出版22年,深受艺术品拍卖行业,收藏者和普通大众读者喜爱。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中国古代陶瓷数量较多,质量甚高,尤以明清瓷器的珍藏*特色。本书收录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明清瓷器精品265件,如明洪武青花龙凤纹三足炉,形体高大,纹饰精美,传世极少;明永乐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造型源自十三世纪伊斯兰风格,白色游龙,青花海水,气势雄健,为永乐青花瓷的精品;斗彩葡萄纹高足杯为成化官窑的创新器物,造型秀巧,施彩明艳。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一套馆藏重要文物著录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学术著作。本书各卷的内容基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图录、图释文字。图录包括器物的全形照片及必要的细部、纹饰、铭文、款识、题跋、题签和拓片、线图,图释文字则是对文物制特征、艺术特征及出土时间、地点、流传情况、著录情况、近今人研究情况等作简要的描述和说明,必要时附释文和简洁的考释
《江西文化符号丛书》选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陶瓷文化、书院文化、戏曲文化、中医药文化、商业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豫章文化、客家文化十二个方向,不同角度,相互呼应,重新梳理和构建了江西从古至今的物质文化发展,完成了对江西地方文化的梳理,是当今方志文化研究的重要集成,填补了许多空白,对于坚定江西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本册共分为八章,旨在让读者深入了解陶瓷对中国文化、人类文明的重大影响与巨大贡献。景德镇千年窑火不灭的历程,尤其是近三十年,其不甘于沉沦,重寻元气的丰沛与雄阔,吸引青春的创造与飞扬,已然是全球化时代下文化与艺术重新组合、人性与自由深度开拓的一块“飞地”。景德镇陶瓷正有意无意地走出一条涵盖人文理想、艺术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独特的区域性社会发展模式。
本图录是同名展览配套图录。展示了来自中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六个博物馆的馆藏精品瓷器,六个博物馆除了国内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外,还包括海外的德国陶瓷博物馆、德国梅森瓷器博物馆和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瓷器类型涵盖中国景德镇瓷、中国外销瓷、以及日本瓷、德国梅森瓷器等精品瓷器。从中国景德镇、德国梅森两个瓷器发源地讲起,再现瓷器发展的历史过程,勾勒出三百多年来中国与欧洲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呈现出的丰富的多元文化,展现瓷器从中国走向世界、做到了中国智慧全球共享。
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我国部红色官窑钧瓷工具书《红色钧官窑瓷器精品鉴赏》于5月25日正式出版发行。 《红色钧官窑瓷器精品鉴赏》,16开,简精装,设计精美、用纸精良,体现了钧瓷艺术厚重大气的东方艺术特征。该书由河南省钧瓷文化研究会会长常法武、秘书长司振选任主编,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刘国安、苗宗贤、杨玉中等20多位钧瓷大家担任专家。该书收录的300多件红色钧官窑精品瓷器是从全国钧瓷收藏爱好者提供的2000多件钧瓷中精选出来的,几乎涵盖了禹县钧瓷一厂、禹县钧瓷二厂、禹县国营瓷厂、神垕东风瓷厂这“四大瓷厂”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精品力作。 何谓红色官窑?在收藏界,人们习惯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陶瓷企业称为红色官窑。红色官窑的主要特征是国家投资、政府经营、计划生产、集体创作。钧瓷
《瓷上记忆》记叙了数十位与瓷结缘的手艺人关于陶瓷的故事,讲述了进入陶瓷行业的缘由、做陶瓷的经历以及其间发生的难忘故事,文笔清新、绮丽,意境高远。景德镇是一个有文化、有历史、有故事的城市。景德镇有两千多年的冶陶史、一千多年的官窑史、六百多年的御窑史。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 ,创造了 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的繁荣景象。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瓷上记忆》适合广大热爱陶瓷文化的读者,传承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越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瓷窑,是中国青瓷的发祥地。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各类瓷器争奇斗艳、灿若晨星,而烧造历史早,器物种类多,窑场规模*,影响为深远的当首推越窑。越窑青瓷以其胎质细腻、造型典雅、青釉晶莹而著称于世。唐代诗人陆羽在《茶经》中评越瓷为天下瓷器。 越瓷品种丰富,种类齐全。它有日用器具碗、罐、盘、碟、钵、盆、盏,有酒具耳杯、扁壶、鸡首壶,茶具托盏,卫生用具熏炉、唾壶、虎子,照明用具灯盏,化妆用具粉盒、油盒,文房用具水盂、笔筒,其他还有造型惟妙惟肖的雕塑瓷,以及随葬冥器等等。这些造型别致、工艺精湛的越瓷瑰宝,涉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各个方面,包涵着本地区社会各阶层在千余年的历史发展演进中所积淀的理想信念、民风习俗、审美情趣和工艺传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