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顾拜旦的语录集,以每日摘取一段顾拜旦语录并进行评析的形式,将顾拜旦的生平和现代奥运会的创立始末散落在三百六十五段引文和评述中。阅读本书如同与顾拜旦男爵和作者赫斯勒先生展开一场跨越三重时空的讨论会,是对现代奥运会诞生经过的重温,是对顾拜旦男爵关于奥林匹克愿景的美好畅享。 2001年7月13日,前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亲口宣布了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本书记录了作者在任中国奥申委多媒体总策划期间的工作历程,他与奥申委的同事们一道披肝沥胆,千锤百炼。终以卓异的智慧、精妙的创意、专业的表现和严苛的细节,铸就了中国申奥代表团的完美陈述,征服了国际奥委会,征服了世界。 本书真实再现了作者在奥申委的工作始末,披露了奥申委为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努力过程,突出了申奥成功的各
《网球裁判法解析(第2版)》旨在帮助广大网球爱好者更好地理解网球运动,并为有志于从事网球裁判事业的朋友们提供帮助。书中编著了国际网球联合会的裁判工作程序,对网球比赛中各级裁判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述,通过200多个案例分析从不同角度对规则做出解释,并且所有的案例均配有图片给读者更加直观的感受,便于学习和理解。为了更好地与国际赛事接轨,书中还详细介绍了网球裁判员的英文术语、职业比赛中各种表格的使用,以及国际网球联合会使用的掌上电子计分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程序。
2008年8月8日晚8时,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拉开大幕。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16000多名运动员和教练员,9万多名现场观众,全球近40亿电视观众,一起见证了这个梦幻时刻。一古朴而又华美的开幕式演出,铺陈在“鸟巢”场地中心的中国长卷上,珍藏在人们关于奥林匹克的记忆中。
《全国青少年奥运项目教学训练大纲1》依循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和成才规律,制定了每一年龄组必须完成的训练内容和应当达到的标准,全面体现了训练的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大纲》是指导青少年训练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完善程度和科学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青少年奥运训练水平,完成训练大纲质量将直接决定青少年运动员的基本功和未来潜力。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都已为举世所瞩目。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奥运会的起源与发展:解读奥林匹克运动会》带你全面了解奥运会的历史渊源。
本书将首先献给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等6所高校的近4000名大学生,因为他们在过去一年和未来一年之内,已经和将要付出许多业余时间和精力参加北京奥运会媒体运行专业志愿者的培训,系统学习体育新闻学概论、跨文化传播、奥运会媒体运行、奥运报道名篇选读、国际奥运媒体介绍等课程,最终经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有约2880名学生会被选拔出来担任北京奥运会期间媒体运行专业志愿者,为前来采访报道北京奥运会的21600名媒体人员提供服务。这一录取比例甚至比他们考取大学机会还低。这些以传媒和英语专业为主的志愿者候选人中,许多人都抱有将来进入传媒业做一名记者、主持人的梦想,能够近距离地观摩并协助世界的媒体人员完成精彩的奥运报道,无疑会使他们的传媒职业生涯拥
......
本书运用文献研读法、比较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共由六章组成。全文通过严密的逻辑结构,丰富的论证材料将奥运传播中的 认同建构问题一一剖开,正文 章标题为 认同建构: 化时代民族 无法回避的一大现实问题,主要对关键词 认同建构进行解读,凸显 认同建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说明建构的路径;第二章标题为奥运传播:一种可资塑造 认同的媒介仪式,主要厘清奥运传播、 认同建构和媒介仪式的关系;第三章主要探寻“奥运-媒介”仪式建构 认同的传播实践规律;第四章总结出“奥运-媒介”仪式建构 认同的文化机理;第五章对当下“奥运-媒介”仪式建构 认同中的问题把脉,找出影响 认同建构的现实症结;第六章提出中国利用“奥运-媒介”仪式建构 认同的重构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