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再现了华尔街历史上知名的公司争夺战 对美国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争夺战。四个竞标方参与了竞争,KKR公司*终以250亿美元取得胜利,获得了公司的控制权。书中提供了高水平公司金融操作的具体细节,全面展示了企业的管理者如何取得和掌握公司的控制权。这是一部精彩的华尔街商战纪实巨著,是每一个公司管理者和对华尔街金融感兴趣的专业人士的之书。
为了成长和成功,企业必须衡量它的其潜在价值。我们每天可以看到上市交易的公司的市场价值,但对于非上市公司,却在计量价值方面遇到了很大的挑战,这使得本来就很棘手的并购交易谈判显得更加复杂。《并购估值》这本书就是为想要知道非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和投资价值的股东、投资者和经理人而准备的。新修订的第3版不仅仅呈现了一个计量价值的全新路线图,就还指出了如何在企业日常经营中提升企业价值。针对市场变化而追加的这些新内容会使你快速做到与时俱进——比如如何准确地估值知识型资产,以及如何利用国际视野估值企业,等等,还有更多新内容。总之,针对投资的估值和回报,本书提出了极具可靠性和条理性的解决方案。
本书通过构建 A股并购实践的五级金字塔全景模型 和对中国上市公司代表性并购案例的全景式分析来展现A股八大形态并购1993~2018年二十五年间风云激荡的实践历程。 本书力图构建中国上市公司二十五年并购实践的整体框架,但A股并购案例璨若星河,如果仅仅通过数十个案例就试图展现A股并购全貌,那么必定无功而返。因此,本书抛弃了传统教科书上的理论分类,而借鉴分类学的纲目分类体系,形成一种全新的实践分类,以纲挈目,前述任务化繁为简。在完整回顾A股并购的二十五年实践历程后,本书总结构建出 五级金字塔全景模型 , 八大形态为纲,二十四模式为目 ,纲举目张,A股并购全貌豁然开朗。 并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案例成为本书的主要载体,本书就八大并购形态遴选出数十个代表性案例进行全景式介绍分析。A股历史上著名
你想战胜市场吗? 你想击败85%的投资者吗? 你想财富化吗? 对每位希望从股市长期获利的投资者而言,本书是一本值得信赖的指南,被“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称为“迄今为止关于投资策略和投资管理的作品”。 查尔斯·埃利斯博士被美国《财经》杂志誉为“华尔街最聪明的人”。30年来,他致力于让投资者了解股市的真正运作方式,及个人投资者如何才能确保自己成为长期赢家。第6版对这本投资经典加以更新,试图帮助读者在如今这个越来越难以预测的市场制胜。 半个世纪以来,查尔斯·埃利斯为全球各地领先的投资管理机构和证券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运用从中获得的智慧,埃利斯先生解释了个人投资者如何避免一些常见的陷阱,从而通往投资成功之路。版对一些事实、表格和图表进行了更新,囊括了以下内容: 国债:国债是不是长期投资者的安全之
企业并购由来已久,从1895年至今,世界共经历了5次大的并购浪潮。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以及国企改革的深入,我国也面临着产业整合、企业重组、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等一系列变革活动。 我国政府已大幅度放宽了对企业并购的限制,国内也掀起了并购热潮。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但纵观我国企业的并购史,真正成功的并购还不到10%。 企业并购涉及环节多,影响因素多,监管制度细,关联相关利益方多,因此,企业并购充满了挑战,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多,其中,并购方案设计的优劣是影响并购成败的关键。 《戏说并购:八阶课程讲透并购要点》结构设计精巧,内容由浅入深,通过大量的形象比喻和通俗表达将并购要点设计为八级台阶,读者可以一步步拾阶而上,逐级走近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达到
以作者在奉贤和舟山渔村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分为“估值游戏论”、“估值时效论”、“估值效率论”、“估值任责论”和“估值生态论”五个部分。 估值游戏论将的是资产是群体游戏的一个工具,对资产估值其实是为了确定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资产价格的变动并非源自于漫步,而是根植于不同群体人们社会地位的升降。 估值时效论从金融学最基本的“三连掷硬币”的赌场模型出发,结合作者本人在渔村调研高利贷和海鲜冷库经营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了资本市场要对技术进步给出准确定价的前提是首先要对时间给出定价。如果时间无限,那么,科技进步就没有价值。相当于渔村和资本市场都处于无忧无虑的天堂赌场里(即期权定价模型中的Margingtale)。 估值任责论指出,资产之所以值钱,不是资产本身的稀缺性,而是有人在背后为此承担了责任。
全球化购并,本土化整合,更大化发展,这是全球化大整合发展时代必须遵循的发展之道和普遍规律。 全球伟大的企业、受尊崇的企业、*价值的企业和领袖群伦的企业,都是整合型的大企业家整合出来的。 实践一再证明,跨国购并的成败得失,完全取决于包括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在内的高管团队整合能力的优劣、强弱和高低。你可以用强势的资本力量购买一个企业,但若没有足够优势的整合能力,要想获得应有的协同效应和实现美好的购并战略目标是不可能的。 本土化整合、品牌化整合、人性化整合、协同化整合、高效化整合、学习化整合、专业化整合、文化化整合和能力化整合,是中国式创新型和达到哲学层面的跨国购并成功整合之道的九大思维模式。 提供了从根本上突破目前跨国购并整合成功率低这一重大难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踏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资崛起,部分跟风进去的中资大企业,如中信泰富等,先后展开对恒昌、美丽华酒店的收购战,挟巨资的国有企业如首钢、中航等,亦在香港大展身手。与此同时,已晋身跨国企业之列的东南亚华侨财团亦不甘人后,先后策动海托、亚证、电视企业等一系列收购合并。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骤起,其后对香港经济造成空前的冲击,香港企业收购兼并再次风起云涌,其中,最瞩目的当数李嘉诚的二子李泽楷旗下的盈科所策动的香港电讯的收购。 本书正是在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收购兼并案例中,选取了28个具代表性的经典个案详加演绎,力图再现当年的场面,并加以适当的说明分析,以作借鉴、参考之用。本书既可视为一部香港30年来企业收购兼并的历史,亦可作为收购兼并的个案分析教材。倘若读者能从中获益,笔者将深感欣慰。
说起富达基金,人们首先就会想到超级明星彼得 林奇,在执掌富达麦哲伦基金的13年中,林奇将旗下资产规模从1800万美元奇迹般地发展为140亿美元。 不过现在,投资专家们更关注乔尔 蒂林哈斯特的一举一动。他不仅是林奇亲自选定的衣钵传人,更保持了惊人的近30年的成功选股纪录。1989年,蒂林哈斯特创建了富达低价股基金,从那时起到现在,该基金年平均回报率高达13.8%,规模成长到了400多亿美元。 蒂林哈斯特记忆力惊人,说起基金持有的900多只股票,都可以如数家珍。彼得 林奇称他为投资界“最会翻石头的人”,他独具慧眼,在30余年的投资生涯中,总能挑选出长期上涨的股票。 证券市场永远充满不确定性:突发的新闻可能对行业造成沉重打击;狂热的情绪可能会扭曲市场的状态;不称职的CEO可能将公司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在面
悉尼·霍默于1963年出版了《利率史》版——当时利率还不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因为他相信很有必要出版一部覆盖全球的基本经济和商业价格历史著述。40多年以后,《利率史》已经成为财经领域的一部经典著述。 《利率史》第四版用浅显易读的风格叙述了跨越经济史4000多年的利率趋势和借贷习俗故事。这部独特的著述充满了深邃的真知灼见和大量的图表说明,清晰全面地展示了利率动向。金融专业人士可以由此来评判当代利率水平和货币发展态势。本书在已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了一些分析工具,比如收益曲线平均数和每10年平均数。 《利率史》第四版以极其详尽的笔墨分析了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市场和借贷做法。它汇总了所在时代和地点的政治和经济事件及金融习俗,从而将利率和信贷形式置于各自的环境之中。具体包括:
《证券分析》被誉为投资者的,自1934年出版以来,八十年不衰。市场反复证明,《证券分析》是价值投资的经典之作。《证券分析》第6版是1940年版本的升级版。而《证券分析》1940年版本是作者格雷厄姆和多德最满意的版本,也是股神巴菲特最为钟爱的版本。第6版在保持原书原貌的同时,增加了10位华尔街金融大家的导读,既表明了这本书在华尔街投资大师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为这部经典著作增添了时代气息。 《证券分析》的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华尔街教父”。他既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任过教授,又在华尔街创造过辉煌的投资业绩;既经历过让投资者得意忘形的大牛市,又经历过让投资者沮丧绝望的大萧条。市场锤炼了格雷厄姆,也证明了价值投资的意义所在。 《证券分析》第6版是由经济学家巴曙松老师领
悉尼·霍默于1963年出版了《利率史》版——当时利率还不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因为他相信很有必要出版一部覆盖全球的基本经济和商业价格历史著述。40多年以后,《利率史》已经成为财经领域的一部经典著述。 《利率史》第四版用浅显易读的风格叙述了跨越经济史4000多年的利率趋势和借贷习俗故事。这部独特的著述充满了深邃的真知灼见和大量的图表说明,清晰全面地展示了利率动向。金融专业人士可以由此来评判当代利率水平和货币发展态势。本书在已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了一些分析工具,比如收益曲线平均数和每10年平均数。 《利率史》第四版以极其详尽的笔墨分析了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市场和借贷做法。它汇总了所在时代和地点的政治和经济事件及金融习俗,从而将利率和信贷形式置于各自的环境之中。具体包括:
作者对债券的一般原理、债券市场的运行、国债发行业务、公司债券发行业务、企业债券发行业务、短期融资券发行业务、中期票据发行业务、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业务和证券公司债券发行业务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解答。
这本书能够帮助各行各业的职场人士建立“财务思维”,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财务思维视角,增加分析维度,更好地进行工作和生活的选择决策。在书中,清华大学贾宁老师将管理者和投资人如何“解读企业财务报表”“找钱”“花钱”融进30个财务思维、50个全球案例、17个财务与金融研究成果、20个中国财务与会计政策,让读者看懂商业高手们的判断逻辑和决策意图,从而做工作和生活中的聪明人。知识密度高,跨领域通用。 销售员不懂财务,谈的业务都是伪业务 管理者如何找钱和管理资金 投资人如何评估和降低投资风险 员工如何快速把脉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 为何知名公司要求全员都要有财务思维 为何斯坦福大学毕业生拿录取通知前要看公司的财报 这本书,不是教你怎么做一个好的会计。小白能看懂,做了10年会计的人也能有收获。读完你会成为一个
企业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 A,在我国称为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本教材对企业并购的三个主要形式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做了阐述。
本书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资产重组的理论与医药资产重组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国内外学者对医药企业资产重组的研究成果、企业资产重组的理论基础、医药企业资产重组相关模式的特征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