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做出的最终评价很可能是这样的:他在探索方面所做的贡献将被公认为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里程碑。那些能慷慨解囊而又独具慧眼的富翁对现代科学所做的贡献,堪与历代教皇和诸多王公为文艺复兴时期所提供的庇护相媲美。在这类富翁当中,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可谓佼佼者。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Churchill) 你知道,洛克菲勒号称世界首富,他肯定也是我见到过的最难以捉摸的人物,城府极深,深不可测。一个头上和脸上寸草不生的人,机敏狡诈而又勤俭成性,表面上道貌岸然、乐善好施,实际上乃吾国有史以来之奸商。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有史以来位亿万富翁、美国最的企业王朝的创建人。这个偶像的本来面目如何,整整三代的历史家都没有触及。如今,荣获美国国家图书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本书为下卷,记载1993-2008年间的企业变革。 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和犀利的风格,描绘了1993—2007年部分国企和民企在改革和崛起中的艰难历程。其中有柳传志、张瑞敏、王石、马云、吴仁宝等成功的典型,也有禹作敏、牟其中、姬长孔、沈太福等昙花一现的悲剧人物。本书采用编年体的写法,将1993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大事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其中有政府的决策,有高层领导的指示,有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更多的是企业界人士台前幕后的种种作为。许多事实经过作者生动的描写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本书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著作,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作者不是将一些事件、人物孤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笔下
本书从宁德商帮的基本情况入手,介绍了宁德商帮的地理环境、社会组织机构、思想文化基础、发展历程与现状、运营模式等,深入分析了宁德商帮发展的地理、社会、文化基础,经营中的优势与劣势,经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后对宁德商帮的转型、发展提出建议。 本书对周宁商帮的前世今生做了详尽的评述,使人们对这个经济联合体有了立体的了解。从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丰厚的社会人文传承,曾经怎样地创造了周宁商帮历史的必然和辉煌;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个长时期,不可阻挡地消失于闽北崇山之中;再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又怎样地唤醒和催生了新的周宁商帮;*后,将目光一直延伸到这个商帮陷于困境的现在。在指出了造成这种困局的内外原因之后,又为其展现了光明的前景。本书作者不局限于研究宁德商帮的发展,还对晋商、徽商、温州
本书讲述风靡世界的娱乐企业迪士尼公司,以及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的奋斗与成长历程,讲述了他是如何白手起家直到创造出价值亿万财富的米老师并缔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地产界思想家、商界哲人、《野蛮生长》《理想丰满》《行在宽处》作者冯仑新作《小道理:分寸之间》。 冯仑集数十年人生感喟与商界经验,以独具冯氏特色的劲爆、麻辣而深刻的“冯子论语”为基础,浅入深出谈论理想、人生、圈子、地产、创业、金钱等,与商界精英们纵论房产江湖,分享商道秘笈;与年轻人漫谈理想人生,闲话分寸之间。
据华为2015年发布的年报,华为营收395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69亿元,增速达30%以上。营收方面,腾讯1028亿、阿里943亿、百度663.8亿,整个BAT的总和才2634.8亿,而华为远超于BAT的总和。 可以说,中国的企业中,华为走得很远!任正非在短短29个年头里,创造了全球企业都未曾有的奇迹。现在,全世界都对华为感到害怕。没有华为,西伯利亚的居民就收不到信号;没有华为,非洲乞力马扎罗火山的登山客就无法发送SOS;就连我们到巴黎、伦敦、悉尼等地,下了飞机接通的信号,都得靠华为的基站提供服务;还有,8000米以上的珠峰,零下40℃的北极和南极,都遍布华为的足迹。 这29年,华为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发展成今天这般庞大的商业帝国。本书将带着这一疑问,层层讲透华为从创立到现在,任正非所经历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和重要决定,听他讲怎么做企业,
作者在完成了《激荡三十年》后,溯源再上,亲笔力作《跌荡一百年》,此为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作者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40年的中国商业史。作者试图在这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探寻中国商业人物和企业的成长基因、精神素质以及发展脉搏。在悠长的历史宽度中如何审视中国的商业发展?在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这是一本关于华尔街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国金融史和经济史的书。 在过去的200多年中,华尔街推动了美国从一个原始而单一的经济体成长为一个强大而复杂的经济体。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华尔街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华尔街本身也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成长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美国经济的成功是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协同发展很好的例证。 本书讲述的华尔街历史就是一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的活教材。在这本书中,读者将会读到华尔街充满魅力和睿智的历史故事。华尔街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出现过形形色色的人物,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曲折。它提醒今天的资本市场的建设者他们所必然要面临的现实和困境,也能为今天的投资者们提供
这是一本讲商业人物、商业掌故、商业中的人生体会的书,为什么会起名为《吃醋的人生》呢? 当我们吃惯了主菜、大菜的时候,会稍微来一点醋,调调味。商业也是一样,它有值得我们咀嚼和回味的另一面。用"吃醋"的心情来看那些端正的、高大上的商业故事,来对照过去我们不注意的一些商业定律、法则和规范,是一个很有意思、相映成趣的事情。
一个移民的孩子,没有任何酒店业的从业背景,是怎么从无到有,一手创建了受人尊敬和最成功的酒店品牌呢? 四季酒店为什么能在半个世纪内成长得如此迅速,并一直保持着无可比拟的服务? 在《四季酒店:云端筑梦》里,伊萨多 夏普将亲自讲述自己40多年酒店经营的传奇人生,浓缩了他对酒店业的深刻洞见。我们将借他的眼睛,见证北美酒店业的发展历程,亲历酒店管理和运营的真实案例。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其核心正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 转型与创新已成为当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新经济、新行业中的独角兽企业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遇,科创板的推出更为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新兴行业的技术驱动模式,决定了对其的投资思维必然有别于传统产业。要辨别该领域中的独角兽企业,技术捕捉能力与趋势嗅觉是考验资本方的重要因素。在注重投资成效的资本运作中,如何将医疗理念、互联网业态、工业思维等知识体系有效地纳入考量范围,亦是判断投资方服务能力的准绳。发掘新兴行业潜力和资本运作经验构成了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而只有两者互补才能带来与企业契合的资本服务。
创业,是带领一群未知的人,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干一件未知的事情。 面对充满“不确定”的未来,只具备解决已知问题的能力显然是不够的。 当代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都有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力,即底层操作系统,支撑着企业不断更新迭代、不断适应外界变化。这个底层操作系统可拆解为两大方面:认知力和心力。 认知力是发现并解决未知问题的水平,心力是真正驱动人前行的内在感受和力量;认知力指引方向,心力决定边界;认知力决定到哪里去,心力决定能走多远。 成功的创业者,无疑拥有着更高版本的底层思维系统,不仅更新速度更快,走得也更远。 作为创业者的你,是否也检视过自己的底层操作系统,它有没有系统漏洞,需不需要升级版本呢? 创业心学,就是一套旨在改善认知力、提高心力的哲学理论。 《心力》讲述了阳明心学如何具体指导创业,
本书包括:起步、亚洲的神话和现实、亚洲征服世界、世界征服亚洲、按规则办等内容。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本书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著作,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作者不是将一些事件、人物孤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笔下
什么让中国平安在28年来能够持续发展,并赢得业界尊重?中国平安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中国平安是如何成长的?《平安,不单做保险——中国平安怎样走进世界500强》一书,试图从中国平安的国际范、中国平安与马明哲、中国平安的诞生、中国平安的发展、保险中国平安之基石、银行中国平安之枝干、投资中国平安之发展、中国平安互联网金融、中国平安的合作共赢、中国平安在竞争中强大、中国平安的企业文化、中国平安的社会责任等十二个方面对中国平安进行了解读,以了解中国平安在不断求新求变的道路上是怎么发展壮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