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的巨轮:十大工业巨头的转型之路》主要由美国10个工业企业的案例研究组成:例如,通用电气公司如何成为世界的企业,又如何因其傲慢的文化而导致终溃败;波音公司如何重新评估风险、提高利润,又不幸地失衡;丹纳赫公司如何通过不断地自我革新,避免巨大的成功所带来的隐患;霍尼韦尔公司如何渡过文化几近崩溃的难关,实现完美的转型;卡特彼勒公司如何因过于依赖预测而造成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又通过重拾基本原则而得以恢复等。通过充满启发性的案例研究和对工业巨头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来自华尔街的3位资深分析师,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洞见,以帮助企业和管理者建立完善的运营体系,进行严格的资本配置,拥有长期、稳定的表现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本书适合企业管理者、企
CASE革命 席卷全球汽车行业,谁能领跑行业、弯道超车,谁会固步自封、丧失先机?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汽车行业的 CASE革命 ,即 Connected(网联化)、Autonomous(智能化)、Shared/Service(共享化/服务化)及Electric(电动化)。网联化颠覆了传统车企的定位,而电动化正在改变整个供应链。车企所扮演的角色正逐渐由 整车制造商 向 出行服务提供商 转变。在这条转变之路上,硅谷新秀强势崛起,老牌巨头转型 逆袭 ,中国车企则选择与本国IT巨头深度携手,同时在发展电动车的道路上飞速前进。唯有以 丰田系 为代表的日本车企难以适应定位的转换与行业的变化,依然坚持 垂直整合至上 的旧路,转型艰难,在全球市场中渐渐失去竞争力。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曾是日本汽车的经典广告语。然而当现实中真的 车到山前 ,日本汽车还能找到自己的道路吗?
是什么驱动了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者说: 需求创造供给 消费驱动生产环节;消费至关重要。而供给侧经济学学者说: 供给创造需求 生产驱动消费;储蓄和投资至关重要。谁才是正确的? 本书作者说:从长期看,当经济接近充分就业时,供给侧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CEO、企业家、资本家等商业决策者是经济的主要激活者,是他们决定何时再进行资本投资,从而扭转经济形势;政府无法依靠消费者来引领经济复苏。 作者用 总生产结构 这一概念来解释经济的运行,认为它是对经济活动的完整描述;并提出 总产值 (GO)是比国内生产总值(GDP)更为精确和完整的测量经济的指标,因为GO包括了沿着供给链直到*终消费之间的所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而GDP忽略了这些交易,仅仅测量了*终的产品和服务。GO是测量生产的所有环节中发生的开支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建的项目,有 万里长江桥 的美誉。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本书基于丰富的史料揭开了其神秘面纱,为读者全方位呈现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展示其建设过程中的典型人物及光荣事迹,展现了苏联援建时期中国人民的团结协作与艰苦奋斗,歌颂了我国各行各业人民为我国建成工业大国不惜代价、勇往直前的精神,阐释了武汉长江大桥在我国桥梁史上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进一步凸显了武汉长江大桥蕴含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科学精神等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本书史论结合,以生动史实切入,系统回顾了中国制造的复兴历程,并将中国制造置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洞察中国制造的发展趋势,剖析中国制造复兴的内在成因及其演进逻辑,透视中国制造的精神内核,探究中国制造乃至全球制造业兴衰成败的一般规律。这是一本旨在讲好中国制造故事、建立民族工业文化自信、凝聚实现民族复兴澎湃力量的 大众精神读物 。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 中国制造复兴之路 用翔实的例证全景式地描绘了中国制造是如何走上复兴之路的,概述中国制造在近现代不同时期(探索期、奠基期、崛起期和由大求强期)的演进历程,探究中国制造复兴的深层根源,展现大国工业崛起的荣光。下篇 中国制造能力修炼 细致考证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强国梦的基本能力所在,从不同角度翻检影响中国制造演进的产业政策取向、重
工业文化是近年来中国政府为巩固与发展实体经济而推行的一项政策,由 负责实施。从经济学角度说,工业文化是 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的一部分,既是一种旨在确立与维护工业经济重要地位的战略观,又是一种在微观层面促进工业企业发展的价值观体系。工业文化作为产业政策的目标在于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价值观,激发青少年对于工业的兴趣和从业意愿,从而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各层次的人才。工业文化研学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是发展工业文化与实现相关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本书将从工业文化的内涵出发,在演化经济学的框架下,分析工业文化教育对于培育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并具体探讨工业文化研学这一工业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梳理国外经验,介绍本土案例,为中国发展工业文化研学提供理论依据与参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我国能源战略发展中的关注要素。近年来虚拟电厂、绿色用电、节约用电、电能替代等应用,不仅持续成为行业内的关注焦点,还在投行、券商、互联网等行业跨界发酵升温。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抓手。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新特点,必须要坚持系统观念,推动源网荷储高度融合、协调互动,协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和 好发挥电力需求侧的作用。本书以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我国的实践为基础,系统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研究团队调研的结果,重点介绍近年来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并提出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的建议。
过去短短 20 多年时间里,中国光伏产业从一个弱小的草根产业崛起成为 行业领头羊,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史的一个奇迹。 本书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又参照电影蒙太奇的拍摄方法,全面梳理了 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引发读者的深层次思考。本书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①中国光伏产业有着怎样的曲折故事?②中国光伏产业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③我们从过去光伏产业发展中能够汲取怎样的经验?④中国光伏产业未来走向何方?
提高效率还是妨碍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关于政府规制收益的两个分析方向。清代盐政规制的目的却超出了规制分析的既有框架,它不考虑效率问题,而是关心“生财”,即财政收入。本书研究清代盐政规制,侧重结构性分析,揭示清廷盐政的目标、管制的技术手段、受到的约束和付出的代价,将复杂且矛盾的盐政面向置于一个体系内贯通解释,回应盐政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总结清代盐政运行的原则并阐释其基本原理。 在此基础上,分析传统经济体系下的规制经济形态及其对规制经济学的潜在价值,尝试拓展规制经济学的视野。
《首都钢铁公司》是红色工业丛书的一个分册。首钢始建于1919年,解放前30年累计产铁28.6万吨。解放后首钢获得了新生,1958年建起了中国座侧吹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4年建成了中国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中国Z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70年代末首钢二号高炉成为当时中国Z先进的高炉。1978年钢产量达到179万吨,成为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多种经营的集团公司。北京2008年奥运会前夕为了首都环保搬迁转产。本书将基于丰富的史料揭开其神秘面纱,为读者全方位呈现首钢的发展过程;展示其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人物及光荣事迹,表现工人阶级在时代背景下的抉择,歌颂其为我国建成工业大国不惜代价、默默付出的匠人精神;阐释其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进一步凸显首钢蕴含的爱国主义、革
《中国工业文化发展报告》是由 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系列蓝皮书。自2022年 出版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中国工业文化发展报告(2023)》以“新征程、新使命”为主题,重点梳理了2023年我国工业文化领域的创新实践和理论成果,共计31万字,分为理论篇、总体篇、区域篇、专题篇、案例篇5个篇章、22篇子报告,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重要专题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对产业名片打造、文化数字传播、制造业品牌“出海”等文化赋能新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把握我国工业文化发展的 趋势与特征。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得到 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等有关司局、各省(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案例丰富,数据翔实,可为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及相关研究机构提供参考。
本书以半导体产业链的演进为轴线,以产业上下游公司的发展脉络为实例,以作者30多年对 制造业的深入观察和研究为基础,提出了 半导体产业的制胜之道——“蓝湖战略”,即在市场规模小的细分领域专注利基产品,通过 化、科学管理、智能科技和自主研发提高相对竞争力,并成为细分市场中的“隐形 ”。 本书完整梳理了 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历程、转型策略与制胜秘籍,全面解析了台积电、联发科等知名半导体企业和高科技公司的发展经验。从解决半导体产业中的各种问题点出发,再沿着产业上下游的轴线进行垂直整合, 上升到对产业生态系统的洞察。在 供应链重组、制造业回流、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当下,本书对于读懂 半导体行业取得瞩目成就的过程与方法,洞悉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与未来,加速半导体产业的进步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以景德镇陶瓷贸易的历史变迁为视角,深入剖析分析景德镇陶瓷贸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探讨影响景德镇陶瓷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通过景德镇陶瓷出口贸易的持续性和潜力研究,从而正确把握当代景德镇陶瓷出口的演变趋势。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2国内外陶瓷贸易研究现状1.3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 景德镇陶瓷出口贸易历史变迁研究2.1一个景德镇 半部陶瓷史2.2景德镇陶瓷出口历程与贸易波动2.3景德镇陶瓷出口历史的启示 第三章 当代景德镇陶瓷出口贸易发展演变及特征3.1景德镇陶瓷出口贸易规模3.2景德镇陶瓷出口贸易结构3.3景德镇陶瓷出口竞争力的测度与比较第四章 景德镇陶瓷出口贸易决定因素4.1陶瓷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4.2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4.3景德镇陶瓷出口决定因素的实证结果第五章 景德镇
从 次工业革命的煤炭与锅炉,一直到智能手机的出现;从 舰队 次贩卖黑奴,讲到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一边是技术的演变 迭,另一边是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变迁,这几条线索交织成工业革命的一张网。评书一般连绵不 ,讲述出400年工业革命背后的故事。 历 一轮又一轮的工业革命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人类的一项又一项技术发明,如何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什么瓦特成了蒸汽机之父?瓦特做对了什么?为什么 早发明火车头的理查· 特里维西克穷困潦倒,反倒是乔治·斯蒂芬森成了火车之父?电灯泡是不是爱迪生发明的?他怎么成了洛克菲勒的潜在竞争对手?特斯拉是如何从欧洲移民到美国的?为什么这些人总喜欢往美国跑?本书延续吴京平科学史评话风格,以人物为叙述主体,以评话的形式将工业革命400的经历程完整叙述。从一个个故
本书全面介绍了现代制造业中智能工厂制造执行系统(MES),详细介绍了ME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系统架构,以及行业应用、功能模块和支撑技术,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MES技术,并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同时,书中还重点讨论了MES项目的搭建实施过程和实际案例,以分享成功经验和应对挑战的方法。 本书将为读者提供MES的基础知识、实施要点和应用指南,助力提升制造业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和实现数字化转型,可作为高等院校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亦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使用。